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俯卧脊柱手术护理的方式,总结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42例俯卧脊柱手术案例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护理方式分组,分别是甲组和乙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综合护理,护理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分析和对比具体的治疗结果,乙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乙组的并发症几率更低,是4.8%,数据资料分析可知,乙组优势明显,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0,2=5.69)。结论:针对俯卧脊柱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式,其效果相对明显,能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同时并发症几率比较低,值得实施和借鉴。

  • 标签: 俯卧位脊柱手术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对进行俯卧,脊柱手术过程中,相应的患者面部的保护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共计80接受脊柱治疗的患者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依照面部保护的相应措施将其分为两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眼膏保护方式,对其眼睑进行保护,而观察组患者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山茶油保护俯卧皮肤所拥有的接触面,对两组患者的皮肤护理结果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结果: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所拥有的面部受压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为优质,结论在相应的俯卧,脊柱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对患者的皮肤予以有效的保护。对优质的俯卧保护皮肤方式进行有效的应用,能够使患者面部压疮等诸多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得到有效的降低。

  • 标签: 俯卧位 面部护理 脊柱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角度下肢摆放方法,对俯卧腰椎后路手术患者的腿围、腰椎功能及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113例俯卧腰椎后路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54.57±8.47)岁,病程(13.5±4.9)个月;观察组男31例、女26例,年龄(53.27±8.16)岁,病程(13.4±4.5)个月。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下肢摆放角度摆放,观察组患者按照低角度下肢摆放方法摆放。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腿围、腰椎功能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后左、右侧腘静脉血流速度[(8.32±2.21)、(8.79±2.80)cm/s]明显高于对照组[(7.15±2.28)、(7.69±2.79)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后左、右侧胫后静脉血流速度[(5.76±2.03)、(5.32±1.87)cm/s]明显高于对照组[(4.06±1.69)、(4.46±1.61)cm/s](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左、右踝上腿围变化差异[(0.12±0.07)、(0.11±0.06)cm]明显小于对照组[(0.31±0.07)、(0.32±0.08)cm](均P<0.0501);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左、右髌骨上腿围变化差异[(0.12±0.05)、(0.12±0.05)cm]明显小于对照组[(0.31±0.12)、(0.32±0.11)cm](均P<0.001);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39±0.20)分比(2.46±0.30)分](P<0.001);观察组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低于对照组[(9.86±2.67)分比(11.26±2.66)分](P=0.006);观察组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小于对照组[5.26%(3/57)比19.64%(11/56)](χ2=5.381,P=0.020)。结论低角度下肢摆放能够减轻术后患者腰椎疼痛程度,对患者的压伤性损伤、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以及腿围影响较小,对腰椎功能恢复有利。

  • 标签: 低角度 肢摆放 俯卧位 下肢静脉血流速度 腿围 腰椎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俯卧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俯卧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取20例在术中发生压疮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再选取22例术中未发生压疮的设为对照组,并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俯卧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后得知,年龄、体质量指数、压疮史、病史、吸烟史、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持续时间以及术前血清蛋白水平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俯卧手术患者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术中发生压疮,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 标签: 俯卧位 术中压疮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预防碘酊消毒过程中消毒液渗入胸腹部引起皮肤灼伤现象。方法:将2019年01月-2019年8月363例,对俯卧病人皮肤消毒患者,分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横单固定躯体两侧皮肤,臀部用纱条固定。实验组采用手术护膜粘贴在身体两侧及臀部的皮肤。观察两种消毒后皮肤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护膜有效隔绝消毒液渗入到胸腹部引起碘酊和电外科灼伤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皮肤护理 灼伤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强迫侧俯卧患者压疮发生风险因素及预防效果。方法:本研究共8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手术室强迫侧卧患者,分析强迫侧卧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因素,观察预防效果。结果:多因素分析发现,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以及术中无保护措施是手术室强迫侧俯卧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P<0.05)。压疮发生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 通过对预防俯卧通气患者压力性损失方法的研究,了解国内外俯卧患者通气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原因和部位,并总结可行有效的预防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患者疾病的康复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压力性通气 预防 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ARDS患者护理中应用俯卧通气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80例ARDS患者(2020.04-2021.04),抽签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分别行仰卧通气、俯卧通气,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护理后,两组血气指标改善,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更优(P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ARDS 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ICU呼吸衰竭患者俯卧通气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择了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之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50例ICU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试验组患者进行俯卧通气应用及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身体参数变化情况发现,试验组患者的呼吸频率与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俯卧通气应用与护理,能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衰竭 俯卧位通气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进行实验研究预防腰椎手术俯卧并发症时采用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实验对象筛选自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之间来我院进行腰椎手术患者共52人,随机性的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是参考组有26人,采取临床常规的护理措施即可;另一组是实验组有26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循证护理的措施。在实验期间观察并记录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 根据实验分析结果可知,实验组患者在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与参考组的发生率相比,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明显(P<0.05);通过问卷调研,参考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是80.77%,相较于实验组的96.15%,有很大差距(P<0.05)。结论 为预防腰椎手术俯卧并发症的发生,加入循证护理措施,在临床上有很好的效果,应该积极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预防 腰椎手术 俯卧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部并发症聚焦预防护理在全麻俯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5月行全麻俯卧手术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将2019年6—10月行全麻俯卧手术患者100例设为试验组,在常规手术室护理基础上给予眼部并发症聚焦预防护理干预。对2组干预后患者结膜充血、水肿、暴露性角膜炎以及护士、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士、患者满意度得分分别为(9.40 ± 0.57)、(9.30 ± 0.56)分,对照组分别为(7.51 ± 0.88)、(7.09 ± 1.1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8.013、13.063,均P<0.05);观察组患者在结膜充血、水肿和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分别为4.00%(4/100)、2.00%(2/100)和1.00%(1/100),对照组分别为12.00%(12/100)、10.00%(10/100)和9.00%(9/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348、5.674、6.737,均P<0.05)。结论对全麻俯卧手术患者开展眼部并发症聚焦预防护理活动,可显著降低该类受术者眼部并发症风险,深受护患双方认可。

  • 标签: 眼部并发症 预防护理 全麻俯卧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部并发症聚焦预防护理在全麻俯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5月行全麻俯卧手术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将2019年6—10月行全麻俯卧手术患者100例设为试验组,在常规手术室护理基础上给予眼部并发症聚焦预防护理干预。对2组干预后患者结膜充血、水肿、暴露性角膜炎以及护士、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士、患者满意度得分分别为(9.40 ± 0.57)、(9.30 ± 0.56)分,对照组分别为(7.51 ± 0.88)、(7.09 ± 1.1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8.013、13.063,均P<0.05);观察组患者在结膜充血、水肿和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分别为4.00%(4/100)、2.00%(2/100)和1.00%(1/100),对照组分别为12.00%(12/100)、10.00%(10/100)和9.00%(9/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348、5.674、6.737,均P<0.05)。结论对全麻俯卧手术患者开展眼部并发症聚焦预防护理活动,可显著降低该类受术者眼部并发症风险,深受护患双方认可。

  • 标签: 眼部并发症 预防护理 全麻俯卧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馈控制在预防脊柱俯卧手术患者颜面部压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9.5~2020.5内收治的50例脊柱俯卧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临床护理模式差异分为常规组(25例,常规护理)和前馈控制组(25例,基于前馈控制管理理念的临床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阶段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h4期压疮发生率无对比差异(P>0.05),但前馈控制组术后6h、24h后1期、2期压疮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脊柱俯卧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以前馈控制管理理念的临床护理服务,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颜面部压疮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不同体位的护理配合效果及其要点。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对象是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4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患者,依据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32例,对照组侧卧护理配合,观察组采取俯卧护理配合,分析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穿刺时间(10.3±0.9)分钟,透视次数(15.4±1.9)次、术后第一天疼痛分数(2.3±0.5)、术后一个月疼痛分数(1.8±0.1)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侧卧位 俯卧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俯卧通气在重症昏迷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 脑出血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脊柱侧弯的症状是患儿出现两个肩不一样高,呈一高一低的状态,走路时的形态也发生异常,女性患儿还有可能出现乳房发育不对称的症状,还有一部分患儿会出现后背凸起的症状。脊柱侧弯主要是由于脊柱椎体变形引起的症状。建议在发现脊柱侧弯后,尽早做纠正治疗,以免脊柱侧弯严重后,压迫脊髓内神经组织引起严重症状。脊柱侧弯患儿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脊柱侧弯早期症状主要表现:站姿、坐姿不正常,双侧肩膀不等高,腰际线不对称,可见腰椎一侧隆起一侧凹陷等症状。脊柱侧弯,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建议到医院骨科就诊,做X线、CT、核磁共振等检查,明确脊椎弯曲程度。轻度的弯曲,可以用肩带固定矫正,重度的脊柱侧弯需要进行手术矫正。平时注意纠正不良姿势,躺着时尽量平卧。

  • 标签:
  • 简介:摘要俯卧通气已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保护性通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适时恰当地实施能够改善此类患者的病死率。对于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合理进行俯卧通气亦是如此,但在具体实施俯卧通气的操作过程中,安全评估、实施细节的把控、并发症预防等方面仍需进一步规范加强。现旨在针对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实施俯卧通气的具体要求及要点进行阐述,以期推动俯卧通气在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玻璃体视网膜患者手术之后采用俯卧接受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所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术后俯卧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体位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评分以及疼痛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玻璃体切除 视网膜脱落 俯卧位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总结1例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是神经内科最为常见的和严重的引起急性迟缓性瘫痪的周围神经病,主要累及脊神经根、周围神经及脑神经)[1]使用俯卧通气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俯卧通气,人工气道管理,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经24小时无缝隙护理该患者被成功救治。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吉兰-巴雷综合征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