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去日本弘前大学参加该国近代文学会的一次学术讨论会,耳闻目睹日本地方当局和文化界对乡土作家、艺术家及乡土文艺的重视。弘前大学在青森县(日本政府的省相当于我国的中央部委,地方无省级,只有县、市、町)境内,是该县唯一的一所国立大学,这个县是日本最贫困的县之一,但1990年青森县修建了县近代文学馆,收藏、展览明治以后本县作家创作的作品,最著名的作家有佐藤红绿、秋田雨雀、葛西善藏、福士幸次郎、石坂洋次郎、北畠八穗、高木恭造、太宰治、今官一、寺三修司、三浦哲郎、长部日出雄等,(此中约半数作家的作品我国曾加译介),此外,尚有明治时期撰稿人陆羯南、画家栋方志功,戏剧家北村小松的生平事迹和作品专馆展出。藏书不算多,约25000册,但有不少珍贵原稿或作品初版本。该馆馆长小山内时雄是当地最受敬重的学界长者之一,兼任国立弘前大学名誉教授、八户大学名誉学长(校长)。青森县近代文学馆建馆时间不长,
简介: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与种类,世界乡土文学最早出现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初,乡土小说已经用“地方色彩”和“风俗画面”奠定了各国乡土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和最基本要求。“这种基本的风格和要求,虽没有成为世界性的理论经典,但已成为各国乡土小说自觉和不自觉的约定俗成的理论精义,它不能不影响着中国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20世纪乡土小说的理论与创作实践。[1]”自现代乡土文学诞生起,地方色彩和乡俗风情便成为乡土文学最重要的特征。地方色彩就是“某个特定地区”对于“人物”的影响,是某一地域内特殊的自然景观、风俗习惯、人文精神的整合,是乡土文学的核心内蕴。美国小说家赫姆林.加兰对乡土小说有着伟大的理论建树。他1894年写就的理论著作《破碎的偶像》强调了“地方色彩”对于文学的重要性。他说:“显然,艺术的地方色彩是文学生命力的源泉,是文学一向独具的特点。地方色彩可以比做一个人无穷地、不断地涌现出来的魅力。我们首先对差别发生兴趣;雷同从来不能吸引我们,不能像差别那样有刺激性,那样令人鼓舞。如果文学只是或主要是雷同,文学就要毁灭了。”[2]沈从文、贾平凹是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重要代表,更是地域风情的描摹高手,对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