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合并肠旋转不良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增强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NICU收治的1例早产儿胃穿孔合并肠旋转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结果本例为36+1周早产儿,因早产、生活能力低下1 h入院,入院48 h后出现腹胀及感染指标加重,根据症状、体征、腹部X线片、B超等辅助检查及腹腔探查,最终明确诊断,行胃穿孔修补术及肠扭转复位术,术后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好转出院。结论新生儿胃穿孔合并肠旋转不良好发于生后1周内,临床表现以腹胀为主,及早进行相关检查,必要时行腹腔探查术,对早期诊断及治疗很有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合并肠旋转不良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增强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NICU收治的1例早产儿胃穿孔合并肠旋转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结果本例为36+1周早产儿,因早产、生活能力低下1 h入院,入院48 h后出现腹胀及感染指标加重,根据症状、体征、腹部X线片、B超等辅助检查及腹腔探查,最终明确诊断,行胃穿孔修补术及肠扭转复位术,术后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好转出院。结论新生儿胃穿孔合并肠旋转不良好发于生后1周内,临床表现以腹胀为主,及早进行相关检查,必要时行腹腔探查术,对早期诊断及治疗很有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预防策略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本院新生儿,共计100人,本次实验在2019年6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5月。依据护理手段的不同将新生儿划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在对照组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实施基础护理模式,在实验组新生儿护理中,研究人员应对新生儿常见疾病进行分析和归纳,并对所选新生儿采用防范性护理模式,对两组新生儿疾病出现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探究防范性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深入分析本次实验,8.00%及2.00%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新生儿疾病出现概率,比较两组数据可得,对照组较高,(p<0.05);全面分析本次实验可得,80.00%及94.00%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新生儿亲属护理认可度,比较两组数据可得,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在新生儿疾病预防过程中防范性护理模式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在减少新生儿疾病出现、提高新生儿亲属护理认可度方面表现优异。
简介:摘要线粒体病(MD)是指由于线粒体DNA或核DNA突变导致的氧化磷酸化系统或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功能障碍而出现的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从新生儿期到成人期的任何年龄,并常以综合征发病。新生儿期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早产、宫内生长受限、肌张力低下、呼吸困难、惊厥、喂养困难、高乳酸血症等,缺乏特异性。新生儿期发病的综合征包括Leigh综合征、线粒体脑肌病-乳酸酸中毒-卒中样发作综合征、Alpers综合征、儿童肌脑肝病谱系障碍、Barth综合征及Pearson综合征等。目前MD需依赖临床症状、生化检测、神经影像学、组织学检测和基因检测等技术进行诊断,其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如基因治疗和外源性线粒体移植,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简介:摘要线粒体病(MD)是指由于线粒体DNA或核DNA突变导致的氧化磷酸化系统或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功能障碍而出现的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从新生儿期到成人期的任何年龄,并常以综合征发病。新生儿期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早产、宫内生长受限、肌张力低下、呼吸困难、惊厥、喂养困难、高乳酸血症等,缺乏特异性。新生儿期发病的综合征包括Leigh综合征、线粒体脑肌病-乳酸酸中毒-卒中样发作综合征、Alpers综合征、儿童肌脑肝病谱系障碍、Barth综合征及Pearson综合征等。目前MD需依赖临床症状、生化检测、神经影像学、组织学检测和基因检测等技术进行诊断,其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如基因治疗和外源性线粒体移植,是未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