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中越边境口岸鼠类分布及其自然感染病原体情况,为口岸病媒生物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越边境东兴、宁明、凭祥等8个口岸,采用鼠笼法捕鼠。采用ELISA法和PCR对鼠类自然感染的汉坦病毒、钩端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巴尔通体和鼠疫菌进行检测。结果共捕获到1633只鼠类,隶属于3目4科7属14种,其中褐家鼠、黄毛鼠、黄胸鼠的比例分别为51.26%、8.51%和22.78%。ELISA法检测出汉坦病毒抗体阳性样本121份,阳性率7.41%;伯氏螺旋体抗体阳性样本95份,阳性率5.82%;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样本25份,阳性率1.53%。检测到伯氏疏螺旋体核酸3份、钩端螺旋体核酸7份、巴尔通体核酸12份。结论应加强中越边境口岸鼠类的监测和控制,开展灭鼠工作降低啮齿动物的危害。
简介:广东是中越书籍交流的重镇,它不仅是越南使臣选购官书的重要地区,而且清代广东的地方文献曾影响了越南古典文学的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木鱼书曾经在越南产生过深度影响,越南汉喃研究院所藏的木鱼书抄本《新出偷诗稿》即是这种影响的遗存,它也是目前所发现的第一部越南重抄本木鱼书。木鱼南音《花笺记》还造就了越南古典文学名著《花笺传》,这体现了广东地方文学与越南民族文学的融合、交汇。从现存的越南古籍来看,广东的说唱文学曾随着越南华侨的步履而流传于海外,而越南的俗文学作品也曾在广东佛山大量刊刻过,联系中越文学交往、越南古籍在粤东的刊刻等其他因素来看,在清代存在着一条以广东为枢纽的中越书籍交流海上通道。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历史上由于受政治运动影响、躲避计划生育、政府劳务输出等原因,外流至缅甸的中国边民,近年来基于对国内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惠民政策、未来前景的向往,以及因境外政局动荡、缅甸户口整顿等因素的影响,开始大量回迁中国定居。回迁主体主要为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景颇族、佤族等跨境民族。这些回迁的外流边民由于无中国户籍、边婚生育等原因,在生产生活和子女教育等方面遇到困难,同时也给我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管理甚至边疆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本文在对回迁我国的中缅跨境民族问题进行深入详细地问题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建议措施,以期能够为新时期的边疆治理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