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高乳酸血症常见于危重症患者,病因复杂。根据高乳酸血症是否为严重缺氧导致,分为A型(由严重缺氧引起)和B型高乳酸血症(非严重缺氧引起),根据乳酸的光学同分异构体类型可分为左旋乳酸增高和右旋乳酸增高。本文重点介绍高乳酸血症的病因和诊断思路。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血乳酸水平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乳酸动态水平与5岁以下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岁及以下的重症肺炎患儿80例进行本次研究(研究组),根据治疗情况与预后分有效组和无效组,另纳入普通肺炎患儿40例为对照(CK组)。检测比较各组的血乳酸动态水平及对病情和预后的关系。结果80例重症肺炎患儿治愈63例,无效17例。CK组患儿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同期的有效组与无效组重症肺炎患儿,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在各时段的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逐渐降低,无效组在各时段的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均高于有效组。结论密切关注与监测血乳酸动态水平及24h乳酸清除率,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改善重症肺炎患儿的病情及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上针对围产期窒息新生儿高乳酸血症开展快速清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8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出生的86例严重高乳酸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连续监测动脉血乳酸基础上,运用快速扩容、循环支持或同时运用氧疗、呼吸支持、纠酸治疗等方法对所有患儿进行对症综合治疗。记录组内所有患儿治疗前(入组时)、治疗后3h、6h的乳酸水平及同期乳酸清除率,评价组内患儿治疗前后的恢复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86例患儿经临床综合治疗后的3h、6h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面明显下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乳酸(Lac)持续增高时间在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84例。根据患者最终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初始血乳酸(Lac),6、12、18、24 h Lac,Lac>2 mmol/L持续时间(TLac>2)。利用ROC曲线分析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初始Lac、6、12、18、24 h Lac、TLac>2在评估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同时将这些参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COX回归分析,评估血乳酸持续增高时间在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 Ⅱ评分及初始L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治疗后6、12、18、24 h Lac均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TLac>2明显长于存活组(P<0.05)。将各参数随着乳酸持续增高时间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性别、APACHE Ⅱ评分、初始Lac、6、12、18、24 h Lac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而TLac>2与患者生存率、死亡风险明显相关,TLac>2越长,生存率越低,死亡风险越高。同时利用ROC曲线进行分析,患者性别、年龄、APACHE Ⅱ评分及初始Lac的AUC显示,这些指标不能有效评价患者预后(P>0.05)。TLac>2曲线下面积最大,评价预后效能最佳,24 h Lac次之,18、12、6 h Lac依次递减。此外TLac>2、24、18、12、6 h Lac用于脓毒血症死亡风险评估的灵敏度分别为90.9%、81.8%、81.8%、81.8%、88.6%;特异度分别为71.4%、52.5%、52.5%、47.7%、25.5%。结论一过性的乳酸增高不能评价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但乳酸>2 mmol/L持续增高时间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有着显著影响。乳酸持续增高的时间(TLac>2)越长,患者生存率越低,死亡风险越高。利用乳酸持续增高时间来评价患者死亡风险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其他参数,其评价预后效能最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脓毒血症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乳酸水平的变化,分析降钙素原和乳酸水平在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意义。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85例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早期组、严重组和休克组等三组,并依照临床治疗终点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所有脓毒血症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和乳酸水平的进行监测,并对其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研究获知三组脓毒血症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患者血清中的降钙素原水平以及乳酸水平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存活组患者死亡组患者血清中的降钙素原水平和乳酸水平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和血乳酸水平升高,在预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生存状况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心肺功能衰竭急性发作致高乳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慢性心肺功能衰竭急性发作致高乳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常规氧疗组30例(常规组)和BiPAP无创组30例(BiPAP组)。观察入科首日及第3天基本生命体征及临床试验指标,包括血乳酸、pH、pO2、pCO2、NT-proBNP、白细胞总数、肌酐及白蛋白;研究观察截点为5d内的插管率。结果:2组比较,BiPAP组ICU住院时间更短[(10.5±2.4)dvs.(6.3±2.6)d,t=6.5,P〈0.05],5d内插管率更低(36.6%vs.13.3%,t=4.35,P〈0.05);可观察到BiPAP组的乳酸明显下降[(1.8±0.4)mmHgvs.(1.2±0.5)mmHg(1mmHg=0.133kPa),P〈0.05],最终第3天乳酸值低于常规组[(1.5±0.4)mmol/Lvs.(2.3±0.4)mmol/L,P〈0.05],同步变化的还有:NT-proBNP的降低程度[(200±21)ng/Lvs.(104±21)ng/L]及第3天数值[(216±100)ng/Lvs.(354±115)ng/L,P〈0.05];pO2、pCO2的3d差值低于常规组[(13±7)mmHgvs.(24±15)mmHg];(18±7)mmHgvs.(26±6)mmHg;P〈0.05)。结论:BiPAP能同步治疗慢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缺氧血症及降低心脏负荷,进而纠正组织缺氧及酸中毒。
简介:目的评估血乳酸水平及24小时乳酸清除率对慢阻肺急性期(AECOPD)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结合APACHEⅡ评分及AECOPD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109例AECOPD患者24小时血乳酸及24小时乳酸清除率的变化。结果将AECOPD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合APACHEⅡ评分及AECOPD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存活组98例患者24小时乳酸清除率为36.84±17.42%,死亡组11例患者24小时乳酸清除率为14.63±9.42%,死亡组患者24小时血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而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且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呈高水平;24小时乳酸清除率越低,患者住院天数越短。结论24小时乳酸清除率及血乳酸水平的检测对于评估AECOPD患者预后是一个较好的指标,血乳酸越高,乳酸清除率越低,患者预后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