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掌侧入路联合背侧小切口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们对13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先行掌侧入路复位,并以掌侧锁定钢板螺钉固定,再行背侧小切口,对背侧骨折块或关节塌陷骨折块进行显露复位。2例骨折块较小予以复位,缝合骨膜维持骨块位置;余11例根据骨折块大小情况进行钢板螺钉、单纯螺钉或克氏针固定。结果术后1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末次随访时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量表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8例,良4例,中1例。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等并发症。结论掌侧入路结合背侧小切口适用于治疗部分背侧粉碎、桡尺远侧关节不稳定、关节面塌陷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68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入路方式将其分为掌侧入路组(34例)和背侧入路组(34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内固定效果、术后1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掌侧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背侧入路组(t=-10.274,P<0.05),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背侧入路组(t=-9.246、-6.858,P<0.05)。两组术后同时间点的掌倾角、桡骨高度、尺倾角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侧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2.378,P=0.123)。掌侧入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 2/34)低于背侧入路组(26.47%, 9/34), P<0.05。结论背侧入路与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腕关节功能改善效果,但掌侧入路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更有利于手术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单侧经横突上椎体侧壁入路安全可靠性,与临床中运用最广泛的单侧经椎弓根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各项数据对比,探讨单侧经横突上缘椎体侧壁入路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3D Slicer印证经横突上缘椎体侧壁入路简单安全可靠;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的77例患者,分别为运用单侧经横突上缘椎体侧壁入路患者40例和单侧经椎弓根入路患者37例,对比两种入路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无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ODI和VAS均显著降低(t=0.000,P<0.05),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VAS t=0.690,术后VAS t=0.231,术后3个月VAS t=0.866;术前ODI t=0.979,术后ODI t=0.563,术后3个月ODI t=0.375,P>0.05);椎体高度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4,P>0.05);术中骨水泥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2,P>0.05);而单侧经横突上椎体侧壁入路组在手术时长[15(14~16) min比22(20~24) min,t=0.000,P<0.05]、建立通道透视次数[5(4.00~6.00)比10(8.00~10.75),t=0.000,P<0.05]均优于单侧经椎弓根入路患者组;且术后X线回示骨水泥灌注位于椎体前缘正中线(35比5,t=0.000,P<0.05)。结论两种入路均能使患者得到满意治疗效果,椎体侧壁组可使骨水泥推注椎体前缘且过椎体中线,生物力学更稳定,且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不易伤及脊髓,操作简便且安全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by gasless unilateral axillary approach,ETGUA)应用于双侧甲状腺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匹配研究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21例进行ETGUA的患者,其中8例为双侧甲状腺癌根治术,13例为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对侧腺叶切除术(良性)。同时匹配23例行传统颈部切口开放甲状腺手术(conventional open thyroidectomy,COT)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8例行双侧甲状腺癌根治术,15例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对侧腺叶切除术(良性),记录ETGUA手术过程,并比较腔镜组与开放组在手术安全性、创伤、术后恢复、患者满意度的差异。以IBM 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Students t测试和χ2检验分析被用来各自分析持续和分类数据。结果手术时长腔镜组(148.67±57.44)min大于开放组(88.48±42.17)min,术后引流量腔镜组大于开放组[(186.52±83.24)ml vs(128.91±116.04)ml,P=0.010],术中出血量[(41.11±43.20)ml vs(29.44±24.55)ml,P=0.796]、术后住院时间[(4.90±0.94)d vs(4.86±1.06)d,P=0.774]、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在术后1 d、1个月及3个月颈部疼痛评分都优于开放组[(2.33±0.91)vs(3.48±1.12),(1.24±0.44)vs(1.70±0.76),(1 vs 1.17±0.39),P=0.001,P<0.032,P<0.048]。在术后美容满意度上,腔镜组优于开放组(1 vs 2.09±0.67,P<0.001)。结论ETGUA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美容满意度高的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探讨经对侧眉弓入路显微切除偏侧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可行性。收集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手术的34例偏侧鞍结节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对侧眉弓入路显微手术。术后视力改善率88.5%(23/26),肿瘤全切率88.2%(30/34);肿瘤全切者术后视力改善优于部分切除者[90.9%(20/22)比3/4],视神经上侧型和视神经外上侧型者术后视力改善优于视神经外侧型者(12/14、8/8比3/4)。术后出现眶上皮肤麻木感3例,随访期间症状消失;出现轻度激素水平紊乱2例,尿量增多2例,经对症治疗恢复正常;皮下积液1例,经治疗后吸收;未出现嗅觉障碍、颅内感染等并发症。随访3~60(33±6)个月2例复发再次手术治疗。对于偏侧生长的鞍结节脑膜瘤,依据鞍结节脑膜瘤起源侧别、视力障碍侧别等术前评估,选择经肿瘤对侧眉弓入路,充分显露视神经内下方的肿瘤基底,有利于在直视下全切除肿瘤,术后视力障碍症状改善明显,可以作为一种临床经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背侧Barton伴Die-punch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我们对14例根据X线和CT确诊为桡骨远端背侧Barton伴Die-punch骨折患者行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X线片定期复查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4例患者均获得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6.6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腕关节功能按Gartland-Werley标准评定:优10例,良3例,可1例。无感染、肌腱磨损断裂、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结论背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背侧Barton伴Die-punch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稳定,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够较好地恢复腕关节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采取内镜下经单侧入路行双侧椎管减压治疗的效果与对手术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确诊的6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收治时间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通过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4例,常规后路开窗减压术,观察组:34例,内镜下经单侧入路行双侧椎管减压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功能障碍情况、综合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ODI评分小于对照组,上述相关数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采取内镜下经单侧入路行双侧椎管减压治疗,具有微创治疗优势,并可改善患者术后功能障碍,保证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单侧额下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嗅沟脑膜瘤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9年6月实施经单侧额下入路显微切除嗅沟脑膜瘤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结果35例患者中SimpsonⅠ级切除27例,SimpsonⅡ级切除6例,SimpsonⅢ级切除2例;术后早期发热7例,视力下降2例,嗅觉缺失12例,术后新发癫痫3例;2例患者术后行伽玛刀辅助治疗,无脑脊液鼻漏及死亡患者。随访5个月至6年,期间无肿瘤复发。结论经单侧额下入路显微手术可安全有效全切除嗅沟脑膜瘤,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确切。
简介:摘要良好的术野暴露和操作空间是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基础,对于肝Ⅶ段肿瘤的切除,腹腔镜手术存在较大困难和风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7例完全腹腔镜下肝蒂优先背侧入路解剖性肝Ⅶ段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肝细胞癌3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2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7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Clavien-Dindo Ⅲa级以上并发症。术后住院5~14(8.5±2.4)d。至随访截止日期,所有患者均存活,4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复发征象。本研究表明由熟练的手术团队施行肝蒂优先背侧入路腹腔镜解剖性肝Ⅶ段切除安全可行,近期疗效优良。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踝骨折采用后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收治的20例三踝骨折患者资料。男16例,女4例;年龄20~70岁,平均49.6岁;均采用后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外踝、后踝和内踝。术后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功能。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5~115 min,平均88.4 min;术中出血量为50~600 mL,平均120 mL。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平均14.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2~5.4个月,平均3.8个月。随访期间无手术切口感染坏死、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AOFAS的踝-后足评分[(87.8±6.4)分]较术前[(32.3±4.9)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54,P<0.001);根据VAS评分:0分1例,1~3分13例,4分6例。结论三踝骨折采用后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少、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中静脉尾侧入路腹背侧联合显露在肝癌腹腔镜解剖性半肝切除术(LAHH)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9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44例肝癌行尾侧入路腹背侧联合显露肝中静脉的LAH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61±5)岁,年龄范围56~66岁。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第一肝门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9.3±33.4)min。术中出血量(113.8±31.0) ml,无术中输血。术中第一肝门阻断时间(56.1±7.1)min。术后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9.3±1.4)d。术后病理证实肝细胞癌3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8例。结论在肝癌LAHH中,经尾侧入路腹背侧联合显露肝中静脉有利于更好地显露肝中静脉,减少术中意外出血,保障手术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内侧与前侧入路切开复位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05月至2022年0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68例(76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3.44±0.62)、手术时间(45.40±8.25)、术中出血量(4.48±1.95)与对照组切口长度(7.63±1.27)、手术时间(81.60±13.70)、术中出血量(21.36±8.62)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有1(3.13%)例患儿出现术后再脱位,5(15.63%)例患儿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4(12.5%)例患儿再手术。对照组有2(5.56%)例患儿出现术后再脱位,5(13.89%)例患儿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5(13.89%)例患儿再手术。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讨论:内侧切开复位法对患儿产生的创伤较小,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小,值得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和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青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青年基底节区重症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个月时采用格拉斯哥转归量表评价转归,4~5分定义为转归良好,1~3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51例患者,年龄中位数41岁(四分位数间距39~43岁),男性29例(56.8%),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中位数6.0分(四分位数间距5.5~7.0分),基线血肿体积中位数38.0 ml(34.5~47.5 ml)。经侧裂岛叶入路组21例(41.2%),经颞叶皮质入路组30例(58.8%);转归良好31例(60.8%),转归不良20例(39.2%)。经侧裂岛叶入路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各项基线临床资料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组相比,经侧裂岛叶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和血肿残留更少,需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比例(33.3%对63.3%;χ2=4.449,P=0.035)更低,使用脱水药物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P均<0.05)。但两组转归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对56.7%;χ2=0.518,P=0.472)。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较低(优势比0.128,95%置信区间0.017~0.977;P=0.047)和住院时间较长(优势比1.402,95%置信区间1.065~1.844;P=0.016)与转归不良独立相关。结论对于行血肿清除术的青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尽管采用经侧裂岛叶入路的患者转归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无显著差异,但前者更具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单一掌侧入路掌侧与桡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伴有桡侧柱不稳的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distal radius fractures,DRFs)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我们采用掌侧与桡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侧柱不稳的AO-C3型DRFs患者29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随访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测量影像学参数(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范围,并采用DASH评分和Mayo评分评定患肢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平均(58±13)min,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42个月,平均(18.3±7.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9~16周,平均(13.5±3.1)周,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掌倾角(9.2±4.9)°,尺偏角(18.3±8.2)°,桡骨高度(13.0±4.4)mm;腕关节活动范围,掌屈(55.3±5.8)°,背伸(56.9±7.2)°,尺偏(23.8±4.1)°,桡偏(18.6±3.7)°。平均DASH功能评分(10.3±8.0)分;腕关节功能依据Mayo评分标准评定:优15例,良12例,可2例。结论对单一掌侧钢板内固定后存在桡侧柱不稳的AO-C3型DRFs,经同一切口置入桡侧钢板,可有效固定桡侧柱,避免术后再移位,可获得良好的腕关节功能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尾侧联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研究2019年5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按手术入路分为研究组(35例)应用头尾侧联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35例)应用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观察和比较组间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25.48±5.87)ml、手术时间(111.14±3.25)min、排气时间(3.48±1.05)d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头尾侧联合入路的效果较为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采用超级囊经皮辅助全髋关节入路与外侧入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19年2月到2021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共70例,按照数字表法对其平均分组,分别为研究组35例并对其用超级囊经皮辅助全髋关节入路,以及参照组35例并对其采用外侧入路,观察对两组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髋关节功能,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 ;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采用超级囊经皮辅助全髋关节入路治疗的疗效更为确切,可以有效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并大幅降低其术后疼痛,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镜辅助经锁骨上小切口由胸锁乳突肌间入路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加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endoscope assisted supraclavicular thyroidectomy and lymph node dissection through the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ular approach,ELD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宁波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40例行ELDS术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ELDS组),与40例同期同团队行开放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开放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不适症状及瘢痕愈合满意度。使用SPSS 21.0专业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数量方面[ELDS组(30.5±9.8)个,开放组(29.9±9.0)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DS组在手术损伤方面显著优于开放组,在手术时间方面(95.2±12.0)min高于开放组(82.3±13.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方面,两组在术后1个月吞咽拉扯感和颈前不适感、瘢痕满意度方面ELDS组(4.45±1.82)分,开放组(6.03±1.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ELDS组优于开放组(P<0.05),在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喉返神经受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LDS术美容效果好,术后颈部不适感轻,术后并发症少,淋巴结清扫效果好,手术安全可行,较传统开放手术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