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PSL)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左心室心肌做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RA患者75例(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根据28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分为低疾病活动度组(16例)、中疾病活动度组(35例)及高疾病活动度组(24例)。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常规超声数据并使用左室PSL技术分析得出心肌做功参数,包括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并计算心肌做功指数(MWI)、有用功(CW)、无用功(WW)、做功效率(WE)。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心肌做功参数的差异,并对心肌做功参数与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室射血分数(LVEF)、DAS28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各病例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中、高疾病活动度组LVGLS较对照组、低疾病活动度组显著减低(均P<0.05)。③中、高疾病活动度组GWI、GCW较对照组显著减低(均P<0.05),各病例组GWW、GWE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高疾病活动度组中间段MWI、心尖段MWI和CW,以及中疾病活动度组中间段CW较对照组减低(均P<0.05)。④病例组GWI、GCW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rs1=0.253,P=0.008;rs2=0.261,P=0.024),与LVGLS呈显著负相关(rs1=-0.525,P<0.001;rs2=-0.455,P<0.001),各心肌做功参数与DAS28评分无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PSL能早期反映中、高疾病活动度RA患者心功能受损情况,可为临床评估患者心功能提供一种新的影像学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等强度适量运动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重塑(如心肌细胞肥大、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4月龄雌性SHR大鼠分为安静组和运动组,每组15只,另选取15只Wistar Kyoto大鼠纳入对照组。运动组大鼠给予12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每天运动60 min,每周运动5 d,共持续干预12周,同期安静组及对照组大鼠则置于鼠笼内安静饲养。经12周干预后,采用无创血压测试仪测量各组大鼠尾动脉血压,然后处死大鼠取心脏进行形态计量学测定,分离心肌细胞,并采用DAPI染色法测量其长度、宽度及面积,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增殖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脏祖细胞数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钙调神经磷酸酶Aβ亚基(CNAβ)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安静组大鼠心脏重量、心脏质量指数(HMI)、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壁(前壁、后壁和间隔壁)心肌厚度、心肌细胞形态参数(长度、宽度和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率、增殖率、心脏祖细胞数量以及CNAβ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安静组比较,运动组大鼠心脏重量、HMI、左心室壁(前壁、后壁和间隔壁)心肌厚度、心肌细胞形态参数(长度、宽度和面积)、心肌细胞增殖率、心脏祖细胞数量以及p-Akt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收缩压、舒张压、细胞凋亡率以及CNAβ蛋白表达量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等强度适量运动干预能诱导SHR大鼠心脏生理性肥大、减轻细胞凋亡、增加心脏祖细胞数量并促进细胞增殖,进而抑制心脏重塑。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相位分析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左心室舒张不同步(LVDD)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取16头巴马小型猪建立AMI模型,分别于建模前及AMI后1 d行GMPI,经定量分析获得心肌灌注缺损范围占左心室的百分比(Extent,%)、左心室收缩不同步(LVSD)及LVDD参数[相位直方图带宽(PBW)和相位标准差(PSD)];同期行超声心动图,获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处理数据。结果16头小型猪均建模成功。AMI后Extent、LVEDV、LVESV均较建模前明显增大(t值:-11.14、-4.55、-6.12,均P<0.001),LVEF、E/A明显减小(t值:10.16、2.18,P<0.001,P=0.046)。AMI后LVDD参数PBW、PSD[(142.25±72.06)°、(56.15±26.71)°]均较建模前增大[(33.06±8.98)°、(12.51±5.13)°;t值:-6.11、-6.60,均P<0.001],且与AMI后LVSD参数PBW、PSD[(109.06±62.40)°、(44.40±25.61)°]间存在明显差异(t值:-2.73、-2.20,P值:0.016、0.044)。AMI后LVDD参数PBW、PSD与E/A呈中度负相关(r值:-0.569、-0.566,P值:0.021、0.022),与Extent呈正相关(r值:0.717、0.634,P值:0.002、0.008)。GMPI相位分析评价LVDD具有很好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重复性[组内相关系数(ICC): 0.953~0.984,均P<0.001]。结论AMI后1 d即发生LVDD,LVDD可反映舒张功能障碍,左心室灌注缺损范围与LVDD相关。GMPI相位分析是评价LVDD及舒张功能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判断对心脏疾病的诊断、风险评估以及心脏病患者的随访有重要意义,并且左室收缩功能评价是超声心动图中最常用的指标。目前,左室功能的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已从线性测量、二维超声心动图向局部及整体应变分析、三维超声心动图转变。即使是更优越和更自动化的检查方法,对于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估也是极具有挑战性的。本研究总结了目前在成年人及儿童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评价左室收缩功能超声心动图方法,并对其优缺点以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束支起搏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或起搏依赖患者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入选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慢性心衰且有CRT适应证的患者,行左束支起搏及CRT。评估患者临床心功能情况,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并进行起搏器程控优化;对以上结果进行0.5~1.0年随访。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施行左束支起搏治疗。患者QRS时限较术前缩短[(119.40±16.89)ms对(164.60±22.96)ms,P<0.000 1];经双心室同步起搏后,部分患者QRS时限进一步缩短[(112.60±19.48)ms对(119.40±16.89)ms,P=0.004]。术后随访发现8例患者心功能改善,9例LVEF明显改善,住院率明显降低,左心室内同步性较前改善。结论左束支起搏对慢性心衰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或起搏依赖的患者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结合双心室起搏,可进一步减小QRS时限,改善电同步性,提高CRT反应率。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E)技术评价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左心室结构与收缩功能早期改变,并分析其与跑量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杭州地区招募业余马拉松运动员84例,根据参加马拉松运动时限分为短期(ST)组(首次参加马拉松运动且时间≤6个月)和稍长期(MET)组(参加马拉松运动时间>6个月~2年);另选取同一时期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体检健康受试者39例(对照组)。记录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跑量,使用常规超声心动图结合3D-STE技术获取所有受检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舒张末期质量(LVM)、左室射血分数(LVEF)、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面积应变(GAS)、左室扭转角度(Twist)及左室扭力(Torsion)。比较三组间常规超声心动图、心肌应变及扭转参数的差异,并分析与跑量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T组EDV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及ST组比较,MET组EDV、ESV、LVM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比较,MET组GLS显著增高(P<0.05)。三组间LVEF、GCS、GRS、GAS、Twist、Torsio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业余马拉松运动员EDV、ESV、LVM与平均周跑量及总跑量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总跑量是业余马拉松运动员EDV的独立相关因子(β=0.618,P<0.01)。结论短期参加马拉松的业余运动员以EDV增加为主要表现,马拉松运动早期可使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增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左心室整体纵轴应变(LV GLS)建立其预测模型。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且排除既往心功能障碍患者纳入研究。共纳入124例患者,其中男86例,女38例,年龄(66.3±12.8)岁。患者在72 h内行LV GLS测量,将患者分为脓毒症心肌病组(LV GLS>-17%,n=51)和心功能正常组(LV GLS≤-17%,n=73)。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差异变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个因素预测价值和寻找预测脓毒症心肌病最佳截断值,并根据最佳截断值将连续性变量转换为二分类变量后进行脓毒症心肌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建立脓毒症心肌病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和Bootstrap自抽样法评估模型预测价值,并绘制列线图。结果脓毒症心肌病组超敏肌钙蛋白I(Hs-TnI)、降钙素原(PC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乳酸(Lac)、血管活性药物强度(VDI)、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高于心功能正常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TnI≥0.131 μg/L(OR=6.71,95%CI:2.67~16.88,P<0.001)、PCT≥40 μg/L(OR=3.08,95%CI:1.10~8.59,P=0.032)、Lac≥4.2 mmol/L(OR=2.80,95%CI:1.02~7.69,P=0.045)、NT-proBNP≥ 3 270 ng/L(OR=2.67,95%CI:1.06~6.74,P=0.038)是脓毒症心肌病危险因素。基于以上4项危险因素构建脓毒症心肌病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0.766~0.910)。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并绘制列线图,内部验证显示预测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基本一致,C指数(C-index)为0.822(95%CI:0.750~0.894)。结论Hs-TnI≥0.131 μg/L、PCT≥40 μg/L、Lac≥4.2 mmol/L、NT-proBNP≥3 270 ng/L是脓毒症心肌病的危险因素,且其构建脓毒症心肌病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孕妇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例妊娠合并LVNC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症状首发孕周、LVNC病史、症状、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检查、血脑钠肽(BNP)、治疗及母儿结局。结果7例妊娠合并LVNC孕妇中,妊娠前诊断LVNC 5例,其中药物治疗3例;妊娠当月诊断1例;妊娠36周诊断1例。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心功能Ⅰ级4例,Ⅱ级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5例,其中左心功能不全1例,轻度左心功能障碍3例,左心功能正常1例。妊娠至中晚期者5例,其中心功能Ⅳ级1例,Ⅲ级1例,Ⅱ~Ⅲ级2例,Ⅱ级1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功能不全3例,左心功能正常2例;4例妊娠15~24周出现心脏症状,予药物治疗;血BNP水平升高3例,妊娠期最高水平为214~1 197 ng/L,终止妊娠后89.0~106.0 ng/L;终止妊娠前伴心律失常4例。7例LVNC孕妇中,终止妊娠指征为LVNC并发心力衰竭2例,LVNC并心功能减低、早产临产1例,妊娠合并LVNC足月2例,妊娠早期LVNC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1例,合并左心功能不全1例;妊娠晚期剖宫产术4例,妊娠中期剖宫取胎术1例,妊娠早期钳刮术2例;获新生儿4例,其中足月儿2例,早产儿2例,均未发现LVNC改变。结论妊娠前诊断LVNC且左心室射血分数低的妇女,更易早期出现心功能减低。妊娠风险评估与分层、多学科协作诊治管理,有利于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进行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的过程中,心脏彩超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间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从中抽取31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资料记作研究组,同时抽取同时期31例健康体检人员资料记作参照组,观察两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诊断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指标较参照组更高,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更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更高,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临床进行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的过程中,心脏彩超的应用能够准确的对患者的指标异常进行显示,帮助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为治疗提供依据,适合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运用磁共振检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室功能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T2DM患者30名作为T2DM组,同时选择30名心脏健康的受试者作为健康组,使用心脏磁共振扫描两组心脏,进行两组之间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与血液动力学指标的比对分析,以确定T2DM组左心室功能发生的变化。结果 T2DM组与健康组相比各项指标表现较差,左心室收缩功能受到一定的损失,T2DM组的EF值为(63.01±8.12),健康组为(55.35±5.91),该值增加明显表明T2DM患者心机肥厚,影响到射血分数。在血液动力学指标中,T2DM组的PER与PFR指标下降,说明左心室射血率、充盈率受损。结论 通过心脏磁共振的应用,可及时准确发现T2DM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变化,以便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预防T2DM患者发生心脏功能病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运用心脏彩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单纯高血压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有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相较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时,能够保证诊断结果的可靠性,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心房功能评估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D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门诊长期就诊的无心力衰竭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为糖尿病组;同时入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80名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测量应变进行左心房功能评估,评估标准依据2016年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和欧洲心血管影像协会联合发布的左心室舒张功能超声心动图评估指南。收集患者和健康人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指标和左心房应变参数;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DD存在关联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左心房功能对DD的预测价值。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DD总发生率为21.8%(17/78),其中Ⅰ级DD占15.4%。左心房平均管道功能下降与DD显著相关[F(3,74)=3.548,P=0.018]。单因素分析显示,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左心房峰值应变、左心房平均储器功能、左心房平均管道功能、房间隔管道功能与DD相关(均为P<0.05);多因素分析中仅左心房平均管道功能应变与DD有关(OR=0.756,95%CI:0.637~0.896,P=0.001)。在整体人群中,左心房管道功能应变为13.46%时,预测DD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2.5%;在糖尿病组中,左心房管道功能应变为13.05%时,预测DD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2.3%;若结合整体人群的E/e’比值,在糖尿病组中,左心房管道功能应变为6.19%、平均E/e’为12.73时,诊断DD的敏感度为77.0%,特异度为80.0%,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95%CI:0.761~0.957,P=0.00)。结论通过斑点追踪技术测定左心房应变,评估左心房管道功能,可能是检测早期DD的一个简单而可靠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特征追踪(CT-FT)技术评估左心室心肌应变的技术可行性及冠心病患者心肌应变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1例冠心病患者(病变组)和同时间段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33名冠状动脉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病变组首先按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分为单支狭窄组(42例)和多支狭窄组(39例),进行组间左心室整体心肌应变分析;再分别根据左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和左回旋支(LCX)血管的狭窄程度将病变分为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进行相应冠状动脉主要分支节段心肌应变峰值的组间分析。使用后处理软件CVI 42对图像进行分析,获得整体纵向应变峰值(GPLS)、整体环向应变峰值(GPCS)、整体径向应变峰值(GPRS)以及各冠状动脉分支节段的纵向应变峰值(PLS)、环向应变峰值(PCS)、径向应变峰值(PRS)。多组间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增多,GPLS绝对值逐渐减低,对照组、单支狭窄组及多支狭窄组的GPLS分别为-14.1%±2.7%、-11.5%±2.3%和-8.8%±2.0%,3组间或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支狭窄组的GPRS及GPCS绝对值较对照组和单支狭窄组低(P<0.001),单支狭窄组和对照组间GPRS、GPC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0.118)。LAD、LCX、RCA分支节段的各向应变峰值多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狭窄组各分支节段的PRS、PCS、PLS绝对值均显著低于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和正常组(P<0.05),中度狭窄组各分支节段的PLS绝对值均低于轻度狭窄和正常组(P<0.05),余各分支节段的各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T-FT技术在评估左心室心肌功能方面具有可行性;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增加,左心室整体及节段心肌应变参数绝对值呈减低趋势,其中纵向应变较为敏感。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究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患者术后近远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VAs)的术前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22年4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LVAD植入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近远期发生VAs的术前危险因素。术前及术后VAs均定义为持续>30s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并且需要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体外电除颤或药物治疗。结果共有57例LVAD患者纳入分析,年龄(45.5±10.6)岁,男性51例(占89.5%),17例(占29.8%)植入液力悬浮离心泵,40例(占70.2%)植入全磁悬浮离心泵。无一例患者术后早期(术后30d内)死亡,术后有10例(占17.5%)发生VAs,其中,4例(占7.0%)发生在术后早期(术后30d内),均表现为电风暴(ES),其余6例(占10.5%)VAs发生在术后30d之后,无ES表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VAs病史[比值比(OR)16.734,95%可信区间(CI)1.959~142.923,P=0.010]及术前为心房颤动(OR 12.656,95%CI 1.263~126.772,P=0.031)是影响术后VAs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VAs(ρ=0.554,P<0.01)比术前房颤(ρ=0.317,P=0.016)与术后VAs发作具有更强的相关性。术后早期发生ES的患者与未发生ES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 mm(75.0%比20.8%,P=0.042),术中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5.0%比18.9%,P=0.034)的比例更高,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18.3±4.1)%比(24.7±4.0)%,P=0.003]更低。结论VAs是LVAD植入术后近远期常见的并发症,术前存在心律失常(VAs及房颤)与术后VAs发作呈显著性相关,对这部分患者围术期应严密监测,减少LVAD术后VAs,尤其是术后早期ES发作的策略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左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在TEE监测下接受第三代LVAD—HeartCon血泵植入手术的23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病因包括扩张型心肌病21例、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和缺血性心肌病1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转机前和停机后行TEE检查,监测左右心腔大小、左右心内径比值、心功能、排气、瓣膜反流、室间隔位置、套管位置、设备功能等。对LVAD植入前后左右心参数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例患者LVAD植入前左心明显增大,右心不同程度增大。二尖瓣反流中量以上者16例,中量以下者7例。主动脉瓣反流微少量13例。三尖瓣反流中量以上4例,中量以下16例。合并左心耳血栓2例。TEE显示,与术前相比,装置植入后左室内径明显减小(42.0 mm/m2比32.8 mm/m2),左室射血分数增高(22.2%比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室径值及面积变化率在LVAD植入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室/右室内径比值较术前减低(2.09比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间隔由术前的向右偏移恢复至中线位置。LVAD植入后二尖瓣反流程度均不同程度减轻。全部患者均接受三尖瓣成形术,术后残余少量反流8例。结论HeartCon血泵可以充分有效地卸除左心室负荷,并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足够的心排出量。TEE对于LVAD植入术中决策有重要价值,可评价LVAD植入前的心脏病变、术中气栓、流入管位置、流出管通畅性和心功能,尤其是容量及左右心室平衡的评估,对于优化血泵功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