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放射状病变诊断中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81例疑似乳腺放射状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检查,参照手术病理结果,比较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的诊断效能。结果:以临床病理为金标准,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诊断准确率92.59%、特异性92.00%、灵敏性93.55%。良性乳腺放射状病变中心大小、整体大小、周围毛刺长度明显小于恶性乳腺放射状病变(P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DBT)、数字乳腺X线摄影(DM)对放射状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在DBT上表现为放射状病变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6例患者(共78个病灶)的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78个病变分为良性放射状病变(46个)和恶性放射状病变(32个),对其DBT表现特征进行对比。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在DBT上对两组放射状病变轮辐状结构、中心密度、整体大小、中心大小及周围毛刺长度方面进行对比。结果DM、DBT对78个放射状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59.0%(46/78)、100%(78/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准确度分别为65.2%(30/46)、74.4%(58/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DBT诊断恶性放射状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64.3%(18/28)、84.4%(27/32);特异度分别为66.7%(12/18)、67.4%(31/46);误诊率分别为33.3%(6/18)、32.6%(15/46),漏诊率分别为35.7%(10/28)、15.6%(5/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BT上良恶性放射状病变的病灶整体大小[分别为18.0(14.9,29.2)mm、26.5(20.2,34.9)mm]、中心大小[分别为(3.5(2.5,4.5)mm、4.5(3.5,5.5)mm)及周围毛刺长度[分别为(11±6)mm、(13±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灶中心大小5 mm为截点,良恶性放射状病变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灶整体大小2 cm为截点,良恶性放射状病变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T能提高放射状病变的检出及诊断准确度,为临床医师手术治疗方案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放射状扫描在半月板撕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5月期间的90例用MRI放射状扫描配合常规扫描作为观察组,用MRI常规扫描为对照组,并将最终结果与关节镜结果相比较对比两组半月板撕裂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放射状扫描配合常规扫描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度,两种方法的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MRI常规扫描配合放射状扫描(常规扫描)对于内侧半月板撕裂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1.20%(79.80%),特异度为91.60%(89.90%)准确度94.60%(81.80%)。MRI常规扫描配合放射状扫描(常规扫描)对于外侧半月板撕裂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2.35%(80.50%特异度为89.90(88.70%),准确度95.90%(78.60%)。结论MRI放射状扫描成像能提高半月板撕裂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值得广大临床医师应用及推广。
简介:【 摘要】: 目的 比较环乳晕切口与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女性纤维瘤患者 76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38 例。研究组采用 环乳晕切口,对照组采用 放射状切口。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治疗的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26%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8.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为 97.3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5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对治疗的 满意度较 高,值得临床进行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BT)在乳腺放射状病变诊断中的有效性,并与传统的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DM)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数字乳腺X射线机进行所有检查,包括头尾位(CC)和内外斜位(MLO)。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进行独立评估。对比了两种方法在诊断乳腺放射状病变方面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DBT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DM。DBT的检出率为100%,而DM为60.0%(χ²=12.1, P<0.01)。DBT的诊断准确率为76.4%,DM为70.0%(χ²=4.2, P<0.05)。DBT在灵敏度方面(85.0% vs 65.0%, χ²=6.3, P=0.01)明显优于DM,而特异度方面两者相近(70.0% vs 68.0%, χ²=0.3, P=0.73)。结论:DBT在乳腺放射状病变诊断中表现出更高的检出率和灵敏度,表明其在未来乳腺疾病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与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4年11月到2015年10月期间诊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中抽取70例作研究对象,遵照随机数字法将本组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接受环乳晕切口治疗,对照组进行放射状切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乳房美观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其乳房美观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7.14%,其乳房美观满意度为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放射状切口相比,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在乳房美观方面优势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环乳晕切口和传统放射状切口在乳腺纤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8月-2018年7月本科接诊的乳腺纤维瘤病患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n=30)。研究组实行环乳晕切口治疗,对照组实行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比较乳房对称率和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和手术用时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乳房对称率为86.67%,比对照组的66.67%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为(63.15±10.28)ml,比对照组的(93.69±12.15)ml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环乳晕切口疗法对乳腺纤维瘤病患进行治疗,可取得比传统放射状切口更为显著的疗效,建议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环乳晕切口同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癌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共9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为45例),分别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环乳晕切口进行治疗,从患者满意度、切口愈合状况、乳房对称性、并发症等方面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在患者满意度、乳房对称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切口甲级愈合率、后期随访复发率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对乳腺纤维癌患者有很好的疗效,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保证双侧乳房的对称性,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治疗难治性食管胃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7年6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41例难治性食管胃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内镜下行放射状切开术,观察手术前后吻合口直径变化、吞咽困难改善情况、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及术中、术后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41例患者接受放射状切开治疗,35例在治疗1~5次后吻合口直径、吞咽困难及营养状况均明显改善,无并发症;5例经多次治疗后吻合口仍在1周内回缩至治疗前,并形成明显瘢痕;1例在第1次治疗中出血较多(≥100 ml),终止治疗。22例(53.6%)吻合口直径扩大至>1.4 cm,13例(31.7%)吻合口直径扩大至0.6~1.4 cm;35例(85.4%)5周内吞咽困难明显改善;1例(2.4%)发生出血(≥100 ml)。结论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治疗难治性食管胃肠吻合口良性狭窄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简介:目的:观察环乳晕切口切除术与放射状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9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实施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放射状切口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美容效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肿、乳晕异常及乳头溢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美容效果满意度,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