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择102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患者,除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外,均给予护理干预,在术后第3天观察两组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第3天,无痛16例(31.4%),轻度疼痛20例(39.2%),中度疼痛12(23.5%),重度疼痛4例(7.8%);对照组无痛6例(11.8%),轻度疼痛16例(31.4%),中度疼痛18(35.3%),重度疼痛11例(21.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使原发性肝癌患者疼痛的程度明显降低,减轻患者的痛苦,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120-01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分析疗效。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患者。AFP阳性患者术后全部转阴。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3.45%、62.78%和39.89%。术后并发胆瘘1例,右侧胸腔积液1例,膈下积液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术前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术中认真做好手术的每个步骤,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疗效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对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2年5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腹痛、发热、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尿潴留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基于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患者常规心电图(下称心电图)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整理收集1997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经住院确诊的无心脏病的且在手术和化疗前的335例肝癌患者的心电图结合电解质二项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35例肝癌患者中心电图异常266例(79.40%),心电图正常69例(20.60%)。心电图异常主要有低电压101例(30.15%)、T波改变99例(29.55%)、窦性心律失常72例(21.49%)、Q-T间期延长65例(19.40%)、ST段改变48例(14.33%)、传导阻滞46例(13.73%)、房性心律失常40例(11.94%)、U波改变26例(7.76%)、室性心律失常14例(4.18%)。335例肝癌患者中有胸腔和/或腹腔积液140例(占41.79%)。心电图正常、异常组与电解质正常、异常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P<0.05)。结论335例肝癌患者的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低电压、ST-T和U波改变、心律失常、ST段和Q-T间期延长,与胸腔和(或)腹腔积液、心脏损害和电解质异常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变化,分析对比其结果的意义,并探讨甲胎蛋白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治的作用。方法对本院17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良性肝病患者和同期健康者进行甲胎蛋白检测,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共63例、良性肝病患者共59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健康者共52例作为对照组,同时对各组进行甲胎蛋白检测结果分析,评价甲胎蛋白检测在诊治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结果在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甲胎蛋白检测浓度是(331.7±80.3)ng/ml,良性肝病患者的甲胎蛋白检测浓度是(36.9±12.7)ng/ml,正常健康者的甲胎蛋白检测浓度是(5.3±2.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甲胎蛋白检测结果发挥重要作用,甲胎蛋白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治具有更重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