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鉴于脾脏的重要生理功能日益被重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行保留手术已是全球外科医师的共识。但是,对于部分脾脏疾病,切除的治疗效果非其他治疗方法能及。切除中因技术差错或判断失误所致的不满意结局尚时有发生,现将切除的相关技术总结如下。

  • 标签: 脾切除术 脾大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改进切除技术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方法本组21例,改进的主要环节包括保持脾脏原位状态下的解剖与门二级血管蒂的分束结扎,观察了中出血、副损伤以及术后2月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全组病例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生中大出血、副损伤等,中出血少,术后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临床初步实践表明,改进的切除是可行和安全的,与传统的切除比较具有一定优势,可减少中出血、副损伤以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巨脾切除术 外科治疗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切除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向微创不断进步。但的分级尚未统一,的手术方式亦存在争议。开腹或是腹腔镜行切除国内外暂无统一标准,手术方式的选择应以患者真正受益为根本目的。本文系统回顾了腹腔镜下切除的方式方法,并对的分级提供新的见解,为临床上患者选择何种手术方式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腹腔镜下切除治疗肝硬化合并患者围期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42例肝硬化合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护理经验,探讨优化相关护理流程。结果4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围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切除治疗肝硬化合并患者,效果可靠,但围期护理有待进一步优化。

  • 标签: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 肝硬化合并巨脾 围术期护理
  • 简介:LS术前可应用动脉栓塞,John〔5〕游离脾脏的顺序为下极、门血管、上极血管,切除后ITP复发的主要原因是中遗留副

  • 标签: 脾切除术 腹腔镜脾
  • 简介:摘要切除主要应用于破裂,原发性功能亢进等疾病。风险较高,本文试图对这一式进行具体的论述,以避免手术事故发生,减少患者痛苦。

  • 标签: 脾脏 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部分切除与全切除治疗外伤性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外伤性破裂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全切除,观察组采用部分切除,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外伤性破裂患者实行部分切除临床效果优于全切除,不仅保留了部分脾脏的正常功能,且治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对患者预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部分切除术 全脾切除术 外伤性脾破裂
  • 简介:脾脏因其独特的解剖位置及组织特性,是临床上最易受到损伤的腹部脏器之一,约占整个腹部钝性损伤的20%~46%,病死率约3%~23%;合并蒂或大血管损伤者,往往伴有全身多发伤,病死率可高达70%;医源性损伤造成无辜的切除也常见。是人体内的重要脏器之一,在处理损伤时,应根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具体操作的可行性,制定治疗方案,合理选择式。近年来临床主张实施保手术,部分切除是新兴的保式之一。我院2000年8月~2007年8月对15例Ⅱ~Ⅲ级外伤施行部分切除,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脾部分切除术 治疗方案 脾外伤 腹部钝性损伤 病情严重程度 腹部脏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脾脏切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第九四〇医院65例行微创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机器人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结果机器人切除组与腹腔镜切除组的手术时间(167±34) min比(123±24) min,(t=8.554,P=0.00)和住院总费用(73 002±21 009)元比(42 095±9 999)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4,P=0.00),腹腔镜组有3例中转开腹。在门厚度≥5 cm的分层分析中,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在中出血量(145±67) ml比(263±180) ml,(t=-2.195,P=0.04)、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3±1)分比(4±1)分,(t=-2.175,P=0.04)。结论机器人切除安全可行,对于脾脏肿大的患者,机器人较腹腔镜的微创优势更为突出,但其费用高且耗时长。

  • 标签: 脾切除术 机器人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腹腔镜在肝硬化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67例腹腔镜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D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和开腹例数多于3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0, 18.255, 19.711,χ2=10.747, 0.685,均P<0.05)。2D组患者腹腔出血、胰瘘例数、住院时间多于3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1, 4.527, t=12.969,均P<0.05)。患者均获随访,随访5~60个月(中位时间30个月)。分别有6例、5例患者出现门静脉血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8, P>0.05),经口服华法林治愈。结论3D腹腔镜能提供更真实的视觉效果,在肝硬化切除中优势明显。

  • 标签: 腹腔镜 成像,三维 脾脏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腹腔镜下切除治疗肝硬化合并患者围期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42例肝硬化合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护理经验,探讨优化相关护理流程。结果4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围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切除治疗肝硬化合并患者,效果可靠,但围期护理有待进一步优化。

  • 标签: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 肝硬化合并巨脾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除动脉栓塞治疗乙肝肝硬化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72例乙肝肝硬化并亢患者,即切除组和栓塞组,均观察术后1周期间亢改善情况及发热和腹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亢均得到一定的改善,切除组纠正亢的效果明显好于栓塞组。栓塞组的26例患者中,术后1周时12例血小板<10.0×109/L(占46.2%),而切除组46例患者血小板均>10.0×109/L。两组患者术后均有一定比例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切除治疗乙肝肝硬化并发功能亢进的近期疗效明显好于动脉栓塞

  • 标签: 脾切除术 脾动脉栓塞术 脾元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者治疗中,腹腔镜切除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n=8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甲、乙组,均为40例,前组采用传统开腹切除、后组实施腹腔镜切除,对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较之甲组,乙组患者手术用时较长、中出血量较少、术后住院时间较短(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发生率较高的是甲组(P<0.05)。结论:在患者治疗中,腹腔镜切除应用效果理想,值得研究。

  • 标签: 腹腔镜 脾切除术 巨脾 安全性 可行性
  • 简介:目的:探讨全腹腔镜切除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2007年3月1日—2009年5月31日实施腹腔镜切除(LS)65例,以脾脏长径是否〉20cm分为组(n=24)和非组(n=41)。对2组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手术全程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2组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与非组相比,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全程时间长(P〈0.05),并发症发生率高(P〈0.05)。结论:全腹腔镜切除是安全、可行的。与非切除相比,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与原发病有关。

  • 标签: 腹腔镜 巨脾 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脾脏后外侧入路在腹腔镜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切除(LS)的患者临床资料。共入组48例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5.8岁。根据手术分离脾脏入路分为研究组(n=26):采用改良脾脏后外侧入路,蒂最后处理;对照组(n=22):经前入路,建立蒂后隧道,蒂优先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切除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等指标和术后腹腔感染等并发症。随访预后。结果两组患者切除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中出血量(50.2±15.1)ml、中转开腹2例(7.7%)、中输血1例(3.8%),优于对照组的(160.1±40.3)ml、7例(31.8%)、5例(2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9例(34.6%)术后发生并发症,优于对照组的13例(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15个月,研究组20例(76.9%)患者发生血小板增多症,7例(26.9%)门静脉血栓;对照组17例(77.3%)患者发生血小板增多症,6例(27.3%)门静脉血栓。结论改良脾脏后外侧入路分离脾脏用于腹腔镜切除安全可行。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高血压,门静脉 脾切除术 后外侧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