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丹参多酚酸盐治疗青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合并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例,并通过文献复习分析了其可能的治疗机制;建议无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和阿斯综合症等症状、以夜间发生为主的青年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者,可尝试积极的药物治疗,有可能收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70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分为有症状组(A组,n=35)与无症状组(B组,n=35),2组均采用美国DNS-4型动态心电图西医分析仪进行连续24h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B组患者24h检出2.0s以上的长R-R间期阳性率及逸博阳性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但B组患者日间、夜间检出2.0s以上的长R-R间期阳性率及逸博阳性率显著低于A组(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围手术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发生和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21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经股动脉TAVI患者65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资料,根据TAVI患者围手术期是否发生CAVB分成两组:CAVB组和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组(NCAVB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围手术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记录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5例患者年龄为(69.1±7.3)岁,其中男性35例,女性30例;CAVB组为15例,NCAVB组为5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为14例。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右束支传导阻滞[OR值(95%CI)为3.325(2.132~13.061),P=0.005],主动脉瓣严重钙化[OR值(95%CI)为1.271(1.052~3.326),P=0.030]是TAVI围手术期CAVB的相关因素。CAVB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率为11/15(11例),高于NCAVB组的6.0%(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术前右束支传导阻滞、主动脉瓣严重钙化是TAVI围手术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相关因素。CAVB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率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将左束支起搏(LBBP)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P)的电-机械同步性及临床预后进行对比,评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LBBP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并需永久起搏治疗的患者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LBBP组和RVSP组,分别行相应起搏治疗。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12节段收缩速度峰值时间(Ts)标准差(Tsd-12-LV)、左心室侧壁基底段与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Ts之差(Ts-LV-RV)、左心室充盈时间与RR间期比值(LVFT/R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QRS时限(QRSd)、QTc间期(按心率校正的QT间期)、起搏参数。结果①成功实施LBBP 50例,RVSP 50例,术后随访起搏阈值、感知及阻抗变化均稳定,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术前相比,LBBP组术后6个月QRSd[(110.00±10.96) ms对(120.22±22.61) ms]、Ts-LV-RV[(33.88±5.50) ms对(38.68±10.33) ms]、LVFT/RR[(42.38%±3.57%)对(54.54%±5.62%)]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LVEDD、Tsd-12-LV、QTc间期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SP组术后6个月LVEDD、LVEF、Ts-LV-RV、QTc间期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FT/RR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RSd、Tsd-12-LV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所有患者随访期内未出现心肌穿孔、囊袋出血及导线脱位等并发症,无再发心力衰竭、快速性心律失常住院或死亡等相关事件。结论对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LBBP术中及半年随访起搏参数稳定,且在改善电-机械同步性方面优于RVSP。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术后左侧房室瓣反流再次手术的两种外科技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9年间28例房室间隔缺损术后左侧房室瓣反流再次手术的患儿病例。排除单心室、肺动脉环缩术后、心房异构和其他初期未处理左侧房室瓣的患儿。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成形组与置换组,统计两组患儿术前基本资料和手术资料,分析术后早期结果和随访转归情况。两组数据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和方差分析。将死亡与第3次等多次手术列为终点事件估计值,使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全部检验采用双尾法,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8例患儿中男7例,女21例;年龄9.6岁(5.6~16.2岁),体质量28.55 kg(15.5~55.9 kg)。左侧房室瓣成形21例,左侧房室瓣置换7例。院内死亡2例,随访无死亡病例。再次手术后2例行第3次等多次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置换组94 min(79~107 min)多于成形组66 min(45~83 min),P<0.05。瓣叶裂采用成形术18例,置换术2例(28.6%),P<0.05。随访1年生存率成形组94.4%,置换组85.7%;随访5年生存率成形组88.5%,置换组85.7%。结论左侧房室瓣反流是房室间隔缺损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左侧房室瓣再次手术首选成形术,瓣膜置换作为次要选择。大多数瓣叶裂可以通过瓣膜成形修复。远期随访左侧房室瓣再次成形术后仍存在3次等多次手术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对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来我院临床诊断疑似直肠肿瘤性病患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结果腹部CT平扫及动、静脉期双能量增强扫描,对于获得的虚拟平扫图像与真实平扫图像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采用真实平扫方式,良性肿瘤患者诊断50例,恶性肿瘤患者诊断50例,淋巴结转移诊断19例,诊断准确率为92.00%。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方式,良性肿瘤患者诊断49例,恶性肿瘤患者诊断51例,淋巴结转移诊断24例,诊断准确率为96.00%。通过实验研究数据分析发现,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比传统的真实平扫方式,能够提高对患者肿瘤良性及恶性的诊断准确率,实现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诊断,提高整体的扫描图像质量,实现扫描整体准确率的有效提升。结论: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对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患者的扫描与诊断,与常规的真实扫描相比,有较为良好的诊断准确率,实现扫描图像质量的有效提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临床应用价值良好,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的肌间沟径路与锁骨上径路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12月收诊的上肢手术治疗患者174例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A组87例给予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径路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B组87例给予超声引导下的锁骨上径路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的麻醉成功率97.70%与B组的麻醉成功率95.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4.60%与B组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3.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气胸、局麻药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经超声引导下的肌间沟径路与锁骨上径路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麻醉中应用均是安全有效的,均可推荐使用。
简介: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文中就以《勺柄是怎样变热的》一课中的知识为例,就如何帮助小学生建立“传导”概念进行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随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采用球囊漂浮电极或者普通电极导管起搏器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9年1月~
简介:摘要49岁女性患者,胸闷、气促、头晕2年,胸部CTA提示肺动脉高压,双侧肺动脉夹层合并附壁血栓。超声心动图提示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明显扩张,右肺动脉夹层,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因重度肺动脉高压合并肺部感染,无行手术条件,现保守治疗,病情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