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舞曲这是1956年靳延平先生创作的一首小提琴曲。主题的素材选自新疆民歌“阿拉木罕”。音乐充满了青春朝气,体现了热情豪放的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乐曲表现青年们弹着民族乐器“热瓦甫”,边歌边舞,相互追逐的场景和欢欣喜悦的心情。乐曲开始的一段拨弦,是模仿“热瓦甫”弹奏的效果,同时营制了热烈欢快的气氛。主题以3/4拍和2/4拍交替进行。3/4拍的跳弓轻巧活泼,演奏用中弓部位,2/4拍的跳弓是双音加重音,用下半弓部位,声音有共鸣、有弹性。高音区的连续十六分音符跳弓在中弓部位拉。中段转入了一个全新的带有舞蹈韵律的歌唱性的段落,一小节一弓,弓走得很宽,声音很丰满。旋律中符点节奏的特点要注意第一个音略重些,左手揉弦加大幅度,3/4拍的自然重音更为明显,音乐具有朝鲜族音乐边歌边舞的风格。与第一段的音乐风格有明显的不同,两段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中段的指法多处运用伸张4指,低八度和高八把旋律的指法基本上相同。渔舟唱晚这是我国音乐家黎国荃先生根据古筝曲改编的小提琴曲。乐曲描绘了在夕阳西下、杨柳轻摇、辉映着彩霞的湖面上,渔人们唱着歌,悠扬自得荡桨回归的情景。乐曲一开始是两大句组成的引子,节奏舒缓自由,演奏时要注意旋律线的起伏和支点音...
简介:作者采用了家乡湘北一带的民间音乐“地花鼓”的曲调进行创作,抒发了对故乡景色和生活的怀念。这首乐曲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创作的一批小提琴作品中,在演奏手法和风格上有独特之处的一首作品。音乐展现了这样一种场景:夏日的傍晚,悠扬的二胡声透过那黄昏的薄暮,回荡在旷野,人们自然地回忆起那快乐的童年和江南故乡优美的景色。乐曲分为慢、快、慢三段,慢乐段基本是重复和再现,在节奏、情绪上与中段形成对比。慢乐段音乐抒情、优美,音色柔和内在,演奏手法和声音有些模仿和靠近二胡。这段有许多独特的滑音和装饰音,演奏比较讲究其中的味道,运弓也不是平铺直叙的,根据表情记号和风格的要求,力度、速度均有许多细微的变化。例如旋律一开始,两小节之间有渐强渐弱的表情,第一弓应先走慢,在第二个音进来前加快,做出渐强的力度。第二小节弓速又由快转慢,这样运弓是有弹性的,这一小句在运弓力度上并没有多大变化,不用加力,只是运弓的速度有变是强调连线的第一个音,这是一种加强性的语气,马先生在创作的其它乐曲中也经常出现这种节奏特点,可以说是一种创作的个性风格的体现。例如他的《思乡曲》,《牧歌》,《春天舞曲》,《跳龙灯》,《回旋曲》都可以见到这种节奏音型的反复出现。在这些...
简介:此曲是秦咏城先生创作的小提琴作品之一,作于1962年。是一首向大海倾吐心声,表达内心情感的抒情曲。主题旋律犹如微微起伏的海浪,盘旋回转,如歌如诉,三拍子的韵律贯穿始终,衬托出海浪的动感。
简介:摘要古筝有各种各样的流派,但是曲风一直都是悠扬清婉,直到改革开放后,快速指序这一指法技巧的出现才使古筝拥有更多的音乐表现力,经典激昂的《打虎上山》到异国风情的《土耳其进行曲》都是依靠快速指序这一技巧演奏而成。不得不说“快速指序”技术把古筝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也是古筝技法的一次革命,让古筝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