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20例服药自杀病人的心理活动,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让病人解除紧张、恐惧、失望心理,得到身心两方面的痊愈。方法统计20例服药自杀病人,认真观察其心理活动情况,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2例病人服毒性较强的氧化乐果,因呼吸衰竭死亡,3例病人服百草枯农药因肺纤维化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5例中14例病人经过治疗并经护理人员仔细的心理观察和心理护理,让病人打开心结痊愈出院,有1例病人因患抑郁症,中毒症状虽已痊愈,心理沟通失败。结论服药自杀病人心理很复杂,开始时表现出对生活失去信心、悲观绝望,继而转为恐惧、害怕失去生命等心理。作为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到病人的这些心理活动,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打开病人的心结,让病人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配合治疗。
简介:一、程序化与成人化作文观察指导的弊端我们的作文指导长期以来对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挖掘不够,以程序化与成人化的观察指导替代学生感知、体验和领悟,忽略作文指导的过程及过程的各个阶段与环节中对学生主体的激活.主要体现在:1、程序化的作文指导无视学生当前的观察能力,把学生的观察僵化为对观察点、观察角度与观察途径的知识性认知和技能性训练,这种知识性认识的传授和技能性训练固然必要,但如果游离开学生的感知、观察实践与观察水平之外,把观察心理的培养过程简单化为机械的技能训练过程,就会使学生观察心理的激发受到抑制,使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变为消极被动的认知与训练,这也是学生作文水平得不到大面积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2、成人化的作文指导无视学生观察的心理发展水平,用成人的感知与思维方式去要求学生,进行拔苗助长的"小大人"式的感知与思维,结果造成作文空洞无物与无病呻吟,成为"幼稚的成人表达式".这种成人化的作文指导同样也是学生作文水平得不到大面积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简介:摘要及早对癌症病人观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治疗可减轻病人疼痛,延缓病情变化从而延长病人的生命。而心理护理对癌症病人建立信心,调整心态,增强生理机能非常重要。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了解,超前预见。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特征,用科学的护理语言积极施护,以获得病人的信任合作,才能通过改变病人的心理活动,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而对于一个临终病人而言,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在这难以抗拒的阶段里,病人在肉体及心理上均承受着巨大的痛苦,除了使病人得到现代医疗外,更重要的是结予其精神支持和心理安慰,我院于2006年4月至2008年5月对135例癌症病人及晚期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及临终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先兆流产心理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8月我院接受的56例早期先兆流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方式的随机分组,甲组和乙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护理指导后对各项数据综合分析。结果:数据对比可知,乙组和甲组护理前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评分无明显的差异,护理后乙组的评分低于甲组,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乙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2.8%,甲组是71.4%,。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各项生活指标评分,乙组的认知度评分、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高于甲组。结论:针对早期先兆流产的案例实施心理护理方案,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借鉴和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心理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90例慢性伴焦虑抑郁状态(抑郁指数≥0.5)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在住院期间进行系统化的心理康复指导,对照组只进行一般基础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水平,并做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指数显著降低,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系统化的心理干预能改善情绪,有助于生理功能恢复,对慢性肾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在减轻针灸患者恐惧心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72例于2020年1月至7月来我院接受针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统计晕针、恐惧心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晕针、恐惧心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脉搏、呼吸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结论 给予针灸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各项临床指标,减低恐惧心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晕针现象明显减少,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癫痫儿童心理障碍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就诊的癫痫儿童患者共54例,按照患者就诊编号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心理干预治疗组各2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采用心理状态评分量表比较患者心理状态干预效果。结果心理干预治疗组患儿经过心理干预治疗,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42.50±2.00)、(43.07±2.06),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且心理干预治疗组患儿生活满意率、情绪、精力等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对提高癫痫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心理障碍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