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自1978年以来,教育在中国被摆到了越来越突出的位置。从中央政府制定的“优先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到教育主管部门实施的各种名目繁多的“工程”,都显示出一个曾经伟岸的民族要依靠教育实现其“伟大复兴”的决心。但是,正如在许多公共政策领域的表现一样,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宣示是一回事,而政策的执行又是另一回事。实际上,政府在教育领域的作为也如同我们会在“三农问题”及环境治理方面所看到的那样,往往显示出口惠而实不至的浓厚倾向。官方的统计年鉴确实也显示出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每年都在增长,但投入的不足却是屡遭国内各届批评的老问题,而最近也不同寻常地受到了有关国际组织的抨击。关于经费不足在一些微观区域造成的足以用“凄惨”或“令人震惊”来描述的情形,已经有不少个案调查资料加以证明,本文的意图在于,从宏观上对政府的教育投入短缺额加以探讨,并对长期的投入不足所造成的后果究竟累积到了什么程度给出一个综合的分析。
简介:代表当代经济学界最新潮流的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贝克尔教授(GaryBecker)和卢卡斯教授(RobertLucas)关于教育与国民素质问题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民族未来取决于两大因素:“人材资本”和“物质资本”的“高水平均衡”。只有对人材资源的长期、大量投资才能使技术进步“内生化”,将经济运行被动模仿的低效率的“外部效应”,转化为主动高效的“内部效应”。同时,他们推翻了传统经济学界认为经济发展基本动力的两大理论:一种认为源于“投资型”,一种源于“消费型”,“消费一投资”的最优决策构成“均衡增长模式”,而认为经济成长的根本性动力是“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