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一线用药,非常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在冠心病的初级和二级预防中,该药可减少急性冠脉事件、冠脉介入治疗以及其他冠心病终点事件的发生。它可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性,使肝内胆固醇合成减少。在所有调脂药物中,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作用最强:可使LDL-C降低18%~60%,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5%~15%,使甘油三酯降低7%~30%。
简介: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能强力抑制3-羟基-3甲基辅酶A(HMG-CoA)还原酶,在降低LDL-C的同时使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和发病风险明显降低,尤其是总病死率显著降低,奠定了其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防治中的基石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料的积累,一方面,他汀类药物的多种有益作用不断被人们认识,其应用范围有扩大趋势;另一方面,他汀类药物对肝脏、肌肉、肾脏、神经系统、糖代谢及肿瘤的影响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出现一些本该强化治疗的高危患者其血脂不能达标,以及达标后不适当地减量、停药等问题.其中,对他汀类药物肝脏安全性问题的担忧对其使用发生了重要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应用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筛选出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期间临床应用他汀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年龄分布、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受损部位与临床症状。结果①年龄分布≥60岁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0%,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②用药情况晚上口服用药,10~40mg/次,平均(25.3±4.1)mg/次,均为常规剂量;其中单一用药36例,联合用药64例,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4.0%)明显高于单一用药(36.0%),对比差异显著(P<0.05)。③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于用药后3个月内发生,共计91例,占比91.0%,另有7例于用药后立即发生,2例于用药3个月后发生。④受损部位与临床症状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受损部位主要为肌肉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泌尿系统等,以肌肉系统最为常见,占比48.0%,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横纹肌溶解、肌肉疼痛、肌酸磷酸激酶升高、抽搐。结论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其发生与患者年龄、联合用药情况有关,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为用药后3个月内,受损部位以肌肉系统为为常见,因此临床用药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必须及时处理,以确保安全、合理用药。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属于还原酶抑制剂在人体当中可以降低胆固醇的水平,也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比较有效的一种药物。近些年来,随着临床研究工作的不断推进,发现他汀类药物在人体当中使用可以产生多个方面的作用,即使是一些血脂不高的冠心病患者,也可以从他汀类药物当中受益。他汀类药物具备着抗炎以及血脂方面的调节作用,实现抗脉粥样硬化的目的,产生抗氧抗炎的效果,进一步抑制细胞的增殖,产生抗骨质疏松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对人体的免疫状况进行调节。本文主要对他体内药物的临床应用新进展进行梳理,进一步介绍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当中应用可以产生的功效以及所能达到的效果,进一步为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当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