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8世纪的中国,伴随着盛世局面的全面形成,专制统治日趋强化。在专治阴霾笼罩下,仍有一批人不顾身家性命,挞伐黑暗,抨击专制,呼唤良知和正义,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强烈批判色彩的政治主张和观念。本文称之为反正统政治思潮。主要表现在:陆生楠、谢济世的抗争,尹会一对政治问题的思考,大名崔氏兄弟对正统的批判,汪景褀、曹一士、袁枚、郑燮等士人的呼声,以及在太平盛世下的反清潜流。尽管这时期的反正统政治思潮显得单薄和贫乏,对未来政治体制缺乏具有想象力的规划,但应看到,这些看似琐碎、零星的政治新观点,在中国人的思想探索历程中,有其独特的价值。它充分证明,中国自晚明以来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思想新传统中,其最具挑战的政治思想精华,在18世纪极端君主专制的高压下,仍未完全中断。而且,它为19世纪中后期中国政治思想的变革,准备了最原始的文化土壤。
简介:摘要教育“三乱”是指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乱办班补课、乱订资料、乱收费等现象,是教育管理部门明令禁止的违规违纪行为。“三乱”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严重地影响了教师正常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地影响了学校和教师的形象、声誉,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禁止教育“三乱”是教育部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和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是社会、家长的心声,也是学校、教师的职责所在。
简介:大学自主是激发大学活力、潜力,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条件。落实和扩大高校自主权必须更新理念,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走出"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作者从国家、大学、市场、社会的互动关系,大学自主的本质、边界、局限等视角出发,提出更新理念、走出怪圈的五条建议或路径: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实现由市场调节后,大学招生数量、专业和要求由大学自主决定,走完大学招生和分配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进程;建立权威、公正、公开、透明、有公信力的质量监控机制;保障大学自主,大学章程通过立法程序变成法律;保障社会参与,赋予大学理事会一定的决策参与权;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大学校长公开遴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