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总结早孕期(11~13+6周)胎儿颜面部异常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颈项透明层(NT)增厚与颜面部异常相关性。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的10518例胎儿行早孕期常规NT测量和经前囟侧脑室横切面尾侧偏斜法颜面部扫查,与活产儿产后检查或引产胎儿尸检结果对照,对早孕期颜面部异常胎儿的超声图像特征、NT增厚与颜面异常相关性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0518例胎儿产前超声检查结果:运用经前囟侧脑室横切面尾侧偏斜法早孕期超声检出颜面部结构正常胎儿10343例(98.3%,10343/10518),颜面部异常28例(唇腭裂8例、鼻骨缺失14例,全前脑面容5例,不规则面裂1例);引产或出生后检查及随访证实胎儿颜面部异常49例(发生率0.47%,49/10518),早孕期超声漏诊21例(唇腭裂11例,耳异常7例,小下颌2例,不规则面裂1例);中孕期超声补充检出颜面部异常11例(唇腭裂10例,不规则面裂1例);产前超声共检出颜面部异常39例(79.6%,39/49);超声检查后失访126例。49例颜面部异常胎儿合并NT增厚和其他超声软指标异常34例(69.4%,34/49),其中合并NT增厚23例(46.9%,23/49),合并其他结构异常22例,合并染色体异常2例。颜面部异常与NT增厚相关性:本组超声检出颜面部异常合并其他结构异常的胎儿NT平均测值[(4.7±3.1)mm]〉单纯颜面部异常胎儿[(2.0±1.6)mm]〉正常胎儿[(1.8±0.4)mm],表明颜面部异常与NT增厚有一定相关性。结论经前囟侧脑室横切面尾侧偏斜法是早孕期诊断胎儿颜面部异常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早孕期发现胎儿全前脑、心脏异常、结构畸形伴NT增厚,应仔细检查有无颜面部异常,并于中孕期补充检查以减少漏诊。唇腭裂表现为鼻后三角形态改变,侧脑室横切面、正中矢状切面及双眼球冠状切面的改变则为全前脑面容的表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纵切面与横切面超声引导在乳腺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乳腺微创旋切术的14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纵切面引导,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纵切面与横切面联合引导,比较两组患者路线微创切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病灶旋切时间以及旋切次数(6.23±1.03)min、(8.36±1.26次)均低于对照组患者(9.37±1.18)min、(12.55±1.20次)。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5例,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15例,21.43%),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纵切面相比较,在乳腺微创旋切术中应用纵切面与横切面超声引导方式的优势更加明显,临床值得应用于推广。
简介:
简介:目的总结中孕期及晚孕期胎儿腭部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选取孕21~36周产前二维超声和产后检查证实腭部声像正常的1885例胎儿(中孕组1023例,晚孕组862例)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检查中采用经胎儿颌下、口裂、耳前连续区域显示腭冠状切面,经口裂显示腭纵切面,连续完整显示胎儿正常腭部并统计显示率。结果产前超声经胎儿颌下、口裂至耳前区域腭冠状切面扫查两组胎儿正常硬腭显示为横带状强回声,正常软腭显示为横带状低回声;中孕组、晚孕组胎儿腭部超声显示率分别为76%(777/1023)、53%(458/862);经口裂腭纵切面扫查胎儿正常腭部显示为连续弧形带状回声:中孕组、晚孕组胎儿腭部超声显示率分别为49%(501/1023)、13%(113/862)。冠状切面与纵切面联合扫查中孕组胎儿腭部超声显示率为94%(961/1023),晚孕组胎儿腭部超声显示率为56%(483/862)。结论中孕期胎儿存在明显的下颌骨软骨间隙,经胎儿颌下、口裂、耳前区域腭冠状切面及经口裂腭纵切面扫查不受胎头屈曲位置影响,二维超声可较完整显示胎儿腭部声像,有助于检出单纯性继发腭裂。但由于成像过程依赖于操作者的技术和手法,尚不能作为常规筛查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纵切面和横切面超声引导在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进行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单纯纵切面引导治疗,实验组进行纵切面和横切面超声引导治疗。结果实验组旋切次数为(8.10±1.02)次,对照组旋切次数为(12.33±1.43)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病灶旋切时间分别为(9.50±1.32)min与(6.12±1.0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局部皮下瘀斑及局部血肿概率为6.67%,对照组发生局部皮下瘀斑及局部血肿等并发症概率为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中应用纵切面和横切面超声引导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简介:目的:分析三切面联合特殊切面超声筛查孕早中期胎儿颜面部畸形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行孕早中期胎儿颜面部畸形检查的502例产妇,为其分别应用不同的超声检查方式,先实施单一切面检查,而后应用三切面联合特殊切面超声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式下胎儿颜面部畸形的检出率。结果:单一切面检查的检出率是63.64%,三切面联合特殊切面的检出率是100%,三切面联合特殊切面检查的检出率更高(P<0.05)。产后及引产后证实502例孕妇中,胎儿唇腭裂5例,耳部赘生物3例,面裂1例,大嘴畸形1例,鼻骨处缺失1例。单一切面检查胎儿颜面部畸形的准确率是63.64%,三切面联合特殊切面检查胎儿颜面部畸形的准确率是90.91%,组内超声检查的准确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切面联合特殊切面超声筛查孕早中期胎儿颜面部畸形的价值较高,有利于早期筛查面部畸形的胎儿,建议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心脏五横切面在胎儿产前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方法:入选5000例产前检查产妇,对其采用超声心脏五横切面检查,并与分娩后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超声心脏五横切面检查,5000例产妇中共检出40例心脏畸形胎儿,检出率为0.8%。阴性预测值为99.92%(4956/4960)、阳性预测值为92.50%(37/40)、特异性为99.94%(4956/4959)、敏感性为90.24%(37/41)。结论:超声心脏五横切面在胎儿产前心脏畸形筛查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准确性较高,值得研究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5D Heart)在显示胎儿完全型大动脉转位(cTGA)诊断切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18年1月至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15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胎儿的心脏容积数据,由1名经验丰富的胎儿心脏超声医师负责心脏容积数据的采集。2名经验相对不足的胎儿心脏超声医师选取每例病例容积数据中图像质量最好的1个,运用5D Heart软件进行在机分析,并应用内置的VIS-Assistance®对诊断平面进行优化处理;其中1名医师在2周后重复上述图像分析过程,所得图像均予以存储。对各诊断切面以及诊断要素进行评分并计算显示率,比较分析同1名图像分析医师在不同时间处理图像所得结果的可重复性以及2个图像分析医师评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对15个容积数据进行5D Heart联合VIS-Assistance®处理,4个诊断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的显示率分别为86.7%,93.3%,80.0%,86.7%;诊断切面中的各主要诊断要素显示率>73.3%;同1图像分析医师在前后不同时间分析图像所得的诊断切面显示率及诊断要素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名经验相对不足的图像分析医师所得的诊断切面显示率及诊断要素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对胎儿cTGA的重要诊断切面的显示率较高,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能够协助经验不足的医师进行胎儿cTGA的产前筛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解剖切面(Ominview)联合容积对比成像(VCI)技术在测量胎儿近场侧脑室后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杭州市妇产科医院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提示侧脑室增宽、胼胝体发育不良、脑积水等的50例胎儿为观察对象,每一例都分别运用常规超声、Omniview-VCI技术和磁共振(MRI)测量近场单侧侧脑室后角宽度,比较分析三组数据间的差异。结果Omniview-VCI技术和MRI侧脑室宽度测量值Omniview-VCI技术[(1.17±0.15)cm]和MRI测量[(1.20±0.12)cm]均大于常规超声[(1.11±0.13)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37、3.597,均P<0.05)。Omniview-VCI技术和MRI测量侧脑室宽度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4,P>0.05)。且Omniview-VCI技术在次均费用[(222.15±3.20)元]和等待时间[(0.24±0.04)d]均优于MRI[(597.23±11.02)元、(1.02±0.10)d](t=213.126、51.210,均P<0.05)。结论Omniview-VCI技术能代替MRI,较准确测量胎儿近场侧脑室后角,为评估胎儿近场侧脑室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快捷和有效的方法,可以成为常规应用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及临床意义。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进行产前检查的中孕期孕妇中选取4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采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32切面和9切面),对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32切面和9切面筛查出的畸形率。结果400例孕妇中,共有9例畸形,分别是1例肾缺如、1例四肢畸形、1例多囊肾畸形、1例膈疝、1例十二指肠闭锁、1例唇腭裂、1例心脏畸形、2例唇裂;9切面检查的特异性、准确性以及敏感性都低于32切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孕期孕妇在进行产前检查时,应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效果较好,并且32切面检查效果更佳,有助于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FINE)在常见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关键诊断切面获得与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9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圆锥动脉干畸形(CTD)的65例胎儿,其中法洛四联症(TOF)胎儿31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胎儿24例,右心室双出口(DORV)胎儿10例,采用时间-空间成像技术(STIC)采集以四腔心切面为初始切面的胎儿心脏三维容积数据,然后通过FINE分析软件对每个容积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起始心尖不同位置时容积获取与分析成功率;分别对TOF、TGA、DORV胎儿的切面1周前后获取成功率和诊断符合率及所有CTD胎儿整体结果进行比较;并采用χ2检验对FINE技术的重复性进行分析。结果心尖任意位置的65例胎儿共采集容积数据337个,可分析245个,成功分析226个,成功率92.24%,TOF、TGA、DORV、CTD胎儿1周前后2次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7.42%、80.65%;87.50%、87.50%;60.00%、70.00%;78.46%、81.54%。心尖位于A组(11~1点)的39例胎儿共采集容积数据207个,可分析192个,成功分析182个,成功率94.79%,TOF、TGA、DORV、CTD胎儿1周前后2次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12%、88.24%;93.75%、87.50%;66.67%、66.67%;89.74%、84.61%。1周前后2次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FINE对胎儿CTD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且重复性高,在CTD的胎儿图像规范化采集与分析、远程会诊、培训及教学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三维超声自动容积导航技术(Smart Planes)与二维超声在获取胎儿颅脑正中矢状面(MSP)以及测量胎儿胼胝体及小脑蚓部参数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单胎妊娠孕妇168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超声获取胎儿颅脑MSP并手动测量胼胝体前后径,测量小脑蚓部前后径、上下径及面积。随后应用三维容积探头获取胎儿颅脑容积数据,利用Smart Planes技术自动分析并测量胼胝体和小脑的相应数据。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法比较二维超声与Smart Planes技术对胎儿胼胝体以及小脑蚓部的测量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对比不同操作者间测量的一致性及同一操作者采用两种方法测量的用时差异。结果采用Smart Planes技术与二维超声获取胎儿颅脑MSP的成功率分别为97.0%(163/168)、79.8%(134/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0,P<0.001)。其中76.8%(129/168)胎儿通过二维超声及Smart Planes技术均获得颅脑MSP并测量相关参数。比较二维超声与Smart Planes技术测量胼胝体前后径以及小脑蚓部前后径、上下径、面积的一致性,ICC分别为0.972、0.968、0.946、0.967。比较同一位操作者采用Smart Planes技术2次测量的一致性,ICC分别为0.995、0.987、0.962、0.993。比较不同操作者间采用Smart Planes技术测量的一致性,ICC分别为0.986、0.966、0.972、0.955。采用Smart Planes技术获取胎儿颅脑MSP所需时间[(13.49±5.38)s]明显短于采用二维超声所需时间[(89.99±113.4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87.50,Z=-12.915,P<0.001)。结论三维超声自动容积导航技术可快速获取胎儿颅脑MSP,测量所得胼胝体及小脑蚓部的参数与二维超声测量所得结果一致性较好,有助于超声医师对胎儿中线结构做出快速准确的识别和测量。
简介:目的总结单一鼻唇冠状切面与常规三切面加特殊切面法在胎儿唇腭裂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790例胎儿唇腭部采用单一切面法(鼻唇冠状切面组965例)和常规三切面(鼻唇冠状切面、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唇水平横切面)加特殊切面法(常规三切面加特殊切面组2825例,经下颌或下唇斜冠状切面、矢状切面、经梨状孔硬腭斜冠状切面、经面颊部斜横切面)行产前超声筛查,并与出生儿颜面部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总结鼻唇冠状切面与常规三切面和特殊切面检查方法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比较单一切面与三切面加特殊切面超声扫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3790例胎儿产前超声共检出唇腭裂畸形32例(0.84%,32/3790),其中鼻唇冠状切面组检出胎儿唇腭裂畸形8例(0.83%,8/965),出生儿颜面部检查证实唇腭裂畸形12例,产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6.67%(8/12),漏诊4例,漏诊率为33.33%(4/12);常规三切面加特殊切面组产前超声检出胎儿唇腭裂畸形24例,出生儿唇腭部检查证实唇腭裂畸形24例,产前超声无一例漏诊,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24/24).产后检查证实唇腭裂畸形36例,发生率为0.95%(36/3790).32例唇腭裂胎儿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1)单侧唇腭裂14例,超声表现为上唇皮肤连续性中断(12/12),鼻孔塌陷和上牙槽突裂(12/12);上腭连续性回声中断12例(12/14).(2)双侧唇裂3例,超声均表现为上唇皮肤连续性中断,上牙槽突裂.(3)双侧唇腭裂2例,超声表现为上唇皮肤连续性中断,鼻孔塌陷和上牙槽突裂,上腭连续性回声中断.(4)中央唇腭裂1例,超声表现为上唇皮肤连续性中断,鼻孔塌陷,上牙槽突裂和上腭连续性回声中断.结论与单一鼻唇冠状切面检查法比较,产前超声采用常规三切面加特殊切面法有助于准确检出胎儿唇腭裂,尤其对唇腭部复合畸形胎儿的检查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