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冷冻球囊消融凭借其快速、高效的特点,已成为心房颤动治疗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然而与射频消融相比,冷冻球囊消融发生膈神经麻痹的风险明显升高。本文心房颤动冷冻消融中膈神经麻痹的现有认识做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冷冻球囊消融 膈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据报道,房颤患者占我国居民总人数的2%~3%,而在房颤患者中,有50%~70%为阵发性房颤房颤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都很高,为心源性猝死最主要病因之一。冷冻消融(cryogenic anatomy,CA)是目前治疗房颤的有效方法之一,已在临床广泛应用。通过导管消融技术治疗房颤,可以使50%~70%的房颤患者重新获得窦性心律。目前临床评估消融后疗效主要是靠病人心电图来进行,但是因心电图检查容易受到病人情绪,身体状况,心率快慢等因素的影响而容易产生假阳性或者假阴性检查结果。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对心房颤动冷冻消融术 治疗效果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冷冻球囊消融(CBA)与射频消融(RFCA)治疗老年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BA组与RFCA组,每组45例。RFCA组采用RFCA治疗,CBA组采用CBA治疗。比较两组围期情况、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脑钠肽(NT-proBN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肺静脉电隔离成功率、透视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CBA组消融时间短于RFCA组,冷冻最低温低于RFCA组(P<0.05)。术后6个月,CBA组LVEF高于RFCA组,LVEDD、LVESD低于RFCA组(P<0.05)。CBA组hs-CRP、NT-proBNP水平低于RFC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BA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11.11%,5/45)低于RFCA组(28.89%,13/45),疾病无进展生存率(71.11%,32/45)高于RFCA组(33.33%,15/45),P<0.05。结论与RFCA比较,CBA式治疗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冷冻最低温低、消融持续时间短,可减轻炎性刺激、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和预后效果良好。

  • 标签: 心房颤动 老年 冷冻球囊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心房颤动治疗中采用CBA(冷冻球囊消融)与RFCA(射频消融)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年限跨度范围为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择取病例样本为本院收治120例心房颤动患者,行电脑随机抽签模式分组,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样本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为RFCA治疗,研究组患者为CBA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左下肺静脉、右下肺静脉、左上肺静脉、右上肺静脉PVI(肺静脉隔离)即刻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消融时间存在差异(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术后1年窦性心律维持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采用CBA、RFCA行PVI成功率接近,CBA治疗可缩短消融时间及手术时间,有助于改善预后效果,且未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疗效优于RFCA,可全面推广。

  • 标签: 冷冻球囊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 心房颤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房颤)已成为仅次于高血压、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长时间房颤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功能不良,以致出现呼吸困难和心力衰竭(心衰)症状,甚至形成严重并发症——脑卒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家庭医疗负担。经冷冻球囊消融房颤技术是近几年房颤治疗的创新技术,在临床推广普及过程中,操作、治疗参数及并发症的预防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倡导并组织撰写了此指南,旨在规范与推广该消融技术的临床应用。

  • 标签: 指南 心房颤动 冷冻球囊 导管消融术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经导管消融已成为房颤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经冷冻球囊消融房颤技术是近几年房颤治疗的创新技术,在临床推广普及过程中,操作、治疗参数及并发症的预防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共同倡导并组织撰写了"经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心房颤动中国专家共识",旨在规范与推广该消融技术的临床应用。本文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内外房颤处理指南、共识和最近相关文献,其重要内容进行解读和评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冷冻球囊 专家共识 解读
  • 简介:摘要中国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发展近30年,房颤消融手术从最初频遇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长,成功率偏低,肺静脉狭窄率高等问题,到如今三维标测系统在国内普遍应用,使得房颤手术消融时间逐渐缩短,X线曝光量减少,并且成功率和有效性有了阶梯式提升。国内电生理专家们不仅对房颤消融治疗式改良更新,还在积极探索诸如冷冻、超声、激光和脉冲场等不同房颤消融能源应用,技术的发展使得国内更多房颤患者得到救治,手术例数从最初10年共计1万例,增长到现今1年就近10万例,开展医院从少数几家大中心拓展到县级医院。随着医师技术和理念提升、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快速研发,未来30年的中国房颤事业定会登上一个崭新的台阶,让我们携手并进、实现中国房颤发展共赢新局面。

  • 标签: 房颤 导管消融
  • 简介:阵发性、持续性、持久性或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等概念上的递进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房颤的触发和维持机制呈不同比例融合的发展过程。阵发性房颤主要决定于触发机制,持续性房颤主要决定于维持机制。触发机制与维持机制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临床房颤特征的千变万化。

  • 标签: 永久性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阵发性房颤 持续性房颤 维持机制 触发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报道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房颤冷冻消融并单腔无导线起搏器植入,采取"鞘中鞘"的方法,将冷冻球囊再次成功进左心房。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再次进行房颤冷冻消融中操作安全、有效。

  • 标签: 心房颤动 冷冻消融 无导线起搏器
  • 简介:摘要冷冻球囊消融作为安全、有效且操作相对简便的介入操作,导致的支气管及肺损伤报道较少,但术后出现咳嗽、咯血的病例并不罕见。虽然多数预后良好,但也可能出现大咯血等严重并发症,应该引起重视。本文从发生率及表现形式、解剖学基础、发生机制、治疗及预后、预防等方面,冷冻球囊消融相关的支气管及肺损伤进行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冷冻球囊消融 并发症 咯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冷冻球囊(CB)消融术后复发的好发部位与中因素。方法入选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接受房颤再次手术的房颤患者39例(阵发房颤21例,持续房颤18例)。中左心房行基质电压标测,记录肺静脉电位恢复部位(GAP)。回顾性分析患者首次手术肺静脉电位记录,肺静脉电位隔离时间(TTI),冷冻30 s时的温度(T30 s)与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①肺静脉电位恢复好发于右前三叉处,左上肺静脉顶部,左下、右下肺静脉的底部;②有记录到肺静脉电位,术后无GAP的敏感性为78%,阳性预测值为80%;③T30 s<-25℃,TTI<60 s的敏感性为84%,阳性预测值为87%;④T30 s<-25℃,术后无GAP的敏感性为87%,阳性预测值为80%。结论右前三叉、左上肺静脉顶部,左下、右下肺静脉的底部是肺静脉电位恢复的好发部位,可记录肺静脉电位、T30 s<-25℃可以预测房颤冷冻消融效果。

  • 标签: 心房颤动 冷冻球囊消融 肺静脉电位恢复 消融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局式护理在冷冻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冷冻射频消融治疗的282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2月,根据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1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局式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在接受冷冻射频消融治疗期间,给予其全局式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能够快速地完成手术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冷冻射频消融术 心房颤动 全局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心房颤动房颤)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房颤伴心衰患者,术后3、6、9、12个月门诊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房颤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和NLR等炎症相关指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NLR与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LR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883例患者,男性460例(52.1%),年龄为(64.4±10.7)岁。房颤复发组246例(27.9%),非复发组637例(72.1%)。复发组中房颤病程、NLR、中性粒细胞计数、N末端B型利钠肽原、体重指数均高于非复发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复发组(P均<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LR与房颤复发呈正相关(r=0.33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示,NLR是房颤伴心衰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OR=1.634,P<0.001)。ROC曲线示NLR预测房颤伴心衰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715(95%CI:0.668~0.762,P<0.001),灵敏度为55.61%,特异度为84.54%。结论NLR房颤伴心衰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的复发有着较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炎症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射频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射频消融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首次行射频消融冷冻球囊消融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和手术器械分为普通导管组(A组)、压力感知导管组(B组)、一代冷冻球囊组(C组)和二代冷冻球囊组(D组)。观察各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术后1年房颤复发情况。结果共有582例患者完成术后1年随访。4组患者基线资料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163.6±49.3) min、(142.4±40.5) min、(136.6±30.4) min和(114.6±24.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D组患者的中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22.2±8.4) min、(13.6±8.7) min、(31.5±7.3) min和(26.5±8.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并发症方面,行冷冻球囊消融的C组和D组的膈神经麻痹发生率明显高于行射频消融的A组和B组(P<0.05),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和D组患者术后1年房颤复发率分别为23.8%、15.4%、15.1%、11.6%,其中B组和D组的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使用二代冷冻球囊及压力导管射频消融的疗效均优于普通导管射频消融。无论是射频消融还是冷冻球囊消融,手术均是安全的。膈神经麻痹是冷冻球囊消融需要特殊注意的一个并发症。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冷冻球囊消融
  • 简介:摘要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我国心房颤动患者致死及致残的首要病因,及时开通血管可以改善预后。对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中突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溶栓治疗会极大增加出血风险。该文报道1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中突发脑梗死,及时进行血管内血栓切除开通血管的病例,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心房颤动 卒中 血管内机械取栓
  • 简介: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递增,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步凸显,房颤的发病率增加,其卒中发生风险明显升高。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后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的107例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射频消融组(行导管消融治疗)和正常节律药物组(使用转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并比较术后3周时间心电图的影响情况。结果行射频消融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比使用正常节律药物严重,在窦性心动过缓、T波低平、ST段下降3方面,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随着术后时间的增长而降低,且变化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射频消融和使用正常节律药物都会引起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电图异常,且射频消融心电图的影响更大,但随着术后时间的增长,行射频消融患者心电图逐渐趋向正常。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