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色列看守政府总理沙龙在2000年11月28日当选为新一届利库德集团主席。关于这一事件,在我国媒体上出现了两种报道,对其当选原因作了两种不相同的判断。《新华每日电讯》11月30日刊发新华社记者明大军、聂晓阳11月28日发自耶路撒冷的新闻分析《为何内氏未能击败沙龙》指出,内塔尼亚胡首先指责沙龙在执政期间国内经济严重下滑,后来又批评沙龙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立场,并声称自己一旦当选总理将立即驱逐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沙龙说,“安全不是靠口号实现的”,“时机比什么都重要”,“巴勒斯坦建国是难以回避现实”。这使沙龙赢得了一定程度的支持。多数右翼人士认可沙龙的政治“成绩”,认为他既孤立了阿拉法特,打击了巴民族权力机构,又赢得了美国的支持,同时也没有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弹”。他们担心内塔尼亚胡过于强硬的立场可能使以色列陷入更大的困境。沙龙的政治技巧也使他遥遥领先于党内的挑战者。首都某国际新闻类报纸12月2日刊登题为《沙龙轻松当上主席》的报道。报道谈到沙龙在同内塔尼亚胡竞选利库德集团主席获胜时说,“记者曾向一个选民问起这其中的奥秘,他回答说是个...
简介:A校进行了一次中层干部竞聘选拔,一位平常工作表现并不突出的体育教师“摇身一变”,被新上任的校长“委任”为政教处副主任。有一个老师,和这位“新官”比较要好,便在办公室四下抛出这样一句话:“老百姓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不用三十年,三年就可以河东河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作为一条谚语,可以说是耳熟能详,本意是用以形容世事盛衰兴替、感叹世事变化无常。这位老师用这个谚语的意思,即这位体育老师当上学校“中层干部”,不再是“普通教师”了,背后包含着这样的价值判断:教师进入学校领导层,是一种了不起的荣耀,也是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志。这种心态和价值观念,在中小学校当中绝非个案,而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简介:中美关系的发展和演变在一般的历史规律下也有其复杂性和偶然性。在传统的中美关系研究中,以美国对华政策和国共关系为视角的研究已经力透纸背。本文着重在一个丰富和连贯的历史画面中解读中美关系变动的复杂原因和动力,并把“美亚事件”作为认识和理解冷战时期中共、国民党和美国三方对彼此复杂的认知框架的一把钥匙,以党史研究的视角厘清“美亚事件”的过程及影响,为重新思考和理解中美关系的变与不变提供重要信息,补充国共关于国际关系重大决策和视野转变的逻辑链条。并认为“美亚事件”通过中美之间的不对等关系影响了国共对美策略及心态,通过自身从间谍案件到政治工具的性质转变对中美意识形态的行为范式产生潜在影响。
简介:围观者卷入引发的突发群体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发展变化。围观者卷入引发的群体事件触发因素都是极其偶然的小矛盾,最终导致小事件演变成大的群体冲突,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大量与事件无关的围观者改变身份成为参与者。对于这一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基于经济因素的分析,必须考察利益分配不公平、相对剥夺感增强和基层政府与民争利等因素;基于政治因素分析,必须考察参与渠道狭窄、政治认同度困难、话语输入与输出不对称等因素,还要兼顾文化、社会及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诸因素的目的是为分层、分段防止围观者卷入而导致突发群体事件的发生,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稳定有序的社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