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ISA法应用于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2年9月期间的400例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者,采集静脉血,分别采用ELISA法及TPPA法检验,将TPPA法的检验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ELISA法对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ELISA法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敏感度为92.62%,特异度为87.77%,准确度为89.25%。结论:ELISA法诊断梅毒螺旋体具有准确、快速的优势,是大批量标本的重要筛查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HIV感染者与HIV阴性人群之间在乙肝、丙肝、戊肝和梅毒螺旋体感染率方面的统计学差异,以探讨这些感染之间的关联。方法:招募了100例HIV感染者作为实验组,以及100例HIV阴性人群作为对照组。通过医学检查和相关检测,我们确定了乙肝、丙肝、戊肝和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状况。使用统计方法,我们比较了这些感染状况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其中包括p值来体现统计学显著性。结果:HIV感染者在乙肝、丙肝、戊肝和梅毒螺旋体感染率方面均高于HIV阴性人群,p值分别为<0.001、0.003、0.012和0.008。这表明HIV感染者更容易同时感染这些感染,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受损、高风险行为和共享传播途径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结论:本研究结果强调了HIV感染者与其他传染性疾病感染之间的关系。这些发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些感染之间的关联,为制定预防、诊断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抗原基因的克隆、表达以及在临床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基因扩增技术对全长基因进行分离,将基因工程应用于对表达载体Pgex-2T的融合、充足及克隆中,获得带有梅毒螺旋体47×103特异性抗原基因的重组菌株,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实现充足融合蛋白的获取。利用亲和层次得到纯品。将ELISA应用于检测中,采集非梅毒患者、梅毒患者分别30份血清标本,观察检验结果。结果:克隆、表达、纯化了47×103特异性抗原。ELISA检测30份非梅毒患者的血清均显示阴性,检测30份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均为阳性,未见特异性交叉反应。结论:通过克隆、表达及纯化得到了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抗原,该方法可准确实现对梅毒的检测且操作简单,其应用提高了梅毒检测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胶体金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吉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30份血液标本(2021年9月-2022年10月),均进行胶体金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并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对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胶体金法的诊断结果及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30份血液标本,经TPPA检测,共检出23例阳性患者,7例阴性患者;经胶体金法检测,共检出16例真阳,4例真阴;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共检出19例真阳,5例真阴。胶体金法检测结果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9.57%、57.14%、66.67%;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2.61%、71.43%、80.00%,两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胶体金法均可用于梅毒螺旋体的抗体检测,但相比而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诊断效能较为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应用不同梅毒检验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梅毒患者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均接受梅毒甲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以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法的检测准确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法的检测准确率均高于梅毒甲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法(P<0.05)。结论 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法的检测准确率更高,梅毒甲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法的检测准确率相对较差。但是,在实际检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科学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后的耐药效果。方法 选用我院2021年1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102例,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分组,AAA组(n=51)和BBB组(n=51),AAA组给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BB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BBB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6.08%)高于AAA组(84.32%),P<0.05; BBB组(5.88%)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AA组(19.60%),P<0.05。结论 针对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较佳,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本土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关键指标,掌握轻、重症患者的临床指标特征,为有效治疗及预防重症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比较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包括病毒基因亚型、人口学信息、临床分型、主要临床症状、临床检验的关键指标,评价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变化。结果共收治150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2020、2021、2022年分别为78、52、20例,其中重症患者分别为10、1、1例,主要感染病毒株分别为L型、Delta型、Omicron变异株。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者复阳率高达15.0%(3/20),腹泻发生率降至10.0%(2/20),重症发生率降至5.0%(1/20),轻症患者住院天数较2020年增加(d:20.43±1.78比15.84±1.12);呼吸道症状减少,肺部病变比例下降至10.5%;重症患者Omicron变异株感染急性期(第3天)病毒滴度较L型毒株高(Ct值:23.92±1.16比28.19±1.54);Omicron变异株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急性期血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显著低于轻症患者〔IL-6(ng/L):3.92±0.24比6.02±0.41,IL-10(ng/L):0.58±0.01比4.43±0.32,TNF-α(ng/L):1.73±0.02比6.91±1.25,均P<0.05〕,而γ-干扰素(IFN-γ)和IL-17A显著高于轻症患者〔IFN-γ(ng/L):23.07±0.17比13.52±2.34,IL-17A(ng/L):35.58±0.08比26.39±1.37,均P<0.05〕。与既往疫情(2020、2021年)相比,2022年Omicron感染轻症患者中CD4/CD8比值、淋巴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及血肌酐下降的患者比例大(36.8%比22.1%、9.8%,36.8%比23.5%、7.8%,42.1%比41.2%、15.7%,42.1%比19.1%、9.8%),单核细胞计数和降钙素原升高的患者比例大(42.1%比50.0%、23.5%,21.1%比5.9%、0)。结论Omicron变异株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重症发生率较既往明显降低,重症的发生仍与基础疾病有关。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1],HP)感染根除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07月资阳市中医医院接受四联疗法治疗的400例HP感染患者,停药1个月后复查 C-尿素呼气试验,据此分为根除失败组(101例)、[2]根除成功组(299例)。比较两组中不同中医证型对HP根除率的影响。结果[3] 400例HP感染患者总体HP根除率为74.75%;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肝气犯胃证、胃阴亏虚证、胃络淤血证、寒热夹杂证、脾胃虚寒证HP根除率分别为91.60%、88.64%、83.64%、82.05%、75.00%、41.86%、3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热夹杂证、脾胃虚寒证HP根除率明显低于其他证型(P<0.05)。结论 HP感染根除率与其中医证型有关,其中尤以脾胃虚寒证、寒热夹杂证HP根除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