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及意义。方法住院的240例房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房颤位居首位,非风湿性房颤以冠心病、高血压为主。结论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是房颤的主要病因,关注房颤的病因,预防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心房颤动 病因分布 治疗与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可引发机体血液动力学改变、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及重要脏器栓塞等并发症,房颤患者进行密切病情观察、正确的心电图判读、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及健康宣教,可有效降低患者致死率及致残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房颤动 临床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观察60例住院心房颤动病例,探讨心房颤动发生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60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持续性心房颤动42人(70%)、阵发性心房颤动18人(30%);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风心病是引起房颤的主要病因(发病率分别是40%、26.7%、23.3%、10%、0.03%);左心房增大的36人(60%),左心室射血分数(EF)<50%的11人(18.3%)。4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者17例,仅有2例患者使用过华法林。12例患者发生脑栓塞,2例患者发生下肢动脉栓塞。结论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是引起房颤的主要原因,房颤患者脑栓塞的发生率较高,应加强防治。

  • 标签: 心房颤动 病因 抗凝治疗
  • 简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老年人脑卒中、心功能障碍和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房颤患者将与日俱增。据预测,今后10~20年内,中国房颤患者将增长1倍,达到2000万人,将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何谓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一种快速而绝对不规则的异常心律。具有以下特点:(1)老年人常见,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 标签: 心房颤动 自我管理 公共卫生问题 心律失常 房颤患者 心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治疗目前仍以药物为基础,近年来随着其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发展,以节律控制、心率控制为基础加上抗凝防栓的治疗方法已大大提高了心房房颤治疗的成功率并显著减少了并发症。现就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了1个世纪以来有关心房颤动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就心电学而言,触发与折返系房颤发生的主要机制,但基础疾病与诱因可能为触发与折返提供必要条件,此提示一级预防的重要性。就治疗学而言,针对房颤本身的治疗应高度关注消融方法学研究,以期提高远期成功率;此外,亦应高度关注并发症的防治,加强规范化抗凝及左心耳封堵,以期降低栓塞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心房颤动 消融 抗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比较了经导管消融心房颤动(房颤)和经Cox-Maze Ⅲ、Ⅳ型手术治疗房颤两种方法的隔离线和长期随访结果。结果显示,经Cox-Maze Ⅲ、Ⅳ型手术治疗的复发率远低于经导管消融房颤。在对比分析两种方法优与劣的基础上,提出了应深化降低经导管消融房颤复发率的相关研究,并提出应组织心脏内、外科协同攻关,深化研究,以期探索能降低经导管消融房颤复发率的方法学。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导管介入消融患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疾病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胺碘酮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导管介入消融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房颤症状消失时间和心房颤动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阵发性心房颤动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导管介入消融患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导管介入消融术 阵发性心房颤动 治疗
  • 简介:心房颤动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传统的X线透视下常规消融法难以准确定位。近年来,临床应用三维标测指导下射频治疗心房颤动,与常规电生理标测方法相比,具有定位准确、易于发现消融线径的不连续点、减少X线透视时间等优点。三维射频消融心房颤动是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技术,传统常规方法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其操作复杂,消融范围大,风险高,并发症发生率高。

  • 标签: 射频消融治疗 心房颤动 三维标测 并发症护理 持续性心律失常 室上性心动过速
  • 简介: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普通人群中发生率为0.4%左右。房颤不仅可以产生各种症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还可以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血栓栓塞,从而增加死亡率和医疗费用。由于药物治疗房颤效果一直不理想,近几年出现了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有报道,该种式治疗阵发性房颤成功率可达91%,治疗慢性房颤成功率可达83%。

  • 标签: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心房颤动 临床观察 血流动力学异常 护理 患者生活质量
  • 简介:射频导管消融(RFCA)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治疗中的地位已确立,环肺静脉电隔离是目前主流式[1-4].该式围期血胸并发症发生率文献报道约0.2%[4,5],早期不易发现,国外文献报道有因血胸引起患者死亡的病例[6].本文报道l例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后罕见并发症即严重血胸,分析其原因并引起临床警示.

  • 标签: 阵发性心房颤动 射频导管消融 血胸 罕见并发症 救治 肺静脉电隔离
  • 简介: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选取接受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患者117例,随访(24.6±2.91)个月,根据术后心房颤动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析其术前临床资料,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117位患者完成术后随访,术后复发共43例(36.7%),组间比较显示体质量指数、合并高血压、心房颤动病程、左房内径、高密度脂蛋白、尿酸水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房颤动病程(P=0.000;OR:1.344;95%CI:1.164-1.552)、高密度脂蛋白(P=0.017;OR:0.060;95%CI:0.006-0.601)、尿酸(P=0.000;OR:1.009;95%CI:1.004-1.014)。结论心房颤动病程、高密度脂蛋白和血尿酸水平是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复发
  • 简介:心房颤动(atrialfbrillation,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目前国内外研究中,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抗凝、转复并维持窦率和控制心室率[1].随着心脏电生理技术的广泛开展,射频消融已成为目前非药物治疗房颤的主要手段,因其能减少甚至根除房颤,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心耳容积与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绵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首次成功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185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术前通过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测量患者左心耳容积。术后随访12个月评估患者房颤是否复发。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选取评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左心耳容积的最佳预测值。 结果随访期间48例(25.9%)患者房颤复发。房颤复发组患者的左心耳容积显著大于未复发组[(11.9±4.3)ml比(9.7±3.6)ml,t=-3.262,P=0.00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左心耳容积(OR=1.180,95%CI:1.024~1.360,P=0.022)与左房内径、持续性房颤同为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心耳容积>9.85 ml为最佳预测值(灵敏度72.9%,特异度59.9%)。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左心耳容积(OR=1.141,95%CI:1.006~1.293,P=0.039)与房颤术后复发相关。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左心耳容积与房颤术后复发无明显关联。 结论左心耳容积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作为评估房颤术后复发及术前筛选适宜患者的新指标。

  • 标签: 左心耳容积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患者术后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23-2024年期间的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患者10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延续护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患者中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护理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