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外周神经刺激器在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麻醉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外周神经刺激器进行引导给予外周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外周神经组织的麻醉方法。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后产生的并发症和恢复程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对麻醉效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麻醉的满意率,且麻醉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论采用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的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的手术中有较好的效果,带给患者的痛苦小,可靠安全有效的减少了其它并发症的产生,值得在临床手术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报道1例原发于心脏的恶性外周神经鞘瘤。患者男,24岁。因“咳嗽、咳痰20余天,气促3 d”就诊。影像学提示右上肺静脉-左心房内见不规则团块状低密度影,较大截面39 mm×58 mm×44 mm。镜下观察:见梭形细胞侵袭性生长,边界不清,见坏死,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呈密集区和稀疏区排列,见触觉小体形成;肿瘤细胞呈施万细胞形态特点,病理性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织化学:波形蛋白弥漫阳性,S-100蛋白、CD57及CD56部分阳性,Ki-67阳性指数40%。病理诊断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
简介:来源于早期外胚间充质组织头部的神经嵴细胞迁移衍生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随后这些细胞产生牙髓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是另外一个神经嵴细胞衍生迁移而形成的细胞系。神经胶质细胞有广泛的分化发育潜能,研究发现神经胶质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且神经胶质细胞的不同分化发育阶段间可以互相转变。通常认为,大多数组织中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血管周细胞,但有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外周神经相关的神经胶质。本文通过对神经嵴细胞、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发育以及神经胶质细胞的衍生细胞的概述,介绍牙髓再生领域一种新的更有前景的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提高超声对外周神经鞘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接受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神经鞘瘤病例,二维超声检查记录肿块位置、数量、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观察肿块与神经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并找出有统计学有意义的声像图特征。结果共43例神经鞘瘤,分布于颈部6例,手部7例,上肢10例,腋窝3例,下肢9例,足踝5例,躯干3例;神经鞘瘤大部分超声表现为椭圆或纺锤形、实性为主、边界清晰、血流信号较少,当出现"鼠尾征"、"靶环征"、周围神经出入征及血管伴行征这4项超声图像特点时,诊断正确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942、22.462、15.940、5.824,P均<0.05);本研究中超声明确诊断神经源性肿块20例,23例误诊,误诊率53.5%。结论高频超声在诊断外周神经鞘瘤中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