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国学经典,并对传承儒学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意义与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起到参考作用。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作为一线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感悟想分享给所有教育者与学者让我们共同学习和进步,作为教师看到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文化慢慢的被人所淡化,离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越来越远。我的心情是非常焦虑的。国学经典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崇高的人格与不朽的智慧,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现。传承儒学文化要依靠教师将国学经典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立足日常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精神信念。本文所述内容必有不足之处还请诸多包含。
简介:一、儒学的定位首先,要明确在当今时代讨论儒家,是在一个世界文化融通的背景中来考虑、谈论,如果不回应这个时代总的文化背景,就原教旨谈儒家,恐怕今天很多人难以理解和接受。所以首先要说清楚我们是在什么背景中谈论儒家。我认为这个背景,就是梁漱溟先生所说'人类的三大问题与四类学术'。人类的三大问题,就是人与物的问题、人与他人的问题、
简介:摘要“传统的儒者,由于停滞不前,已经开始走向灭亡。起初,他们的思想曾是一股势力,曾是社会之产物和强大的思想支柱。最后它却成了一个幽灵;产生它和需要它的社会瓦解之后,它现在只在许多人的心灵中活着,人们珍视它,仅仅因为它本身的原因而已。”,这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一位著名的中国文化的研究者约瑟夫.列文森在他的《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说过的一句话,虽说有点夸张,但从一定程度上还是道出了一些事实的。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化大量地传入中国,儒家文化已经在不知不觉走向衰落,大部分人诵读儒家经典不是为了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也不是为了寻找合适的行为规范,而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学术研究的资料,很多经典只是成为图书馆、博物馆里的珍藏品,而没有具体走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但是暂时的衰落并不代表灭亡,马丁路德金曾说过,“人类的进程既不是自发的,也不是不可避免的。它需要人们投入其中,付出不懈的努力和热情的关注”,因此新时代下,我们仍要针对儒家的具体状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儒家的复兴而努力,保存中华文化发展的根基。因此本文尝试根据儒学文化的具体发展状况探寻儒学的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