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儿童哲学教育虽秉承“启蒙”的精神,但需要在现代性的危机中找寻一个“适度启蒙”的出路:在知识的确定性与哲学探究的不确定性之间,在儿童的自由与教育需要保留的界限之间,以及在承认个体性价值与倡导多元的尊重文化之间,儿童哲学教育必须寻找平衡点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借助康德的视角,作为适度启蒙的儿童哲学教育之可能性最终得以确立,即学校教育应当在保障确定性知识的同时容纳不确定性知识,在允许儿童发挥自主性的同时巧妙地实施教育的约束性方面,在鼓励儿童独立思考的同时通过“反思批判力”学会尊重。唯此,作为适度启蒙的儿童哲学教育方可达其宗旨——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并最终培养出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世界公民”。
简介:摘要哲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性,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更不知如何去灵活运用,高考时短又紧,我们常常叹息“学生不勤奋、素质低、能力差”。目前,我们更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找到一条提高政治学科教师备考哲学复习部分的指导能力的有效方法,让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体悟哲学,运用哲学道理来思考解决现实的问题,使自己终身受益!
简介:摘要:本文以老子之“道”为切入点,从诸家复杂多变的“道”字释义与老子自述其言“易知”的矛盾为出发点解蔽还原老子之“道”。解蔽的论证始于七十三处“道”字原文,通过归类分析再归纳的方法凝练“道”字释义的核心内涵,再结合训诂学的文字考证,得出“道”字作为“道路”的原始本意。然后借助老子关于“道”的比喻,初次还原为“道”的蚕茧象、水象、“圣人”象,以此从《道德经》文意中再次印证“道”字作为“道路”的原始本意。最后以“道”字作为“道路”的原始本意为基,以“道”的蚕茧象、水象为“知”,以“道”的“圣人”象为“行”,再还原出老子之“道”“易知易行”的本相——描述事物变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