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汹涌的MOOC热潮不仅负载着科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通,更卷携着资本主义价值渗透的浪花。MOOC的主要学习者--青年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在享受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福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承受着西方价值观念的濯洗和浸染。西方MOOC中的价值渗透以歪曲社会主义党国形象、实行价值引诱认同及“文化新殖民主义”的基本形态,消减与弱化着我国学生的价值认同、冲击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地位、威胁着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我们要牢守教学方法改革中的立场意识,开展针对MOOC平台的审查与监管体系建设,利用好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独特优势,抓紧中国MOOC“走出去”的纵深推进,以期固本开新,使教学改革的步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砥砺前行。
简介:随着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实践推进,学界围绕着理论与现实存在的“轻视知识”思潮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概括地说,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知识教学主要面临三方面的挑战: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冲击;人道主义、人文主义的勃兴;前现代和后现代夹击堵截、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同步推进的现实国情。这三大挑战在知识教学的方方面面都有所表现,对知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作为理论回应,我们在本体论上要坚持系统传授一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这一基本理论主张,在知识的“质”和“量”上审慎选择,同时积极有效地统领和科学提升学生在学校教育之外的各种认识渠道所获得的信息;在方法论上坚持多样综合的行动策略,对知识教学的具体实现机制加强研究,不断优化传授一掌握知识的过程;在价值论上坚持科学、高效、人道的基本诉求,同时因地制宜,避免单打一、一刀切等极端主张和做法,实事求是地向着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前进。
简介:'互联网+'新业态产生的部分新型劳动形态具备显著弱从属性特征,以致与民事合作关系较难区分,由此对传统劳动法理论制度形成巨大冲击。当前学界对'互联网+'新经济模式下的相关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主要从司法、政府以及立法三方面展开,工会视角研究明显不足,亟待完善。'互联网+工会'2.0作为工会系统提升自身服务水准的创新工作方式,存在经验不足、发展不均和资源滥用的问题,更无法应对新业态的挑战。以建会入会、权益维护和民主协商为例对'互联网+工会'2.0进行完善,在努力降低地方创新政纪、法律风险的同时实现工会和会员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以践行辅助性原则,推动经济发展与权益保障平衡的加速实现。
简介:读了《青少年书法》(2003年青年版第7期)“精彩回应”中的《风格不可强求》,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但文中有些观点不能苟同。如文中作者对任灏批评周俊杰先生“多出些渴笔少了些淋漓与畅达,笔意、线性中的转、折有毫芒太露之嫌,损坏了线质的圆融流畅”不能苟同,理由是“风格不可强求”。对此,我不赞同。我认为任灏对周俊杰先生这一批评比较中肯,与风格并不矛盾。多渴笔、少淋漓与畅达,转折毫芒太露毕竟是不足,损坏了线质的圆融、流畅,不仅有损阴柔婉约,更有损阳刚大气。另外,对作者在最后的质问“你能写出周俊杰大气的作品吗?”也不赞成。任灏指出周俊杰先生作品的不足,不一定非得比周俊杰先生写得好,只要他批评的正确就可,正如我不赞成作者的观点,不见得总体上比作者高明,只要在这一点上说得在理就可,你说对吗?□“精彩回应”的回应!河北@卢春杰
简介:在西方国家,证据法的跨学科研究是为了弥补和回应传统证据法教义学在应对相关问题上存在的不足,应运而生的。由于证据法本身的学科特性,与一般意义上的法学跨学科研究相比,证据法跨学科研究显得更为彻底也更为开放。证据法教义学研究与跨学科研究在关注对象、研究方法、知识资源和开放程度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异,两者存在既竞争又互补的关系。我国的证据法学研究在当前背景下面临证据法规范建构和司法证明过程控制的双重任务,这决定了证据法教义学、证据法比较法研究和证据法跨学科研究三足鼎立的研究格局。我国的证据法跨学科研究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学科建制基础并产出了初步的成果,但是也存在本土化不足、跨学科资源还未充分整合等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