简介: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他为党和人民留下了永恒的政治遗产和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邓小平'崇高鲜明又独具魅力的革命风范'。信念坚定是邓小平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精神脊梁;热爱人民是邓小平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也是共产党人应该坚守的力量源泉;开拓创新是邓小平最鲜明的领导风范,战略思维是邓小平最恢宏的革命气度,这是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历史担当和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实事求是是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特点,坦荡无私是邓小平最光辉的人格魅力,这是共产党人应该遵循的思想方法和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研究邓小平崇高品格风范的历史影响及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典型示范意义在当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简介:邓小平同志品格风范,是中国共产党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崇高典范。广安市着力构筑伟人故里文明城市精神高地,一是坚持把弘扬小平同志品格风范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核心要义,通过强化理论阐释、突出典型引路、开展文艺育人等方式,促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二是坚持把弘扬小平同志品格风范贯穿创建文明城市的道德实践,推进诚信教育制度化、志愿服务常态化、特色培育品牌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础化、市民教育多样化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市民常态;三是坚持把弘扬小平同志品格风范融入创建文明城市的'五位一体',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为重点、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为带动、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以加强依法治市建设为关键、以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为突破,促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广安发展;四是坚持把弘扬小平同志品格风范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持续追求,将接力纳入重点工程、健全同创共建机制和完善督查考核机制,促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永续生命力。
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单称肯定判断或单称肯定陈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必须同时具备两个要件:一是符合原典,二是符合国情(文情),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深刻的历史反思性、强烈的理论批判性,以及对于实践的科学指导性、纠错性。如果把"中国化"当作筐,一切都往里装,便不但消解了"中国化"的严肃性、科学性、正当性,而且可能将"中国化"变成一个无所不包的飘浮的"能指",甚至变成一个藏污纳垢的伪命题。毛泽东之所以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非"马列主义中国化",并非"反苏"、"反列宁主义",而是一种"去苏化"、"去国际化"理论策略。不过,清除了旧的教条主义,却又产生了新的教条主义,其中的教训是深刻的。
简介:国内学界的传统观点认为,“分析法学”、“实证主义法学”、“法律实证主义”基本上是相同的概念,分析法学就是哲学中的实证主义思想运用于法学理论的产物。但以哈特、凯尔森为代表的20世纪新分析法学却是建立在与实证主义哲学极为迥异的哲学立场之上。作为一种法哲学流派,新分析法学虽然在法学上主要继承了法律实证主义的传统,但无论是作为哈特法律理论之基础的日常语言哲学,还是作为凯尔森纯粹法学之基础的新康德主义哲学,它们在哲学品格上都表现出反对实证主义哲学的特征,特别是反对实证主义哲学所具有的经验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倾向。因此,新分析法学实质上是一种反实证主义的法哲学,法律实证主义与哲学实证主义也不是同一种意义上的“实证主义”。
简介: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三卷中,亚里士多德对“不自愿”行动的两个条件受强迫和无知一重新加以了界定,由此推进了古代哲学对于道德责任问题的认识与探讨。一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少数极端情况才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受强迫”而做出的不自愿行动,多数混合性的行动尽管也受到外部压力,但是仍然可以归于自愿行动的范畴,行动者需要为此类行动负责。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区分不自愿的行动与非自愿的行动、出于无知的行动和处于无知的行动,亚里士多德将自愿性的焦点从柏拉图所强调的“真知识”转向行动者对于具体环境的把握与判断,并进一步转向行动者的品格。亚里士多德的讨论成功地避免了柏拉图理论中存在的不对称问题,在继续捍卫知识对于行动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前提下,也要求行动者同样为自己的美德与恶行以及品格的形成负责。这一观点不仅更加符合日常道德直观,同时也为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