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锥形束CT(CBCT)在宫颈癌调强放疗人工摆位误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1月我院拟行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的患者36例,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MI)分为I组(BMI<24kg/m2)15例、II组(24kg/m2≤BMI<30kg/m2)13例和III组(BMI≥30kg/m2)8例。三组患者放疗前均采用CBCT扫描,获取前后方向(X)、头脚方向(Y)、左右方向(Z)三个方向上的线性误差以及旋转误差。比较三组患者首次摆位摆位误差纠正后2~6次摆位的X轴、Y轴、Z轴的线性误差及θX、θY、θZ的旋转误差。结果  三组患者2~6次摆位X轴、Y轴、Z轴的线性误差低于首次摆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摆位摆位误差纠正后2~6次摆位Z轴的线性误差III组高于I、II组,II组高于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2~6次摆位θX、θY、θZ的旋转误差低于首次摆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摆位摆位误差纠正后2~6次θY、θZ的旋转误差III组高于I、II组,II组高于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CT应用于宫颈癌调强放疗中能明显减少人工摆位误差, 确保实现精确放疗;而BMI可影响摆位误差的发生,超重、肥胖者应尽可能采用图像引导放疗。

  • 标签: CBCT 宫颈癌 调强放疗 人工摆位 误差
  • 简介:摘要采用意大利Giotto乳腺摄影机,随机抽取的650例乳腺CR摄影患者正位(CC位)及侧位(MLO位)2416张图像,总结其投照技术要点,探讨乳腺X线拍摄技术的重要性。

  • 标签: 技术员 钼靶 乳腺X线摄影技术
  • 简介:摘要治疗师的摆位在放疗中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正确完成治疗计划的重要保证。本文中,笔者对影响摆位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多年来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点经验和体会,如定位性摆位与治疗性摆位的一致性;热塑性固定膜的制作;治疗时患者的精神因素对摆住的影响;医嘱对摆位的影响以及患者年龄、胖瘦、衣着对摆位的影响等。

  • 标签: 放射治疗 摆位 热塑性固定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宣教对放疗摆位精度的作用。方法 将2021年1月~2021年11月我院接受调强放疗的6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正常按流程进行放疗前各项步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放疗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放疗摆位精度以及放疗的顺应性(包括放疗副反应、放疗计划完成率、生存质量)差异。结果 观察组Online全范围全程配准、Offline颅面部全程配准及Offline颈部全程配准在X轴、Y轴、Z轴的误差值均低于对照组,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放疗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0%,低于对照组的66.67%,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放疗计划完成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67%,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放疗后功能维度评分、总体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症状维度评分、6个单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开展放疗宣教有利于提升放疗摆位精度,改善放疗的顺应性,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放疗 摆位精度 宣教 放疗顺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体部肿瘤放疗精确摆位的常见因素。方法随机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40例肿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测定摆位误差。患者治疗前后均接受加速器正侧位等中心验证片拍摄,比较治疗计划系统DRR片,对摆位误差进行计算。结果x、z方向包括盆腔和腹部摆位偏差,y、z方向包括胸部摆位偏差。结论与体位随机误差相比,系统误差更小,且摆位形成偏差主要是随机误差。

  • 标签: 体部肿瘤 放疗 精确摆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在目前临床上由于肿瘤患者的数量不断的增加,针对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也明显的增加。各种治疗方式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都具有自身的优点及应用范围。其中放射治疗作为多种类型肿瘤的治疗方式之一,在目前的临床上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的体位摆位技术的质量好坏对患者的放疗治疗效果也存在着明显的影响。如何有效的改善提高肿瘤放射治疗时的摆位治疗,提高患者的放射治疗效果,是目前的临床研究重点问题。该文对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相关摆位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 标签:   [] 肿瘤 放射治疗 摆位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技术和体位固定进行介绍。方法选取部分胸腹部和头颈部的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对照研究,分别采用体位膜和热塑面罩对其实施体位的固定,治疗期间所有患者每周都要接受一次电子射野影像片(EPID),得到的计划系统数字重建射野(DRR)和射野片以及第一次的验证片对比分析。结果照射野中心的移位误差小于3mm,允许误差均在3mm以内。结论采取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重复性要更好,完全满足治疗要求,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支持。

  • 标签: 调强放射治疗 体位固定 放射疗法 适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技术结合Hexapod系统校正摆位误差以提高放射治疗摆位的精度。方法入组36例病例,采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每次摆位后、校正后行锥形束CT扫描,在线经Hexapod系统校正摆位误差并记录误差值,统计校正误差数值,并予比较。结果校正前摆位误差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线性摆位误差分别是(1.8±1.4)㎜,(3.9±3.0)㎜,(2.1±1.5)㎜。旋转轴摆位误差分别是(0.8±1.3)°,(0.7±1.5)°,(0.2±0.9)°。校正后摆位误差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是(0.4±0.4)㎜,(0.5±0.6)㎜,(0.4±0.4)㎜。旋转轴摆位误差分别是(0.15±0.5)°,(0.08±0.6)°,(0.06±0.5)°。结论图像引导放疗技术结合Hexapod系统校正应用于肿瘤放疗不仅可提高平移误差的治疗精度,还可提高旋转的误差精度。

  • 标签: 图像引导放疗 锥形束CT Hexapod系统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乳腺癌放疗患者采用真空袋固定体位两种不同标记法在放疗时的摆位精度和误差。方法将40例乳腺癌放疗患者采用真空袋固定体位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是将两侧标志点标记在真空袋上,B组是将两侧标志点标记在患者皮肤上。通过配准验证片和数字化重建图像(DRR)的骨性解剖结构,计算X、Y、Z轴方向的平均摆位误差。结果A组在X(左右方向)及Z(腹背方向)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大于B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Y(头脚方向)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采用真空袋固定体位,将两侧的标志点标记在患者皮肤上,可提高摆位精度,减少摆位误差。

  • 标签: 乳腺癌 真空袋 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EPID在盆腔肿瘤放疗中的摆位误差的应用。方法筛选出本院30例盆腔肿瘤病患,所有病患均接受放疗,并用EPID拍摄正位片与侧位片,对照数字化重建图像的验证片,研究EPID的摆位误差。结果30例病患的摆位误差中,前后摆位的误差值最大,其次是头脚摆位,最后是左右摆位;前后摆位的平均误差值明显大于左右、头脚摆位的平均误差值,头脚摆位方向的平均误差值显然比左右摆位方向的平均误差值大,对比各组差异均较大(P<0.05)。前后摆位误差>2mm的发生率是40.0%,明显高于左右摆位的误差发生率(20.0%)与头脚摆位的误差发生率(23.3%),对比差异较大(P<0.05);左右摆位的误差率与头脚摆位的误差率相近,对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盆腔肿瘤放疗时具有一定的摆位误差率,前后摆位的误差值与误差发生率最大,其次是头脚摆位与左右摆位,应用EPID进行摆位误差测量,可为放疗摆位提供较为精确的数据参考,进而确保放疗质量,降低放疗对正常组织的损害程度。

  • 标签: EPID 盆腔肿瘤 放疗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有效摆位方法。方法70例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间来到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奇数偶数法的手段进行随机2组分组处理,其中35例患者采用源皮距摆位,作为本次实验当中的对照组;另外35例患者采用等中心摆位,作为本次实验当中的观察组。比较两种不同摆位的误差发生情况。结果由于在治疗过程当中患者体位移动造成的位置不确定度,观察组误差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误差(P<0.05),差异对比提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采用等中心摆位,有利于缩小摆位误差,保证放射治疗的成功。

  • 标签: 头颈部 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源皮距摆位 等中心摆位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食道癌放疗时的摆位误差。方法在传统食管癌患者放疗时利用定位线和治疗中心线摆位的基础上,在肚脐上方加一组参考摆位线。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50例食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160例,均采用传统的一组定位线和一组治疗中心线的方法进行摆位治疗。研究组患者190例,这些患者在一组定位线和一组治疗中心的基础上,定位时在患者肚脐上方多画一组参考摆位线。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时必须先对好定位线和摆位参考线后再对治疗中心线。分别选取这两组患者第六次治疗时的CBCT校准数据共350组进行对比。结果160例对照组,CBCT的校准数据均值(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X轴(左右方向)左边方向1.8mm±1.1mm,右边方向1.9mm±1.2mm;Y轴(腹背方向)腹部方向2.1mm±1.3mm,背部方向2.4mm±1.5mm;Z轴(头脚方向)朝头方向1.7mm±1.1mm,朝脚方向1.8mm±1.0mm。190例研究组,CBCT的校准数据均值分别为X轴(左右方向)左边方向1.2mm±0.9mm,右边方向1.3mm±0.9mm;Y轴(腹背方向)腹部方向2.3mm±1.4mm,背部方向2.3mm±1.5mm;Z轴(头脚方向)朝头方向1.5mm±1.1mm,朝脚方向1.5mm±1.1mm。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其中X轴方向的P<0.05,Y轴和Z轴的P>0.05。结论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对于食道癌患者,定位时在患者肚脐上方加一组参考摆位线的小改进能够增加患者体位的重复度,有效减少食道癌放疗时的摆位误差。

  • 标签: 食道癌 放疗 摆位误差 CBCT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摆位技术;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20例。制作个体化头颈肩热塑面罩,分别在EPID下摆位。根据治疗要求在EPID下进行体位固定,对比治疗计划DDR图像与政策为验证片之间的差异。连续6周拍下正、侧面验证片,与治疗计划DRR图像和第1次验证片进行对比,对把区中心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进行测量;结果从第5周以后开始,X、Y摆位误差明显较大(P<0.05);结论以治疗计划DRR图像为基础,与每一周的验证片进行对比,能够为放射治疗技术的改进提供科学支持,提高放射质量,及时纠正摆位误差。

  • 标签: 摆位误差 调强放射治疗 鼻咽癌
  • 简介:摘要 目的:深入分析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摆位技术;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 20例。制作个体化头颈肩热塑面罩,分别在 EPID下摆位。根据治疗要求在 EPID下进行体位固定,对比治疗计划 DDR图像与政策为验证片之间的差异。连续 6周拍下正、侧面验证片,与治疗计划 DRR图像和第 1次验证片进行对比,对把区中心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进行测量;结果:从第 5周以后开始, X、 Y摆位误差明显较大( P<0.05);结论:以治疗计划 DRR图像为基础,与每一周的验证片进行对比,能够为放射治疗技术的改进提供科学支持,提高放射质量,及时纠正摆位误差。

  • 标签: 摆位误差 调强放射治疗 鼻咽癌
  • 简介:摘要可以看到,对于肿瘤放射的治疗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摆放的重复性以及准确性。而印象摆放位置精度的因素主要包括病人体重变化、技师的具体操作水平、肿瘤的形状以及大小变化等方面,在每次治疗之前获得当前病人的解剖位置的具体信息和降低摆放位置误差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CT(CBCT)已经成为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的主要影响设备。其中CBCT一般采取圆轨迹采集办法,其一侧的平板探测器采集投影数据并利用其进行重建,从而得到CBCT图像或数字合成X线体层图像(DigitalTomosynthesis,DTS)。本文对CBCT和DTS在放疗摆位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和探讨。

  • 标签: 数字重建影像 数字合成X线体层图像 最大互信息量刚性配准
  • 简介:摘要目的试评价CBCT在盆腹部肿瘤摆位中的应用特点,对比不同摆位对误差的影响,总结质量控制经验。方法以2010年6月~2013年6月,医院经证实的盆腹腔恶性肿瘤放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分组,A组、B组各40例,A组采用体部固定+负压真空袋+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方式,B组采用体部固定底版板+负压真空袋,CBCT描画靶区,纠正误差。结果首次摆位B组x、y、z轴以及x轴旋转角偏差量高于A组,A组需要进行CT纠正的误差发生率14.63%(24/164)高于B组则为6.45%(10/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摆位方法对摆位质量影响较大,需选择合适摆位方法,做好质量控制。

  • 标签: 摆位 肿瘤放射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部肿瘤患者行精确放疗的摆位误差相关原因。方法本文开展研究的资料来自于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本医院收入并予以精确放疗的30例体部肿瘤患者,对患者拍摄得到的395幅射野图像和其计划系统产生的数字重建放射片DRR开展比对,分析30例体部肿瘤患者左右(x)、前后(y)、头脚(z)的摆位误差情况及摆位误差频数分布状况。结果30例患者胸部肿瘤的摆位偏移多位于y及z方向,患者的腹部肿瘤及盆腔肿瘤的摆位偏移多位于x及z方向,患者x、y及z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大概是近似于正态分布情况。结论胸部肿瘤患者行精确放疗的摆位偏移的随机误差比系统误差更大,而摆位偏差主要是源自于随机误差。

  • 标签: 体部肿瘤 精确放疗 摆位误差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放射治疗患者的摆位中应用IGRT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放射治疗患者进行数据研究,选自于2023年1-12月,实施热塑头模、体模固定,开展CT模拟定位,第一周连续进行3次放射治疗,之后每周进行1次治疗,针对大分割放疗患者,每次开展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将采集的图像对比CT图像,对摆位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胸腹部的摆位误差最大,最小是头颈部摆位。结论:在放射治疗患者的摆位中应用IGRT技术的效果理想,可以促进患者精确治疗。

  • 标签: IGRT技术 放射治疗 摆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放射治疗患者的摆位中应用IGRT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放射治疗患者进行数据研究,选自于2023年1-12月,实施热塑头模、体模固定,开展CT模拟定位,第一周连续进行3次放射治疗,之后每周进行1次治疗,针对大分割放疗患者,每次开展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将采集的图像对比CT图像,对摆位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胸腹部的摆位误差最大,最小是头颈部摆位。结论:在放射治疗患者的摆位中应用IGRT技术的效果理想,可以促进患者精确治疗。

  • 标签: IGRT技术 放射治疗 摆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疗过程中摆位误差对鼻咽癌调强放疗剂量的影响。选择一鼻咽癌IMRT计划,随机模拟摆位误差导致等中心点变化的14种情况,不改变原始IMRT计划优化条件的前提下,分别对此14种情况直接进行剂量计算,结果与原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受量比对。由于摆位误差的影响,靶区D95、脑干、脊髓、晶体等受量的相对误差分别约为-2%~-3%,+28.20%,+17.87%,+245.15%。摆位误差将导致肿瘤局部剂量不足,危及器官受量超过正常耐受量。因此,必须尽量减少放疗过程中摆位误差对放疗剂量的影响。

  • 标签: 鼻咽癌 调强放疗 摆位误差 相对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