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创建放射卫生放射诊疗标准的体系,制定设备性能指标的分类准则。方法以目前的放射卫生放射诊疗设备的监控与防护作为研究目标,按照标准和性能分类,对设备检测标准进行衡量分析;结果在检测的放射诊疗类卫生防护标准中,以质量控制检测和放射防护为主体内容的标准基本符合标准,并依据建立放射卫生放射诊疗标准的基本体系,建立放射诊疗标准专业技术的标准,形成一套完整的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检测指标分类准则。结论放射诊疗标准体系完善与补充放射诊疗标准与设备性能的实施,创建合理可行的分类准则。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癌放射治疗导致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之间40例我院肺癌患者,将发生放射性肺炎的2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将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的1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对肺癌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肺癌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患者,女性患者的发病率高于男性患者,周围性患者的发病率高于中心型患者,单纯放射治疗患者的发病率高于术后放射治疗者,合并慢性非阻塞疾病患者的发病率高于无肺部疾病患者,采用60Co机进行治疗的患者的发病率高于采用6mV加速器放射治疗的患者,同时放射治疗剂量越大,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几率越高。结论肺癌放射治疗患者的性别、肿瘤位置、是否进行过手术、是否患有肺部疾病、放射机类型以及放射治疗剂量,都能够对患者是否发生放射性肺炎产生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的CT表现。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5例接受胸部肿瘤放射性治疗后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将其CT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针对患者胸腔内肺部的病变进行检查。结果本组病例中33例患者处于急性发病期,其中6例在放射性治疗后第37~40天发病,9例在放射性治疗后第41~50天发病,18例患者在放射性治疗后第51~90天发病。另外12例患者肺炎发生在慢性期。对患者因胸部肿瘤而接受放射性治疗产生的放射性肺炎进行CT检查后可以看出,患者的肺炎处于急性期时,其病灶边界较为清晰或不清晰,属于实变影,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而处于慢性期时,其病灶边界清晰,可见明显的条状阴影和网格影,肺气肿症状明显,横膈上移,纵隔平移,肺部轮廓可见塌陷。结论CT检查能够有效鉴别胸部肿瘤放射性治疗所致放射性肺炎,为相关治疗人员提供可靠依据,帮助其确定患者病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护理配合方式及效果。方法:择本科室 2015年 9月到 2017年 9月间 60例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患者行研究观察,根据患者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 n=30)和配合组( n=30),常规组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配合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和护理配合,分析对比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配合组患者护理后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较常规组明显升高( P<0.05)配合组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护理配合可改善患者肺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中应用数字放射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科室 2015年 4月 ~2017年 4月间接收的患胸部创伤的 80例患者,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 2组:参考组共 40例,行常规临床诊断;研究组共 40例,以数字放射技术进行诊断。观察 2组的诊断情况,且详细记录患者检查时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与参考组患者相比显著更高,漏诊、误诊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低( P< 0.05)。结论:胸部创伤患者诊断中应用数字放射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放射性甲状腺癌合并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的病理特点、诊断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3例放射性甲状腺癌合并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国家制定的放射性甲状腺癌与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分析探讨。结果3例患者术后病理类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根据最新诊断标准,2例诊断为放射性甲状腺癌合并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1例仅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不能诊断为放射性甲状腺癌。结论放射性甲状腺癌的绝大多数病理类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是一种病理类型;从事放射介入工作时间3年8个月,甚至更短时间,就能发生放射性甲状腺癌;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可以转变为放射性甲状腺癌。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肺部低剂量螺旋 CT放射剂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6年 1月 -2017年 1月期间收治的 84例健康体验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 42例,其中参照组在螺旋 CT检查中采用常规剂量,研究组患者在螺旋 CT检查中采用低剂量,观察和比较两组体检者的扫描结果。结果 参照组 42例受检者平均放射剂量、毫安秒、 CT权重计量值、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 272.80±30.75) mGY、( 3521.39±397.77) mAs、( 11.53±0.28) mGY、( 246.28±29.50) mGY•cm,研究组 42例受检者平均放射剂量、毫安秒、 CT权重计量值、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 71.62±7.84) mGY、( 914.26±112.28) mAs、( 2.70±0.26) mGY、( 62.23±6.55) mGY•cm,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受检者的放射剂量、毫安秒、 CT权重计量值、剂量长度乘积都要显著低于参照组, p< 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受检者各指标参数之间的比例分别为 26.21%、 25.69%、 23.56%、 25.20%。结论 在肺部螺旋 CT扫描中应用低剂量放射剂量,具有辐射量少、成本低等多方面的优势,与常规剂量间的比列大约为 25.69%,因此能够广泛的应用与早期肺癌高危人群的检查当中,在临床中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