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同义换读",是指在文献中字写作A,而实际上读作与A意义相同或相近的B的语言文字现象。东巴同义换读丰富多彩,灵活多变,论文按照换读语言单位的大小,将东巴同义换读分为字词同义换读和语句同义换读两类,予以举例说明。指出同义换读的性质不是词义引申,也不是同音假借,而是一种临时的语用现象。其研究对于认识东巴经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正确解读经书、探索换读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信息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其他民族古文字和普通文字学理论研究也有参考价值。

  • 标签: 东巴文 同义 换读
  • 简介:古代作品常有如下的用词现象:今水已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吕氏春秋·察今》)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楚辞·离骚》)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四方。(“管子·小匡》)句中有着重号的词,或二,或三,或四,各成一组。各组中的每个词虽有细微的差别,而总的意义是共同的;结构虽不凝固,却已成一个整体,解释时不宜割裂。

  • 标签: “变文” 古代作品 吕氏春秋 成一
  • 简介:的源和流概而言之有三:外来说,本土说,合流说。通过从传统文学对""的解释看非佛教及从经文和""的关系看佛教的论述,证明这种体裁源于中国本土文学,形式多样是题材不同而非体裁之异。

  • 标签: 变文 体裁 题材
  • 简介:<正>收在《敦煌文集》中的《李陵》,是启功先生根据北京图书馆藏卷校录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在所有的敦煌卷子中尚未发现《李陵》有第二个抄本,因此它现在仍然是个孤本。这个孤本自从启功先生校录以后,还没有哪位学者重新核对过,因为它一直被封存着,台湾学者潘重规先生在编著《敦煌文集新书》时未见到它。最近,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术讨论会期间,北图举办了部份敦煌卷子展览,我们趁此机会将《李陵》全文核对了一遍,发现了不少问题。本文就是我们通过核对原卷而作的关于启功先生校录的补校和对各家补校的意见的商榷。为便于核对原文,我们在每条原文前都标明了《文集》的页码和行数(用点号隔开);凡引《文集》中其它篇目,皆标明页码而不注书名;启功先生校录原文中有大量照录的俗字,以及用括号表示的改字,我们一般都直接予以改正,只有在牵涉校改时才原文照录。又《李陵》北京图书馆现编号为“新0866”(“新”是新编号的意思,在《千字》编号之外)。

  • 标签: 敦煌变文 李陵 补校 俗字 校录 启功
  • 简介:文章联系语境,运用各种文献材料,就《敦煌校注》中的“写、喻、货求、转转、在、仿便、称算、次第、隔事、忙然”等词语提出了不同的校注意见。

  • 标签: 敦煌变文校注 献疑
  • 简介:<正>《敦煌文集》卷四所载《破魔》,由王重民先生据敦煌卷子伯二一八七号(甲卷)及斯三四九一号(乙卷)校录。其后徐震堮先生《敦煌文集?遣拐芳啊对俨埂?蒋礼鸿先生《敦煌文字义通释》及附录《<敦煌文集>校记录略》,又续加补校。笔者再摭拾若干条,以为续貂。《文集》校记所引乙卷异文有须改正者,一并附焉。引文出自《敦煌文集》者,但标页码,不赘书名。降魔神押座。(344页)

  • 标签: 变文字义 敦煌卷子 降魔变 敦煌变文 引文 讲经文
  • 简介:同义成语是指那些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本身在语义、修辞色彩等方面又具有特色和差异的成语。如:■(失踪,不见);■(游手好闲)等。什么是成语的同义变体呢?我们知道,远不是所有成语的词汇组合及其形式都是绝对固定、一成不变的。除了一些成语如:■等绝对不可变动之外,还有不少成语是可以

  • 标签: 修辞色彩 语法形式 语音形式 挺而走险 依附关系
  • 简介:文言阅读、古典诗歌鉴赏都会涉及到文言修辞问题,理解它们特别是互、合三大修辞格的特点和作用,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词义(包括成语),把握文意,鉴赏评价作品特色等,平时的学习不可忽视。

  • 标签: 古诗文 互文 合文 变文 修辞 中学
  • 简介:无论何种形式的文章,遣词造句是否富于变化,语言句式是否灵活多样,是衡量其品位高低、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新闻写作 新闻作品 文章形式 质量
  • 简介:自从敦煌藏经洞发现以后,不仅清理出大批宗教典籍及一些儒家经、史、子、集。还发现了一些俗文学写本,这些在中国文学史上久已绝迹的东西,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和不少的曲折,学者们才为它寻找到一个适当的名称,公认这是唐代的所谓''。最早是王国维,他把这些讲唱体裁的作品,泛称之为'通俗诗'及'通俗小说'。后来,罗振玉将之整理刊布出来,正式命名为'佛曲'。

  • 标签: 敦煌藏经洞 中国文学史 佛曲 罗振玉 讲经 八相变
  • 简介:《敦煌》由于其故事内容的差异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叙事逻辑,不同的叙事逻辑又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叙事时空.《敦煌》的叙事时空总体来看呈现出强烈的超现实性特征,占多数篇幅的演唱佛经故事的敦煌,由于其叙事逻辑受到了佛教轮回思想以及三界空间的影响,其叙事呈现出了超现实的叙事时空特点,即便是演唱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敦煌作品,其叙事时序也往往不按正常时间的顺序,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叙事时空.

  • 标签: 敦煌变文 超现实 叙事时空 叙事时序
  • 简介:文章运用排比归纳、文献与方言互证等方法,考释了敦煌文中"躭人""颠誜""隔事""客派""群神""荫""院长"等六条疑难词语。这些语词有的始见于唐代,有的还活在现代方言中。文章或抉发其古义,或辩正其旧说,或探明其语源,对有关俗文学作品的解读、古籍整理以及大型辞书的编撰和修订都有所裨益。

  • 标签: 敦煌变文 词语 考释
  • 简介:敦煌文中频繁地使用了错综修辞,最常见的是上下句之间的错综,比较特殊的有四句组成的错综和当句之内两个词语的错综。错综修辞往往和对偶修辞结合到一起形成'错综对',实现了两种修辞手法的结合,提升了的文学艺术价值,也体现了作者不为世知的深密匠心。

  • 标签: 敦煌变文 错综 修辞
  • 简介:<正>周祖谟先生云:“事情总是创始者难。”(《论段氏说文解字注》)敦煌校勘释义先行者作的正是创始工作,因此创始者先行者校释中存在千虑一失是很自然的,对先行者所作的一些条目,几经推敲玩味,发现不无可商之处,于此略申管见,以期抛砖引玉,求精求是。《捉季布传》“既交朱解来寻捉,有计隈衣出得身。”(五九页)王重民先生校(重见简称“王校”。他仿此):“校记”[七八]云:“丁卷‘隈衣’作‘隈伊’,戊、辛两卷作‘隈依’。冯云:‘伊、依皆较衣好,隈应是偎之误’”。(七七页)作偎依?偎依成词,然词义于文文义未安,故冯说仍未允洽。今谓隈衣、隈伊、偎依并系抄

  • 标签: 校释 敦煌变文 讲经文 说文解字注 校记 周祖谟先生
  • 简介:敦煌多为写本且时代久远,其中常有抄脱或漫漶不清之处。这就需要整理者根据语境补上相应的文字,所补文字既要做到从字顺,也应该符合唐五代的语言习惯。对于后者,学界往往注意不够。本文分别举“諕/嚇”、“脣/唇”二例加以说明。

  • 标签: 敦煌变文 校正 文从字顺 语言习惯 唐五代 文字
  • 简介:在2016年5月份省委书记参加的一次企业家座谈会上,李金发言道:'以后省委领导去企业考察时不要总是去那些发展比较好的企业,要多去那些发展困难的企业,这样更容易发现问题。'会议中间,一位厅长找到李金,半开玩笑地说:'老李呀,以后能不能在这种场合多点正能量。'李金不觉得自己的话是负能量,反倒觉得越是别人不想说的话,才是最应该让领导们听到的。

  • 标签: 李文金色变
  • 简介:“唐说”是关于唐代散文发展道路的理论总结,发端于中唐梁肃,发展于北宋姚铉,至北宋宋祁的《新唐书》基本定型,有着鲜明的发展脉络。《新唐书》之“唐”说,较之前人,最大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陈子昂为初唐文风变革的先驱。

  • 标签: “唐文三变说” 陈子昂 《新唐书》
  • 简介:《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八四年第三期载刘凯鸣先生《敦煌校勘辨补》五十条,其中大多确当可取,对研究,颇有裨益;但亦有部分条辨,论据不足,难以置信.不揣谫陋,愿阵就教.一、《佛报恩经讲经文》:“云腾渌沼,听龙子以呻吟;鹤过深于,觉神仙而引笑.”

  • 标签: 敦煌变文 兰州大学学报 报恩经 社科版 织妇 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