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抗抑郁药物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状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例和B组32例,A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B组只给常规药物抗心力衰竭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N末端—前B型钠尿肽(NT-pro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T-proBNP、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LVEF均较治疗前好转,且A组明显好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抗抑郁药物和抗心力衰竭药物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比对单纯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效果好。
简介:目的了解当地居民抑郁症状现状及其与个体特征的关联。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攀枝花市居民中进行抽样,由研究对象自主完成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762份;采用病人健康问卷(PHQ-9)评定抑郁症状;运用单因素χ2检验以及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状与个体特征的关联。结果当地居民抑郁症状流行率为52.4%。在调整了其他变量以后,与当地居民抑郁症状有关联的个体特征有: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时间、自评健康状况、参与社团活动的数量。以65~75岁组为对照,抑郁症状流行率总体呈现随着年龄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25~34岁组OR值达3.62(95%CI:2.25~5.81);以独身者为对照,已婚者组抑郁症状的OR为0.71(95%CI:0.56~0.90);以自评健康较差组为对照,自评健康为很好者的OR为0.17(95%CI:0.11~0.27);以居住时间10年以上组为对照,居住时间在5年以下的OR为1.25(95%CI:1.02~1.52);以参与社团数为3个及以上组为对照,不参与社团活动者的OR为1.52(95%CI:1.21~1.90)。结论当地抑郁症状流行率较高,应重点关注25~34岁年龄段、自评健康状况不佳的居民;并注重增加其社会支持网络和社团活动参与度的推进。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9例)和对照组(n=39例),研究组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给予口服米氮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同时给予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结果在治疗第1、2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t=2.43,t=2.64,P<0.05),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显示在第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27,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疗效与米氮平相似,但比米氮平能更快的控制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及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以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我院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D评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由结果可知,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与对照组患者,组间、组内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我院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4%与80%,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X2=7.343,P=0.000)。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意义显著,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社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居家期间的精神状况。方法跟踪随访3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社区康复治疗手册,建立家庭病案,指导其家属填写病人有关情况。护士每1~3个月(可根据病人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定期随访1次,检查服药情况,填写精神症状评定表,进行身体状况检查,实施心理护理,对家属进行卫生宣教,指导开展适合个体差异的娱乐活动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将50例在我院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并出现抑郁症的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症改善情况、肺功能检测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抑郁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抑郁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肺功能检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症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治疗进程的顺利进行。
简介:摘要特发性震颤作为神经病学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运动性震颤为主要特点。近年来特发性震颤中非运动特点不断被发掘,可分为认知(记忆和执行障碍,痴呆)、精神病学(焦虑、抑郁和社交恐惧),以及感官障碍(嗅觉障碍、听力障碍)。抑郁症作为一个常见的精神疾病,存在于相当一部分特发性震颤中,研究发现,ET中抑郁症的发病率比常人要高,且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认为非运动特点不但是疾病的导致的,也可能是疾病的首发症状。特发性震颤发病机理中有"GABA功能障碍"假说,而一些研究者指出抑郁症患者也存在GABA功能障碍,可见两者某方面可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对于其治疗尚缺乏证据及指南,需大量样本的多中心实验来探讨。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且较易受到忽视的精神疾病。部分病情严重患者可能导致残疾甚至死亡。本病治疗时间较长,多应用药物与精神疗法等方式共同治疗已达到控制病情,治愈疾病的目的。早期多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之后逐渐应用选择性5-HT冲摄取抑制剂等,该药物以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及较高的安全性逐渐取代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成为治疗本病的主导药物。随着医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以及对抑郁症的基础理论研究逐渐深入,目前已研制出多重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物用于临床研究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