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胸腰脊柱骨折采用前路内固定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出本院骨科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的82例成人胸腰脊柱骨折患者,均采用前路内固定治疗,根据治疗期间的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分组,A组(n=41)与B组(n=41),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对比其效果,观察指标为疼痛程度(VAS评分)、负性情绪(SAS、SD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B组护理后的VAS评分低于A组,B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低于A组,B组护理后的Barthel评分高于A组,B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均P

  • 标签: 整体护理 成人 胸腰段脊柱骨折 前路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治疗中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的疗效。方法: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患者取样64例,选取时间2019年12月至2022年01月,随机分组,给予前路手术治疗(33例,前路组)和后路手术治疗(31例,后路组),观察骨折复位、手术情况,对比并发症率。结果:术后,前路组后凸角(5.13±0.60)°,并发症率3.03%,比后路组(8.42±1.35)°、19.35%低,椎体前缘高度(32.64±5.30)mm,比后路组(27.14±4.21)mm高,住院时间(19.52±5.40)d,术中出血(352.58±60.47)ml,手术时间(146.80±33.57)min,比后路组少,P<0.05。结论:胸腰椎多节脊柱骨折治疗中,前路手术安全性佳,并发症少,可有效恢复椎体解剖高度,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治疗效果 脊柱骨折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节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因颈椎退行性疾病而行双节前路手术治疗15年以上患者资料。将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CADR和ACDF两组。CADR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49.73±10.26)岁(范围32~70岁);混合型颈椎病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5例,脊髓型颈椎病7例;C3,4、C4,5节1例,C3,4、C5,6节2例,C4,5、C5,6节7例,C5,6、C6,7节5例;术前手术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为9.10°±4.00°;随访时间为(189.07±13.51)个月(范围162~210个月)。ACDF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2.60±8.83)岁(范围32~68岁);混合型颈椎病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例,脊髓型颈椎病15例;C3,4、C4,5节1例,C4,5、C5,6节15例,C5,6、C6,7节4例;术前手术节ROM为8.31°±5.23°;随访时间为(184.20±21.39)个月(范围156~222个月)。分别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评估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末次随访时评估两组患者颈椎整体ROM、手术节ROM、邻近节椎间盘Miyazaki分级、Odom分级及并发症。结果CADR组JOA评分由术前(13.20±2.64)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15.93±1.22)分,JOA改善率59.44%±60.86%;NDI由术前27.60%±6.44%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5.07%±9.71%,NDI下降12.53%±9.64%。ACDF组JOA评分由术前(12.93±2.46)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5.65±1.25)分,JOA改善率60.51%±43.17%;NDI由术前30.80%±8.11%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2.80%±6.31%,NDI下降18.00%±8.34%;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JOA及ND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ROM:CADR组为38.33°±12.31°,ACDF组为31.11°±8.65°;手术节ROM:CADR组为6.51°±4.61°,ACDF组手术节已融合而丧失活动度;两组颈椎整体RO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P=0.049)。CADR组上、下邻近节颈椎间盘Miyazaki分级升高发生率分别为40%和47%,新发椎间盘突出率分别为20%和13%;ACDF组上、下邻近节颈椎间盘Miyazaki分级升高发生率分别为45%和50%,新发椎间盘突出率为25%和40%;两组下邻近节退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36)。末次随访时CADR组Odom优良率为80%(12/15),ACDF组为85%(1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698)。CADR组和ACDF组各1例翻修。结论双节CADR术后远期疗效与ACDF相当,可保留手术节活动度,且在保留颈椎整体活动度和降低邻近节退变发生率方面优于ACDF。

  • 标签: 颈椎 全椎间盘置换 脊柱融合术 椎间盘退行性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多节脊髓型颈椎病中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方式所起到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多节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0例,40例患者在治疗中均使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方式,治疗后通过回顾性分析的应用来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方式治疗的患者多个部位的身体功能都得到较好的恢复,且术后2个月患者的JOA评分与术前相比有着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对患有多节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方式进行治疗,能够从治疗效果提升中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患者术后发生多种并发症的概率也能得到明显的降低。

  • 标签: 颈前路椎体,全切除,融合术,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国内高速公路发展速度及建设需求的快速提升,行业对于桥梁施工的外观质量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更加关注混凝土结构物外观是否存在气泡、施工缝拼接位置是否平滑无明显拼接痕迹、尾部烂根、蜂窝麻面等现象能否得到更好的控制等问题。墩柱外观质量控制措施多集中于尾部烂根、蜂窝麻面、表面气泡等问题,本文针对高墩柱分层浇筑施工中出现的拆模后分层位置出现深色条带痕迹、墩柱表面蜂窝麻面、漏浆等问题,提出一种在墩柱模板边缘安装钢板结构,雨水管口采用橡胶垫封堵的施工技术,确保混凝土分层浇筑时达到充分振捣效果,且混凝土不会外漏,从而避免拼接缝位置出现漏浆、蜂窝麻面、深色条带等质量外观问题。

  • 标签: 墩柱 外观质量 钢板 施工缝,橡胶垫,雨水管
  • 简介:【摘要】颈椎前路术的应用优势明显,颈椎前路术主要是颈椎病挤压脊髓或者神经根挤压严重导致的,神经根出现变性和水肿等情况,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在实际治疗阶段,从颈椎的前部切口进去,将突出的间盘直接摘除组,在具体操作中,固定关节,颈椎的关节不能让颈椎关节失稳。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采取辅助方式进行治疗,将原神经根挤压和脊髓挤压,对水肿现象需要进行输液和消炎。在颈椎前路术治疗阶段,需要给予呼吸道管理护理。本次研究中分析颈椎前路术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对策。

  • 标签: 颈椎前路术 呼吸道管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能够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我国对职业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数学学科的基础性较强,中职院校必须要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但在实际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要想与当前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要求相符合,中职院校必须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实现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与进步。本文先对中职数学教学开展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研究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并提出提升教学水平的具体路径。

  • 标签: 中职 数学教学 教学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50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P

  • 标签: 综合护理 颈椎前路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对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植骨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所选案例均于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本院接受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植骨术治疗的患者,总人数80人。本研究按照数表分析法将80名样本数据,平均分配成对比组和研究组,每组40人。对比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总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性,总有效率较高的一组为研究组,P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植骨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有效的护理配合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植骨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2020年1月-2022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全部患者均具备手术指征且自愿接受前路植骨术治疗。电脑将患者编码后随机1:1分为参考组和护理组,每组均为40例患者。结合两组住院时间指标分析护理效果,统计并发症情况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参考组对比,护理组在住院时间方面具备优势,即住院时间更短(P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护理效果 前路植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路中空螺钉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21年6月-2022年10月收治的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共计1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复位,均采用单枚螺钉固定,观察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均行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 X 线检查和颈椎 CT及MRI检查以观察骨折复位情况。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2.5h,平均(2±0.8)h;术中出血量55-100ml,平均(77.5±5.5)ml;骨折愈合9例,愈合率为90.0%;愈合时间21.3-36.8周,平均(29.05±5.8)周;10例患者均未发现螺钉松动或断裂情况;患者基本达到活动程度。结论:前路中空螺钉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骨折的治愈率较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恢复速度,提升患者颈部旋转屈伸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前路中空螺钉 Ⅱ型齿状突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路中空螺钉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21年6月-2022年10月收治的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共计1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复位,均采用单枚螺钉固定,观察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均行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 X 线检查和颈椎 CT及MRI检查以观察骨折复位情况。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5-2.5h,平均(2±0.8)h;术中出血量55-100ml,平均(77.5±5.5)ml;骨折愈合9例,愈合率为90.0%;愈合时间21.3-36.8周,平均(29.05±5.8)周;10例患者均未发现螺钉松动或断裂情况;患者基本达到活动程度。结论:前路中空螺钉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骨折的治愈率较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恢复速度,提升患者颈部旋转屈伸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前路中空螺钉 Ⅱ型齿状突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学科已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与关注。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的音乐水平、审美能力都能得到更好地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构建真正适合小学生的音乐课堂,优化体验式教学策略,促进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 标签: 小学音乐 体验式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一种用于枕颈不稳行前路枕颈固定的斜坡固定钢板,并与后路枕颈固定方法进行生物力学稳定性对比分析。方法对40具成人颅颈干骨和30例健康志愿者颅颈CT扫描图像进行相关参数测量,以此为基础研制斜坡固定钢板。采用8具新鲜成人颈椎(C0~C3节)模拟以下状态后进行生物力学测试:①完整状态;②完整状态+斜坡固定钢板固定(前路行斜坡至C2固定);③损伤状态;④损伤+斜坡固定钢板固定;⑤损伤+后路枕颈固定(后路行枕骨板钉、C1和C2椎弓根螺钉固定)。采用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在完整、损伤和不同固定状态下,通过脊柱试验机对标本分别施加1.5 N·m屈伸、侧弯和轴向旋转的纯力偶矩。在枕骨、C1和C2椎体上连接固定红外线标志点,采用Optotrak三维运动测量系统连续采集标志点运动,分析C0~C2节间角度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和中性区(neutral zone,NZ)。比较不同的固定方式对枕颈区各节ROM分布的影响。结果损伤+斜坡固定钢板固定后C0~C2节ROM为前屈1.7°、后伸1.2°、侧弯2.8°、旋转4.3°,较损伤+后路枕颈固定状态在前屈(q=4.68,P=0.055)、后伸(q=0.39,P=0.992)以及侧弯(q=1.25,P=0.814)方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旋转方向上活动范围更大(q=5.08,P=0.035)。以上两种固定状态下在屈伸(q=1.94,P=0.554)、侧弯(q=1.79,P=0.611)及旋转(q=2.14,P=0.478)方向NZ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方向上,损伤+斜坡固定钢板状态下C1,2节ROM占总体C0~C2 ROM比例分别为28%、25%、34%和56%,而损伤+后路枕颈固定状态下其占比分别为59%、53%、42%和71%。结论斜坡固定钢板固定能提供较好的枕颈区力学稳定性,可作为枕颈区不稳的一种可选择内固定方法。

  • 标签: 寰枕关节 颅窝,后 脊柱融合术 生物力学现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分别应用于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的效果差异。方法:本次研究从近一年(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下颈椎骨折脱位72例为观察对象,全体患者接受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治疗,并参考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接受的护理方法分别为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按照对照组-观察组先后顺序,并发症指标分别为19.44%、2.78%,对比差异明显,且P<0.05。按照对照组-观察组先后顺序,满意度指标分别为75.00%、94.44%,两组对比结果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应用在接受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下颈椎骨折脱位 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颈椎病于本院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患者共168例(均包含颈4/5节),其中10例(6%)术后出现颈5神经根麻痹,作为麻痹组,其余作为正常组。统计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后临床和影像学指标。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麻痹组术前颈椎曲率指数(CCI)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0±3.10)%比(10.12±2.61)%,t=1.766,P>0.05];麻痹组术后CCI高于正常组[(14.11±2.15)%比(12.73±1.76)%,t=2.360,P<0.05];麻痹组CCI变化值高于正常组[(6.29±1.55)%比(3.16±1.67)%,t=5.774,P<0.05];麻痹组C4/5水平脊髓旋转角度(SRA)高于正常组[(5.59±1.81)°比(2.12±0.87)°,t=11.258,P<0.05];麻痹组减压节高于正常组[(2.60±0.52)个比(1.89±0.68)个,t=3.271,P<0.05];麻痹组C4/5节椎间孔前后径小于正常组[(2.21±0.71) mm比(3.33±0.99) mm,t=3.549,P<0.05];麻痹组C4/5节突出钙化比率高于正常组[5/10比30/158,χ2=3.765,P<0.05];麻痹组C3~5脊髓内高信号(HIZ)发生率高于正常组[4/10比12/158,χ2=3.765,P<0.05];麻痹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术前、术后12月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0±2.22)分比(8.12±1.55)分,t=0.999,P>0.05,术后12月(15.60±0.70)分比(16.01±0.71)分,t=1.758,P>0.05];麻痹组术后2周JOA评分低于正常组[(12.10±0.99)分比(15.12±0.89)分,t=10.340,P<0.05];麻痹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术前、术后12月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24.61±3.16)%比(25.99±2.31)%,t=1.790,P>0.05;术后12月(4.80±0.92)%比(4.35±0.87)%,t=1.558,P>0.05];麻痹组术后2周NDI指数高于正常组[(15.67±1.23)%比(8.23±0.97)%,t=29.256,P<0.05]。结论颈椎曲度矫正过多、C4/5椎间孔狭窄、C4/5突出钙化、C3~5脊髓内HIZ、C4/5水平脊髓旋转,减压节过长都是ADF术后出现C5P的危险因素,对C5P麻痹的预防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颈5神经根麻痹 颈椎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咽喉部不适症状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应对策略,以期为颈椎患者术后咽喉部不适症护理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 标签: 颈椎 手术 咽喉部刺激症 预防 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解剖学和临床研究,探讨微创腰椎前路腹膜外入路的理想显露方法。方法尸体解剖:成人防腐尸体标本21具,行左侧腹直肌旁纵切口掀开三层腹肌,观察腹膜外间隙和腹膜特点,经腹膜外入路显露L2~S1节椎间盘,观察大血管与椎间盘的位置关系。影像学测量:收集100例成人腹部CT扫描,在L2~S1节的腹前壁测量腹膜外脂肪与腹直肌外缘和腹壁中线的距离。收集150例成人腰椎MR检查,在L2~S1节测量大血管与椎间盘前中线的距离。临床应用:采用微创前路腹膜外入路行腰椎融合术56例,男25例,女31例;年龄29~71岁,平均46.3岁。L2~L4采用左侧腹直肌旁斜切口,L4~S1行正中偏左横切口,长约8 cm,腹膜外入路充分显露椎间盘,切除椎间盘减压后行椎体间融合术,评估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结果尸体解剖:L2~L4节在弓状线近侧,腹直肌后鞘与腹膜粘连,分离时易破裂,自腹直肌鞘外缘向外腹膜逐渐变厚并出现腹膜外脂肪。L4~S1可经弓状线远侧显露,腹直肌后侧即为腹膜外脂肪,L4,5需切开弓状线在外侧腹壁延展部,腰大肌内侧有多支髂腰静脉。L5S1在血管分叉远侧的右髂总动脉和左髂总静脉之间显露,骶正中血管细小或缺如,交感神经丛偏左侧。影像学测量:腹膜外脂肪在L2,3、L3,4、L4,5节分别距腹直肌外缘(36.2±9.9)mm、(35.2±11.6)mm、(27.6±11.2)mm,在L5S1节覆盖腹直肌后侧达中线。腹主动脉左缘在L2,3、L3,4、L4,5节分别距中线(14.9±5.1)mm、(13.9±4.6)mm、(19.7±5.9)mm;下腔静脉在L2,3、L3,4节段位于中线右侧,在L4~5节跨过中线(4.6±8.7)mm;在L5S1节右髂总动脉和左侧髂总静脉内缘分别距中线(14.6±6.8)mm、(17.6±5.3)mm。临床应用:56例均采用微创前路腹膜外入路顺利充分显露,手术时间70~12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15~70 ml,平均30 ml;1例L4,5牵拉髂血管时髂腰静脉撕裂,双极电凝止血,均未发生神经或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腰椎前路腹膜外入路创伤小、显露充分,具有较好的可行性,L2~4可采用仰卧位左侧腹直肌旁斜切口,L4~S1可采用法式体位正中偏左横切口。

  • 标签: 腰椎 脊柱融合术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