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同步动态心电图对心悸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了423例阵发性心悸患者的十二同步动态心电图资料。结果患者阵发性心悸时,出现不同类型心律失常218例(52%);ST-T改变105例(25%);休息或轻微活动时即可出边窦性心动过速或心律增快者8例(1.8%);过早复极或J波改变42例(10%);12联动态心电图正常者50例(12%)。结论12同步心电图改变与心悸症状出现的时间一致时,即能明确心悸的原因,所以对阵发性心悸患者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心悸 十二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 原因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部位与十二心电图异常关系以及急性脑出血患者GCS评分与十二心电图T波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住院急性脑出血患者,在入院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并在12小时内行十二心电图检查。观察急性脑出血部位与十二心电图的关系以及急性脑出血患者GCS评分与T波的关系。结果入选8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病变在基底节、脑叶及丘脑的患者十二心电图明显异常于小脑出血患者。急性脑出血GCS评分3~8分患者十二心电图T波改变最为显著。结论急性脑出血部位、GCS评分与十二心电图异常变化存在明显相关,能适时反映脑组织受损程度,十二心电图变化在评价急性脑出血位置、病情轻重及指导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脑出血 GCS评分 十二导联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十二联动态心电图对心悸患者检测分析,评价十二联动态心电图对心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5例心内科住院及门诊的心悸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十二联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十二联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早期复极综合征,ST-T非特异性改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女性心率变异性降低明显高于男性。结论心悸的发作与心律失常,神经调节失平衡有关。十二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可筛选出与心悸的多种原因,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心悸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早期极综合征 ST-T改变 心率变异性
  • 简介:目的评价标准12心电图与标准监护Ⅱ监测心肌缺血的有效性和敏感性。方法以标准12心电图作为判断心肌缺血的标准,将50例有ST段改变的心脏病患者设为病例组,45例无ST段改变的心脏病患者设为非病例组,比较标准12与标准监护Ⅱ心电图心肌缺血检出率。结果50例经标准12心电图发现存在心肌缺血的患者,同时经标准监护Ⅱ联检测仅发现15例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差异有极显著性(χ^2=53.846,P〈0.01),且标准监护Ⅱ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改变假阳性率为11.1%。结论标准监护Ⅱ心电图并不能有效发现心肌缺血,在l临床监护中需同时描记标准12心电图

  • 标签: 心肌缺血 心电监护 标准12导联心电图 标准监护Ⅱ导联心电图
  • 简介:目的研究住院患者12同步动态心电图(DCG)缺血性ST—T变化特点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58例DCG资料,分析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369例冠心病组中,41例(占11.11%)发生缺血性ST—T下降,缺血部位为:前侧壁19例、前壁13例、下壁8例、后壁1例;6例发生一过性损伤型ST段抬高.下壁4例、前壁2例;1例急性下壁心肌损伤型ST段抬高者出现短暂心室颤动,持续约2min后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心律失常发生率由高向低排列依次为房性期前收缩84.88%、室性期前收缩72.97%、房性心动过速25.90%、心房颤动9、64%、室性心动过速6.05%、右束支阻滞3.97%、停搏2.08%。其它少见的心律失常有窦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律、交界性心律、室性心律、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并行心律、WPW等。结论DCG可对缺血性ST段改变进行定位诊断。

  • 标签: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 ST—T改变 心律失常
  • 简介:为在记录肢休(LL)高频心电图(HF一ECG)时有效排除肌电干扰,用6组不同部位组合对40例健康人、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HF一ECG检测。计量各组合HF一ECG基线上0.5秒内的肌电干扰值,与标准部位的对照,发现将上肢电极从腕部移至腋前线内侧锁骨下,下肢电极从踝部移至腋前线内侧腹股沟上,记录HF一ECG肌电干扰值最小,而且除电位稍增高外,ECG和HF一ECG基本形态不变。

  • 标签: 高频心电图 肌电干扰 导联电极
  • 简介:临床上使用心电图机的现状是:备用时将胸、肢各色线一同挽起。或放在仪器上或挂于仪器旁,应用时连接容易造成线相瓦缠绕。操作者稍不留神还易将胸电极吸球顺序接错,无法得到正确的心电图

  • 标签: 心电图检查 保护套 套环 导联线 护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12心电图检查法和18心电图检查法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临床检查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18组和12组,每组各47例,分别接受18心电图检查法和12心电图检查法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检查结果显示18心电图检查法诊断准确率较高,显著高于12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34,P<0.05)。结论采用18心电图检查法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准确率较高,c操作检查,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12导联心电图检查 18导联心电图检查 诊断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2心电图检查法和18心电图检查法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本次选择了我院在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收入与治疗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取12心电图检查法和18心电图检查法实施诊断,分析总结两种心电图检查法的诊断结果。结果:①18联组的PR间期、P波时限、QRS波时限、QT间期分别为0.23±0.03、0.43±0.09、0.23±0.04、0.42±0.08;12联组的PR间期、P波时限、QRS波时限、QT间期分别为0.23±0.02、0.41±0.06、0.24±0.05、0.41±0.06。(P>0.05,无统计学意义)②18联组的P波振幅、T波振幅、、QRS波振幅分别为0.20±0.01、0.37±0.02、1.11±0.02;12联组的P波振幅、T波振幅、、QRS波振幅分别为0.18±0.01、0.36±0.03、1.06±0.03。(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12导联心电图检查法 18导联心电图检查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同头胸联在急性右心室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2011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右心室梗死病人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取50例正常人,使其同前者成混合体。对其同时实施常规以及头胸。对比分析两种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有何区别。结果选择常规的40例急性右心室梗死病人,其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是85.0%(34/40),而假阳性率是32.0%(16/50);而选择头胸的病人,其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是95.0%(38/40),而假阳性率是0%(0/50)。两种最终心电图诊断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急性右心室梗死病人进行心电图诊断时,选择头胸,其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

  • 标签: 常规导联 头胸导联 急性右心室梗死 心电图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下壁ST段改变与冠脉前降支(LAD)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下壁ST段改变与LAD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60例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伴下壁ST段下移组中85.7%LAD病变位于近端(第一对角支开口前)或者远端(第一对角支开口后)合并第一对角支病变,非ST段下移组中仅16.7%LAD病变位于近端或者远端合并第一对角支病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壁AMI患者中,心电图下壁ST段下移是LAD病变部位预测的评价指标。

  • 标签: 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 前降支 冠脉造影
  • 简介:目的通过两种心电图对比,探讨头胸对右胸假性Q波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尹氏球状面心电场波阵面传递假说理论,应用头胸与WilSon常规对42例正常人右胸一周心电图Q波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结果常规Q波V4R—V9R共检出179个,其出现率19%-90%,其中Q/R比值大于1/2R者155个;而头胸HV4R—HV9R,Q波只检出25个,出现率0%-24%,Q/R比值无大于1/2R的Q波及QS波。结论头胸Q波出现率明显低于常规。且无宽深Q及QS波,有助于假性、异常Q波的辨认。

  • 标签: 导联 心电图 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18心电图在诊断急性正后壁心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急性正后壁心梗患者6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及18心电图检查。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判断18心电图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描述急性正后壁心梗的18心电图情况。结果:60例疑似急性正后壁心梗患者中,经冠脉造影检查显示:22例急性正后壁心梗,38例其他类型心梗;经18心电图检查显示:21例急性正后壁心梗,误诊2例,漏诊3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6.36%(19/22)、94.74%(36/38)、91.67%(55/60)。急性正后壁心梗的18心电图表现:RV1轻度升高,V1-3ST段轻度下降,V7-9ST段轻度抬高、T波高尖、T波倒置,V7-9Q波≥0.04s,Q波深度≥0.1mV,同时伴有ST段、T波变化。结论:18心电图诊断急性正后壁心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

  • 标签: 急性正后壁心梗 18导联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右室梗塞常规12心电图改变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单纯急性下壁或下壁心肌(MI)与31例合并右室梗塞(RVI)的常规12心电图作对比分析。结果常规12心电图有关标准对合并RVI的诊断价值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以上标准综合诊断敏感性为准96.77%。结论常规12是诊断合并RVI的可靠方法之一。对孤立性即单纯RVI亦有诊断价值。

  • 标签: 右室梗塞 常规导联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的右胸心电图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50例为实验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时间选取为2015年1月—2017年5月,其均接受右胸心电图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V1、V3R、V4R、V5R的QRS形态中,其Qr或Qs型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其rS’或rS型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R或RS型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1、V3R、V4RST段抬高≥0.1mV、≥0.05mV的几率、V3R、V4RST段抬高<0.05mV的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接受右胸心电图检测,能够较好对其病情进行反映,从而为其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 右胸导联心电图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