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有这样一道题目:“雪化了是什么”.有学生答“雪化了是春天”,老师判错,因为正确答案是“雪化了是水”。南京大学中文系王彬彬教授曾几次撰文分析:人们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老师的判卷是怎样的荒谬.这样的语文教育是怎样地扼杀学生的文学天赋。应该说,对这道题,老师认定的“正确答案”与这个学生的答案.是对问题的两种方式的回答。老师是以逻辑的方式思考这个问题.虽然这个答案“质本无文”,但却是天衣无缝的:雪化了只能是水,不可能是别的东西。学生是以文学的方式感受这个问题.虽然这个回答“诗意盎然”,但却是不合逻辑的,因为“雪化”与“春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抓一把雪到温暖的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