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寰枕关节-斜坡螺钉行后路枕颈固定的解剖学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60例来院就诊并行枕颈区CT检查的成人CT影像资料,排除枕颈区域感染、损伤、肿瘤和畸形。利用CT扫描的Dicom数据在Mimics软件中进行解剖学参数测量,测量参数包括斜坡前缘、中部的高度和宽度,斜坡前方软组织最薄处厚度,枕骨髁关节面前后径、横径及内倾角,舌下神经管最低点至枕骨髁关节面垂直距离,上关节面前后径和横径,侧块高度,寰椎下关节突高度和宽度;再行三维数字化建模并模拟置入直径为3.5 mm的螺钉,在3-Matic软件中测量置钉参数,包括螺钉内倾角、头倾角及长度。取8具尸体标本,后方暴露颅颈交界区,按上述置钉参数将直径为3.5 mm的钛合金螺钉自寰椎下关节突与后弓移行处置入,经寰枕关节至斜坡;然后用摆锯沿钉道剖开,观察螺钉的钉道轨迹,验证置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男性斜坡前缘高度和宽度分别为(16.8±2.5) mm和(20.1±3.1) mm;斜坡中部分别为(9.7±2.3)mm和(22.4±3.7)mm。斜坡前方软组织最薄处厚度为(5.8±1.48) mm。枕骨髁前后径为(19.1±1.9) mm,横径(12.6±2.0) mm,内倾角为33.7°±4.5°。舌下神经管最低点至枕骨髁关节面垂直距离为(9.6±1.1) mm。寰椎侧块高度为(12.9±2.4) mm。上关节面前后径为(21.7±1.9)mm,横径为(11.7±1.4) mm。寰椎下关节突宽度为(14.9±1.4)mm,高度为(5.7±0.85)mm。螺钉进钉点至侧块移行中点所在垂线的距离为(2.5±0.6) mm,至中点所在水平线的距离为(2.3±0.7) mm;内倾角为18.4°±1.6°,调整范围为15.0°±2.8°;头倾角为55.6°±3.1°,调整范围为10.4°±2.4°;钉道长度为(53.0±2.8)mm。女性的解剖学参数较男性略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右侧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具标本的经寰枕关节-斜坡螺钉均能安全、有效置入。结论经寰枕关节-斜坡螺钉可在不损伤神经、血管结构的情况下安全置入,可以作为枕颈固定方式的一种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人后路寰枕关节-枕骨髁-斜坡螺钉技术的置钉参数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数字表法收集宁波市第六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共46例检查者的上颈椎CT影像资料,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20~55(39±9)岁。通过Mimics19.0软件数字化三维重建共获得92侧上颈椎模型,并进行模拟置钉。螺钉进钉点选择寰椎后弓与侧块下关节突移行处中点,直径3.5 mm,长度50 mm。对92枚虚拟螺钉进行详细的置钉参数测量,包括测量螺钉与其周围重要结构之间的距离,螺钉内倾角和头倾角,寰椎内和枕骨侧(枕骨髁-斜坡内)钉道长度。对左右侧置钉参数进行配对t检验,确认双侧置钉有无差异。结果在46例重建模型中,共置入92枚后路寰枕关节-枕骨髁-斜坡螺钉,全部螺钉完全固定于斜坡内,未突破上部的蝶窦,未进入椎管和枕骨大孔内,未损伤舌下神经管等周围结构。置钉后模型左、右侧螺钉的钉道参数结果略有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螺钉进钉点距寰椎上缘垂直距离为(12.6±1.0)mm,螺钉进钉点距寰椎下缘垂直距离为(6.5±0.6)mm,螺钉距寰椎椎动脉孔内侧缘距离为(6.7±0.6)mm,螺钉进钉点距寰椎内侧壁距离为(6.6±0.7)mm,螺钉外缘与舌下神经管的距离为(5.5±0.6)mm;螺钉内倾角为21.2°±2.5°,螺钉头倾角为52.0°±3.4°,寰椎内钉道长度为(12.1±0.9)mm;枕骨侧(枕骨髁-斜坡内)钉道长度为(37.9±0.9)mm。结论后路寰枕关节-枕骨髁-斜坡螺钉技术是一种可行且安全的治疗枕颈交界区不稳的有效方法,可作为一种新的后路枕颈融合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 将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运用于寰枢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治疗中,并对其价值及治疗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任意选择于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名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实施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术后患者颈椎关节活动度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手术前评分,并且存在不同状况脊髓压迫的患者在术后均得到不同层次改善,且为发现断钉及再次移位现象。结论 针对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予以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可以促使患者颈椎活动功能不断恢复,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神经功能,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为此有着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骨小梁寰枢侧块关节融合器辅助后路内固定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2例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资料。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34~62岁,平均45.6岁;患者均接受了后路寰枢椎撑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中侧块关节间植入3D打印融合器。比较术前、术后12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寰齿前间距(ADI)、颈髓角(CMA)、齿状突尖距钱氏线距离(DOCL),并观察侧块关节的融合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16.5 min(85~190 min),透视次数平均9.4次(6~21次),出血量平均82.3 mL(50~210 mL)。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脑梗死等并发症,未出现内置物断裂、移位、松动等情况。所有患者术后获18~42个月(平均26.3个月)随访。JOA评分、ADI、CMA、DOCL由术前的(8.33±0.98)分、(8.66±1.64)mm、119.63°±4.15°和(9.66±2.15)mm分别改善至术后12个月的(14.17±1.03)分、(2.63±0.59)mm、153.76°±7.88°和(2.07±0.6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均骨性融合。结论3D打印骨小梁融合器辅助后路内固定在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中能够实现满意的复位,维持关节间隙的撑开高度,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一是家用纺织品,在过去的社会中,人们对家用纺织品的要求更多是趋于实用性。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家用纺织品人群的消费心理已经产生了变化,人们更加主张温馨、雅致、愉悦、舒适的生活环境,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本文从草木染自然稳定的色彩,古朴素雅的的装饰风格出发,把扎染的工艺技法运用到图案设计上。为了体现抱枕设计的多元化与丰富性,我借鉴了国际国内服装设计流行的一种手法——面料再造。通过材料与整体制作工艺的完美结合来体现设计的主题和灵感。
简介:摘要:A型地铁枕梁是地铁车体的重要受力部位,而A型地铁枕梁的两个面需要用机床加工成平面,所以对A型地铁的平面度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但是由于枕梁的受力要求高,所以A型地铁的型材比较厚重,焊接热量集中,变形不易控制,在生产初期我们制定了一个调休方法,后来由于焊接工装的老化变形,产生了新的变形,需要我们制定新的调修方法,作为A型地铁平面度最后的保障。
简介:摘要:滑枕作为机床重要的功能部件,其力学特性直接关系到机床的精度,为此论文基于Solidworks软件完成了滑枕几何模型的建立,基于ANSYS软件进行了滑枕的静力学分析以模态分析,通过验证了论文中滑枕的结构合理性,实现了滑枕的数字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术前预估寰枢椎理论复位距离及复位角度的颅底凹陷寰枢椎复位几何模型,并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例,女性30例,年龄(48±15)岁(范围:19~69岁)。均以患者颈椎CT正中矢状位截面为蓝本建立寰枢椎复位几何模型,术前根据几何模型测算相关数据,并在术中选择相应高度的融合器置入C1~2小关节间,进行量化复位。收集患者由模型测算的理论复位值、术后实际复位值、术后恢复情况与并发症情况。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理论和实际复位值的差异,以验证此几何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枢椎理论垂直复位距离为(5.79±2.96)mm(范围:1.52~10.96 mm),实际垂直复位距离为(7.43±2.96)mm(范围:1.40~12.77 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P=0.069);理论复位角度为(10.80±2.24)° (范围:7.09~14.86°),实际复位角度为(10.64±7.00)°(范围:3.50~20.5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P=0.933)。术后6个月随访时,35例患者均获得满意融合,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无内固定系统移位、断裂,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此几何模型可在术前预估枢椎垂直复位距离和复位角度,为术中置入小关节间融合器的高度、悬臂压棒的角度及复位程度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寰枢椎侧块关节面解剖形态的影像学参数,为临床寰枢椎侧块关节间融合器的设计提供支持。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宁波市第六医院行颈椎CT检查的100名成人健康体检者的影像资料,其中男57人、女43人,年龄26~61(40.9±6.4)岁。受检者均行C1~C7范围CT扫描及二维重建;采用图片存档及通信系统软件,在矢状面及冠状面上分别测量对比两侧寰枢椎侧块关节面的曲度、长度、椎间隙高度,观察寰枢椎侧块关节面的形状,关节面凹陷或凸起的顶点位置的分布情况。结果寰枢椎侧块矢状位、冠状位左右两侧关节面曲度、长度、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值>0.05)。左右两侧数据合并后:寰、枢椎侧块矢状位关节面曲度分别为171.16°±6.21°、166.37°±8.50°,冠状位关节面曲度分别为159.83°±8.22°、167.22°±10.40°;矢状位关节面长度分别为(16.38±1.61)、(16.59±1.63)mm,冠状位关节面长度分别为(16.75±1.71)、(17.14±1.69)mm;矢状位关节面前、中、后椎间隙高度分别为(2.87±0.80)、(2.22±0.63)、(3.25±1.00)mm,冠状位关节面的内、中、外椎间隙高度分别为(1.94±0.74)、(3.39±0.57)、(1.64±0.62)mm。寰枢椎侧块矢状位关节面形状以双凸和凸平居多,冠状位关节面形状以双凹和凹平居多。寰枢椎侧块矢状位、冠状位关节面顶点在中1/3处的较多。结论设计寰枢椎侧块关节间融合器时,不仅要考虑关节面矢状位及冠状位的长度和椎间隙的高度,还应考虑关节面的曲度及顶点位置,使其设计更优化。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留针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针灸二科门诊或住院的64例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用采用"动留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7 d。治疗后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治疗前后眩晕、颈肩痛及头痛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1)2组治疗后眩晕评分、颈肩痛评分、头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98、-1.318、-4.789,P均<0.05)。(2)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9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30/32);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00%(24/32)。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P<0.05)。结论"动留针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留针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针灸二科门诊或住院的64例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用采用"动留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7 d。治疗后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治疗前后眩晕、颈肩痛及头痛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1)2组治疗后眩晕评分、颈肩痛评分、头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98、-1.318、-4.789,P均<0.05)。(2)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9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30/32);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00%(24/32)。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P<0.05)。结论"动留针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型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