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原修复方法在石蜡包埋组织免疫荧光染色中的应用。方法石蜡切片经0.2%TritonX-100和0.5%TritonX-100梯度去垢剂(细胞表面活化剂)处理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定位明确,无扩散效应和非特异性着色。其染色强度接近石蜡包埋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结论低浓度梯度去垢剂TritonX-100进行抗原修复,技术方法简单可行。

  • 标签: 免疫荧光 染色抗原 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组织免疫荧光病理检查技术在小儿肾穿刺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21年6月研究时间段内于本院行肾穿刺组织病理检查小儿肾病患儿65例行回顾性临床研究。经肾穿刺提取病理组织后均分为4份,行冰冻切片制备(传统染色、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实验室石蜡切片制备(石蜡包埋,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比较两类切片经不同染色处理后的病理诊断结果差异。结果:(1)免疫荧光染色处理后石蜡切片肾穿刺病理诊断所得IgA肾病、狼疮性肾炎、膜性肾病确诊率,较传统染色处理无统计学差异,P>0.05。(2)免疫荧光染色处理后冰冻切片肾穿刺病理诊断所得IgA肾病、狼疮性肾炎、膜性肾病确诊率,较传统染色处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所得小儿肾穿刺组织病理诊断结果较传统染色技术无差异性,且可有效提升染色处理效率,减少病理切片处理步骤,为患儿病情的快速诊断提供基础。

  • 标签: 小儿肾病 肾穿刺刺组织病理诊断 免疫荧光染色技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直接免疫荧光技术辅助口腔黏膜病病理诊断。方法 于2019年02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9名口腔黏膜病患者,均接受直接免疫荧光技术诊断,分析其病理结果。结果 经病理诊断结果得出有12名口腔黏膜扁平苔藓,13名口腔黏膜红斑狼疮,9名口腔黏膜白斑,25名口腔黏膜寻常性天胞疮。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辅助诊断结果为12名口腔黏膜扁平苔藓(100.0%),11名口腔黏膜红斑狼疮(84.6%),9名口腔黏膜白斑(100.0%),23名口腔黏膜寻常性天胞疮(92.0%)。直接免疫荧光技术辅助诊断的准确率为93.2%(55/59)。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直接免疫荧光技术 口腔黏膜病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一直是关节外科和微生物检验领域的难点,寻找快速,准确的微生物技术对诊断人工关节感染(PJI)至关重要。原位免疫荧光杂交(FISH)技术具有高敏感性与特异性,能够直观观察细菌及其生物膜形态,可检测多重感染及耐药基因,检测时间短,操作便捷等特点,为PJI诊断提供了新的方向。但FISH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标本处理方式缺乏统一,自体荧光造成的假阳性率高等。FISH技术能否成为临床微生物的常规工作,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原位杂交,荧光 假体相关感染 分子诊断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免疫荧光检测牛腺病毒3型(bovine adenovirus type 3, BAV-3)的方法,用于生物制品用牛源材料的检测。方法分别以牛鼻甲骨细胞、传代牛肾细胞、原代牛肾细胞培养BAV-3,筛选最适宜的敏感细胞培养BAV-3,纯化获得抗原后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抗体技术制备抗BAV-3单克隆抗体(单抗),亲和层析法纯化后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用制备的单抗建立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BAV-3,并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中间精密度进行验证。结果用抗BAV-3单抗检测牛腹泻病毒、副流感病毒3型、呼肠孤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狂犬病毒、羊轮状病毒,均无交叉反应。采用该方法检测牛鼻甲骨细胞培养的BAV-3,3次传代可检出的最低病毒含量和标准差分别为0.10和0.05 CCID50。结论建立的免疫荧光检测BAV-3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中间精密度,可用于BAV-3的常规检测。

  • 标签: 外源病毒 牛腺病毒3型 抗体,单克隆 免疫荧光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并比较结果,从而对免疫荧光层析法进行性能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降钙素检查的166份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免疫荧光层析法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6例标本在两种不同检测方法下,按照浓度高低可分为阴性组、低风险组、轻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以及高度升高组,并且不同浓度的组别所占比例和对应的组间阳性率在两种检测方法下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所有标本的ECLIA总阳性率为49.40%,与免疫荧光层析法的总阳性率46.99%%之间差异也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利用免疫荧光层析法与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相当,而免疫荧光层析法更为操作便捷,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荧光层析法 血清降钙素原 性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多种抗原修复方法在肾组织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技术中的应用,探讨最佳抗原修复法。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理中心的45例肾活检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狼疮肾炎、膜性肾病、IgA肾病各10例及淀粉样变性肾病15例。分别用5种抗原修复法处理各组肾组织石蜡切片。按照标本来源和抗原修复方法分为6组:对照组(冰冻切片标本)、高压热修复联合胰蛋白酶消化双修复(高压热联合胰酶)组、微波热修复联合胰蛋白酶消化双修复(微波热联合胰酶)组、高压热修复(高压热)组、微波热修复(微波热)组、胃蛋白酶消化(胃蛋白酶)组。分析和比较5种热修复抗原方法的石蜡切片与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和半定量评分的差异。结果高压热联合胰酶、微波热联合胰酶组肾组织石蜡切片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对照组一致,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免疫荧光半定量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压热组、微波热组和胃蛋白酶组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较对照组假阴性率高,免疫荧光半定量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压热修复联合胰蛋白酶消化双修复法与微波热修复联合胰蛋白酶消化双修复法为石蜡切片的最佳抗原修复方法。

  • 标签: 活组织检查 石蜡包埋 荧光抗体技术 抗原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建立适用于人心肌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及鉴定的技术方法。方法从将进行心脏手术患者体内取右心耳组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消化分离细胞,再通过差速贴壁分离法收集心肌成纤维细胞,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进行培养并传代,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成纤维细胞基本形态特征的变化,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Ⅷ因子(VWF)抗体对细胞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鉴定显示,成功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纯度达95%以上。结论胰蛋白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分离法及免疫荧光鉴定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人心肌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建立了一种纯度较高且保存了成纤维细胞自身增殖能力特点的人心肌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模型。

  • 标签: 心肌成纤维细胞 原代培养 胰蛋白酶消化法 差速贴壁分离法 免疫荧光
  • 简介:摘要流式细胞术已普遍应用于免疫学、血液学、肿瘤学、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中,并提供了成熟的临床常规检测项目。流式细胞术广泛用于临床常规检验中,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提高准确度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流式细胞术质量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免疫荧光染色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对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A)检测抗核抗体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中收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共 50例进行检测。分别用 IIFA和胶乳法进行检测, IIFA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胶乳法检测结果分为对照组。对两组结果的检测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 IIFA的检测准确率为 82%,超过胶乳法检测准确率 64%。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IIFA对于抗核抗体的检测准确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间接免疫荧光法 胶乳法 抗核抗体
  • 简介: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的拉沙病毒IgG抗体检测方法。方法利用293F细胞表达重组拉沙病毒糖蛋白GP1,固相化在腔室玻片上,加入GP1抗血清,最后加入荧光标记的二抗,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拉沙病毒IgG抗体。结果制备了重组拉沙病毒糖蛋白GP1,GP1抗血清效价〉1∶1000000;拉沙病毒IgG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具有专一性强(检测20份健康人血清,无交叉反应),灵敏度较高(抗血清在1∶1000稀释时仍有较强信号)的特点。结论建立了拉沙病毒IgG抗体的快速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可用于口岸拉沙病毒的快速筛查。

  • 标签: 拉沙病毒 免疫荧光法 真核细胞 抗体
  • 简介:目的评价i-CHROMA^TM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的性能。方法根据文献自行设计方案,以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作为分析指标,对仪器的精密度、稳定性、线性、可比性及抗干扰能力等进行评价。结果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2.26%~2.94%和2.40%~3.33%,日间精密度3.59%~3.95%,稳定性实验48h内CV%为2.90%,皆在厂家承诺的范围内;线性实验显示方程为y=1.021x-0.408,相关系数r=0.998;对比实验表明i-CHROMATM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与BeckmanImmage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r=0.977),t=0.84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疸和乳糜干扰物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度分别为-3.4%~3.9%和-3.5~4.6%。结论该分析仪具有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精密度高、抗老化性能好、可比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医院门、急诊、病房床旁以及社区医疗点。

  • 标签: 免疫荧光分析 C-反应蛋白 性能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荧光法对微生物快速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上呼吸道微生物感染性疾病,于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随机选取研究对象180例,对其上呼吸道进行微生物快速检验,收集鼻咽部分泌物,采用免疫荧光法,统计免疫荧光法对病毒感染率和病毒感染种类的检测结果,并进行检测效果分析讨论。结果 结果发现,在180例患者中有155例为病毒感染者,其病毒感染率达86.11%,其中所检测出的病毒感染种类共有8种,以流感病毒A感染率最高为26.45%,其次流感病毒B感染率为18.71%、腺病毒为18.06%、副流感病毒2为10.97%、副流感病毒1为7.74%、呼吸道合胞病毒为7.10%、肠道病毒为5.81%、间质肺病毒为5.16%。结论 免疫荧光法可快速检验出上呼吸道感染者的病毒感染种类,并有效检测出各病毒感染种类的感染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免疫荧光法 病毒感染 微生物 快速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实验室间接免疫荧光法(IIF)筛查抗核抗体(ANA)与线性免疫印迹法(LIA)检测特异性抗体(ANAS)二者间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1364例临床送检血清标本同时采用IIF筛查ANA与用LIA检测ANAS,并分析二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364例标本中,IIF阳性/LIA阳性258例,占18.91%;IIF阳性/LIA阴性72例,占5.28%;IIF阴性/LIA阴性940例,占68.91%;IIF阴性/LIA阳性38例,占2.79%;IIF-ANA与LIA-ANA检测结果的总体符合率为87.83%。结论只做IIF筛查ANA易导致部分ANAS特异性抗体漏检,而LIA-ANAS检测因其测定的抗体数量有限也不能取代IIF-ANA。IIF-ANA筛查和LIA-ANAS特异性抗体检测不能相互代替,应联合检测。

  • 标签: 间接荧光免疫法 抗核抗体 线性免疫印迹法
  • 简介:为了满足POCT仪器体积小、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结果报告及时化的检验模式新要求,设计并开发一款基于Y形光纤的便携式免疫荧光定量检测仪。该设备以恒流源驱动激光二极管作为激发光源,Y形光纤作为光信号传输介质,光电二极管作为荧光信号接收传感器,替代复杂庞大的传统共聚焦光学系统,使光路设计及信号采集模块小型化;设计Sallen-Key拓扑结构的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处理,以减少杂波干扰,提高系统灵敏度;采用STM32F103微处理器为主控芯片,控制步进电机驱动机械扫描模块、光电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及显示模块完成免疫层析试纸条的荧光值定量检测。AD采集精度实验显示,该系统的AD采样偏差为10μV,标准差为1.91E-06;实测荧光微球实验表明,荧光微球稀释倍数和荧光强度信号之间的乘幂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该系统检测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 标签: Y形光纤 有源低通滤波 STM32 免疫荧光 定量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与线性免疫印迹法(LIA)对自身抗体的检测价值。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0月,随机选取10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100例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别设置为AID组、非AID组,对这200例患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检测其自身抗体,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进行线性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AID组中的IIF阴性/LIA阳性表达患者所占比例较之非AID组明显更高(P<0.05),而IIF阴性/LIA阳性表达的患者中,AID组的LIA(+)和LIA(±)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非AID组(P<0.05)。结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在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后,还应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为阴性的患者进行线性免疫印迹法检测,以减少漏诊,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核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线性免疫印迹法
  • 简介:患者,女,9岁。因发热、左颈部有肿块于2006年10月28日到天津市儿童医院就诊。6天前发现左颈部有肿块,并逐渐增大和伴疼痛,3天后出现发热症状,体温38℃,持续24小时后自行降至正常,本次再次发热1天,最高达40℃,伴寒战,故到医院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8℃,左颈部可触及-3×4cm^2大小淋巴结,质韧、触痛,表皮不红,无破溃和流脓,无波动感,颈部活动受限。B起显示:左颈部可见多个大小不等、均匀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最大3,3×2.0cm^2,内部可栓出血流。化验室检查:血C反应蛋白(CRP)30mg/L,WBC33×10^9/L,嗜中性粒细胞80%。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可、食欲佳、大小便正常,无皮疹等异常,

  • 标签: 免疫荧光法 病例报告 颈部活动受限 猫抓病 确诊 发热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置时间对免疫荧光法测定超敏CRP的影响状况。方法选取来我院200例确诊为各类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血标本,使用免疫荧光分析仪测定在加入血样本后的同一测试板在4个不同时间点超敏CRP的结果,比较3个不同放置时间测试组的超敏CRP检测结果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试验1、2组的CRP检测结果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3组的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放置时间可对免疫荧光法测定超敏CRP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显现,应按实验要求及时测定。

  • 标签: 放置时间 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 测定 超敏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