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危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联合应用呼吸机支持及俯卧位通气过程中的护理进行总结。可知及早进行积极的干预,将气管插管关口前移,引入新的方法结合危重症患者护理经验,做好细节管理和难点处理,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危重新冠肺炎患者联合使用呼吸机支持及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30例危重新冠肺炎患者摸球分组,对照组15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5行常规护理联合辅助治疗护理,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在血气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以呼吸机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气道菌群分布和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9月-2023年8月为研究时间范围,从中选取4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纳入研究入组对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划为对照组(仰卧位通气干预,n=24例)、观察组(俯卧位通气干预,n=24例),针对气道菌群分布以及相关肺炎的影响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在进行五天的机械通气后,对照组在鲍曼不动杆菌、真菌和革兰阳性菌等方面的检出率呈现较高表现,差异体现出统计价值(P<0.05);而其他细菌却未见显著检出统计价值(P>0.05);对照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例数为8例,占比33.33%,观察组1例,占比4.16%,差异体现出统计价值(P<0.05)。结论:在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优先选择俯卧位进行治疗,由此能够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有助于氧合情况的改善,值得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位下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34例行仰卧位通气者作为对照组,34例行俯卧位通气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通气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PaO2、O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实施俯卧位呼吸机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氧合,纠正呼吸窘迫症状,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ARDS患者俯卧位下呼吸机雾化治疗过程中,运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调研中,以2021.1-2022.1为截点,选取本院接诊治疗的66例ARDS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所有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参照组,一组为实验组,每组各33例,所有入院患者,对其开展俯卧位呼吸机雾化吸入治疗,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经临床数据分析,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24/33),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32/33),观察两组数据,数值对比显著(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对两组进行临床护理之后,通过最终的数据分析,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9%(26/33),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32/33),对上述两组数据予以对比,数据差异突出,(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ARDS患者治疗中,对其实施俯卧位呼吸机雾化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辅以综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炎症,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俯卧位与仰卧位下接受呼吸及支持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分为采用俯卧位的俯卧组与采用仰卧位的仰卧组,两组各含有51例患者。对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血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通气治疗0.5h后起,俯卧组患者的MAP指数与PaCO2指数表现优于仰卧组(P<0.05);通气治疗1h,俯卧组患者的HR与PaO2指数表现也优于仰卧组(P<0.05)。结论:相较于仰卧位下接受呼吸机支持治疗,俯卧位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造成的影响差异有限,但对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3月我院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俯卧位通气护理。比较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护理满意度、血氧饱和度。结果:研究组PaO2、PaO2/FiO2 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84.00%(P<0.05)。护理前,两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PO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及血氧饱和度,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俯卧位通气(Pronepositionventilation,PPV)可减轻患者背侧肺组织压力,促进肺泡复张,改善气体交换。至今,PPV已被认为是纠正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患者难治性低氧血症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护理措施。俯卧位通气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是在机械通气的过程中,让病人选择俯卧式体位,可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膈肌运动方式和位置;有利于分泌物的引流;改善依赖区的通气血流灌注;肺减少纵隔和心脏对肺的压迫;改善胸壁的顺应性;以促进下垂不张部位的肺得以扩张,进而实现通气灌注比例的调节以及呼吸衰竭病人氧合情况的改善,最终确保肺功能尽快恢复以及早日脱机。
简介: 【摘要】"俯卧位通气”最早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现广泛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治疗,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治疗策略。俯卧位通气也就是“趴着”治病,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者人工徒手进行翻身,使患者在俯卧位状态下进行呼吸或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也能有效改善肺通气/血流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