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对妇科临床病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特征进行相关的探讨。方法 从 2015年 9月至 2016年 9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病患中随机选出 260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有性生活的经历,并能够接受 DNA以及 HPV的检测,从而对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通过对所选取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在检出的概率上,不同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的检出概率有所不同,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P< 0.05)。结论 经过临床的回顾分析发现,当妇科病患的年龄越大,患有宫颈炎合并盆腔炎或者宫颈炎合并阴道炎的病患,其对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检出概率就越高,在检出的类型当中, 16型的检出概率最高,对于存在不明原因的出血、阴道的分泌物增多以及患有宫颈炎的病患要对人乳头状瘤病毒进行预防。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临床病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特征进行相关的探讨。方法从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病患中随机选出260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有性生活的经历,并能够接受DNA以及HPV的检测,从而对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通过对所选取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在检出的概率上,不同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的检出概率有所不同,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经过临床的回顾分析发现,当妇科病患的年龄越大,患有宫颈炎合并盆腔炎或者宫颈炎合并阴道炎的病患,其对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检出概率就越高,在检出的类型当中,16型的检出概率最高,对于存在不明原因的出血、阴道的分泌物增多以及患有宫颈炎的病患要对人乳头状瘤病毒进行预防。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治糜灵栓与干扰素α-2a治疗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对比.方法共收集临床186例HPVDNA检测阳性,宫颈组织学检查证实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94例采用纯中药制剂治糜灵栓自行放置于阴道后穹隆,隔晚1次,每次1枚,每月10次为一疗程,B组92例采用干扰素阴道栓剂淑润栓同法治疗对照以观疗效.结果资料显示两组患者HPVDNA转阴率相似,分别为93.6%和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糜灵栓价格明显低于淑润栓,更宜推广应用于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的患者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妇科临床病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特征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有性生活史的妇科病例共计8000例,经过采样分析,比较所有患者的HPV、DNA、检测结果以及检出率显著性检验结果。结果8000例患者的HPV的检测结果共计23种亚型,其中有四种亚型的检出率高于其他,分别是16型、43型、58型和52型;其次为6型、11型、18型、33型和56型;检出率与患者年龄成正比例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也增加;不同临床表现检出率不同,其中有三种临床表现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病例HPV检出率中最高检出率者为16型,临床表现中最高检出率者为阴道不明原因出血加阴道分泌物增多的病例,且检出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简介:摘要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双链DNA病毒,目前已发现70多型,在生殖道上皮病灶中至少已发现13型,即HPV-6、10、11、16、18、31、33、35、39、42、43、44、45型,其中最常见的是HPV-6、11、16、18型。近10年来,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在欧美已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1],而在我国仅次于淋病[2]。妊娠期妇女HPV感染可通过母婴传播引起婴幼儿肛门及生殖器部位的先天性尖锐湿疣、青少年喉乳头状瘤(juvenilelaryngealpapillomatosis,JLP)等相关性疾病。JLP具有多发、极易复发、需反复手术、难根治的特点,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关于HPV的母婴感染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但由于采用检测技术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差异、选择的研究对象及检测HPV型别的不同,致使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异,甚至有相矛盾之处。现将近年来有关母婴HPV感染的研究综述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PV分型检测和细胞学检查对宫颈原位腺癌的筛查可行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20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宫颈原位腺癌的病例信息,同时收集相应病例此前6个月内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及细胞学检查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符合条件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宫颈原位腺癌的病例共478例,患者平均年龄39.4岁(19~81岁),44.8%发生于30~39岁,34.7%发生于40~49岁,其中355例行hrHPV检测,阳性率为93.8%(333/355),阳性病例中277例病毒分型,55.6%(154/277)患者感染HPV18,48.7%(135/227)患者感染HPV16,HPV18/16的总感染率达93.1%(258/277)。478例患者中212例为单一原位腺癌,余266例为原位腺癌合并鳞状上皮内病变,后者HPV16的感染患者显著多于前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学检查阳性率55.9%(167/299),余44.1%细胞学阴性患者的hrHPV阳性率为92.7%(101/109),其中HPV16/18占有病毒分型病例的94.3%(83/88)。结论HPV分型检测和细胞学联合筛查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宫颈原位腺癌的检出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腺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基因分型。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宫颈腺癌患者宫颈组织标本中提取的23种人乳头瘤病毒DNA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提取的23种人乳头瘤病毒DNA作为对照,对比不同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型状况。结果经染色显色,各膜条上共出现23种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分型。宫颈腺癌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明显较高,P<0.05。宫颈腺癌宫颈组织年龄>50岁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腺癌的发生紧密关联,16和18是感染中最常见的基因分型。临床可根据基因检测辅助宫颈腺癌的防治。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阴道微生态及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情况,分析HPV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妇产科门诊就诊且同时完成宫颈脱落细胞HPV和阴道分泌物微生态检测的3 373例女性,年龄(37.17±12.19)岁,年龄范围为15~88岁,孕妇1 141例,非孕妇2 232例。检测阴道分泌物微生态、宫颈脱落细胞HPV基因型,分析孕妇组与非孕妇组纳入者HPV基因亚型分布情况、高低危型HPV感染率,分析年龄、阴道微生态变化与HPV感染的关系及影响,分析妊娠、年龄、阴道微生态变化与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及影响。结果孕妇HPV常见亚型依次为52、16、68、58,非孕妇HPV常见亚型依次为16、52、58、68,均为高危型。孕妇组与非孕妇组均以单一高危型HPV感染为主,孕妇HPV感染率[25.59%(292/1 141)]低于非孕妇组[33.33%(744/2 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与阴性间年龄、pH、过氧化氢、唾液酸苷酶、滴虫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过氧化氢和唾液酸苷酶三个因素对HPV有影响,HPV高危组白细胞酯酶[68.30%(599/877)]高于低危组[59.75%(95/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危型HPV感染与妊娠、年龄及阴道微生态变化均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患者中以高危型为主,阴道微生态异常者(过氧化氢及唾液酸苷酶阳性)更容易感染HPV,妊娠、年龄及阴道微生态变化不影响高危型HPV的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的感染状态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及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门诊1023例妇女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技术(HC2)-HPV-DNA检测及HPV分型检测,以TCT细胞学正常及高危型HPV阳性的妇女181人为目标人群,随访重复TCT细胞学和HPV基因分型,并对TCT细胞学异常的妇女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分析不同HPV感染型别、感染状态(持续性感染、间断性感染及感染清除)的TCT异常和宫颈病理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目标群体随访1年,持续性HPV感染的女性与HPV感染清除或间断性感染的妇女相比宫颈病变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目标群体随访2年,持续性HPV感染女性比HPV感染清除或间断性感染妇女有更高的宫颈病变发生率(P<0.05)。多重HPV感染并不比单一型别感染有更高的宫颈病变发生率(P<0.05)。高危型HPV16和HPV18持续感染发生率高,且宫颈病变的发生率增加(P<0.05)。结论持续性HPV感染2年以上,尤其HPV16及HPV18的持续性感染,发生宫颈病变的风险明显增加。高危HPV型别及感染状态的甄别更有临床指导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35岁及以下宫颈癌的发病趋势及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共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瘤科1990年1月至2007年7月底9519例新发宫颈癌患者病例,分析1990年起每两年35岁及以下宫颈癌患者占宫颈癌总人数的构成比的变化趋势;利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定性检测了其中910例宫颈浸润癌患者宫颈涂片中21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SPSS12.0软件,妒检验统计分析35岁及以下宫颈浸润癌患者(年轻组)和35岁以上宫颈浸润癌患者(对照组)HPV感染率及其分布的差异。结果35岁及以下宫颈浸润癌新发病例每两年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910例宫颈浸润癌患者HPV总感染率为75.38%(686/910),年轻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2.05%(96/117)和74.40%(590/7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0例宫颈浸润癌患者中HPV高危型、中国人常见亚型和低危型感染率分别是73.96%、3.41%和1.65%。HPV感染常见亚型无论在宫颈浸润癌的年轻组还是对照组均为HPV16亚型,其感染率分别为58.97%(69/117)和46.03%(365/793),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各亚型的阳性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宫颈癌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高危型HPV感染和宫颈浸润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虽然年轻组宫颈癌患者的HPV总感染率并不高于对照组,但HPV16亚型感染率在年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HPV16亚型感染可能是宫颈浸润癌年轻化的主要原因。
简介:【摘要】本文 对 2018 年我院 妇科普查者中 3210 例绝经后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状况及宫颈病变情况进行调查 分析。绝经后女性 HPV阳性率为 8%以高危型为主,占比约 95% ,低危型占比约 5% 。从年龄分布比较来说,> 65 岁组 HPV 阳性率 7.46 %,≤ 65 岁组为 8.71% ,两组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并 对 855例 HPV呈阳性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有病例结果的为 276例,其中确认为宫颈病变患者的有 66例,其中 HPV16明显高于其他型别。 不同年龄组宫颈病变情况不同,> 65 岁组女性宫颈病变占比与≤ 65 岁组宫颈病变占比相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得出结果:医方可考虑将 HPV 分型检测作为其初筛方法,并对高危型 HPV 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国家方面适当推迟终止筛查的年龄。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马鞍山市门诊就诊女性的HPV感染现状和亚型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马鞍山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及体检中心体检女性629例,取宫颈脱落细胞样本采用PCR结合反向点杂交法对HPV DNA进行分型检测,分析马鞍山市不同亚型、不同年龄段女性HPV感染情况。结果629例受检者中,有213例HPV感染阳性,阳性率为33.86%。共检出21种亚型,其中高危型HPV感染检出186例(87.32%),以HPV16(18.31%)、HPV52(15.02%)、HPV18(8.45%)、HPV53(7.51%)和HPV58(5.63%)为主;低危型HPV感染检出27例(12.68%),以HPV81(5.63%)为主。不同年龄组中60~<70岁的女性感染率和高危型检出率最高(52.63%和52.63%),其次是20~<30岁的女性(43.40%和35.85%)。213例HPV阳性感染者中,单一感染占71.36%。结论马鞍山市门诊就诊女性HPV感染亚型主要为高危型HPV16、52、18、53和低危型HPV81,以单一感染为主,感染人群以60~<70岁和20~<30岁为主。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女性科门诊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方法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214名妇女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高危型HPVDNA检查。审核数据后,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检者平均年龄(34±8)岁,其中高危型HPVDNA检测阳性者738例,占22.97%;阴性者2476例,占77.03%。高危型HPVDNA阳性患者的年龄为19—68岁,其中20-29岁和30-39岁者者感染率最高,分别为26.40%和20.76%(P<0.01)。单一高危HPVDNA感染率为54.32%,多重高危HPVDNA亚型感染32.13%(P<0.01)。多重亚型感染中,一般以2—3种亚型感染为多见,占28.56%(P<0.01),感染率最高的亚型为HPV16、58、33、18,31.26%(231例)、18.26%(135例)、10.28%(76例)和10.19%(75例)。结论女性科门诊患者高危型HPVDNA感染率高,应对感染者定期随访以了解感染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