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继承回复请求源自于罗马法中的继承诉,而继承诉属于对物之诉。源于继承诉()的继承回复请求非常类似于物上请求,而作为确保物人对物圆满支配状态作用的物上请求,与物共命运,只要物存在,它就不断产生,因而物上请求不应适用于消灭时效,它应与产生其之物一起为取得时效的客体。既然如此,继承回复请求亦不应受消灭时效的限制。在完善我国继承法时宜借鉴意大利、葡萄牙和我国澳门地区民法之立法例,规定确认继承人身份的诉讼不因时效而消灭,但不影响有关取得时效的规则对每一占有物的适用。

  • 标签: 继承诉 继承回复请求权 物上请求权 取得时效
  • 简介:从表面上看,公司僵局形成的原因来自股东或董事之间的分歧和对立,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则来自公司的制度安排和闭锁公司的组织形式。以期待利益落空理论为基础、以法院司法介入为手段解决公司僵局问题,其中赋予股东公司解散请求是最为常见的方法。

  • 标签: 公司僵局 司法救济 公司解散请求权
  • 简介:《合同法》第97条的“恢复原状”属于返还上独立的请求基础,具有债权效力。依据该条的“恢复原状”主张不当得利返还或所有权返还并无法律依据。解除后实物返还不能时的折价补偿,以及因返还产生的费用均属返还义务而非损害赔偿义务的内容。《合同法》第97条的“赔偿损失”并非因解除而生独立的损害赔偿请求。在违约导致合同解除的场合,当事人可依据《合同法》第107条主张履行利益的损害赔偿。除行使任意解除权外,当事人原则上只能依据《合同法》第42条的缔约过失责任规范来主张信赖利益损害赔偿。另外,合同解除与违约责任可以并存。违约金请求原则上不受合同解除的影响。

  • 标签: 合同解除 恢复原状 赔偿损失
  • 简介:物上请求的性质和类型决定着其是否适用消灭时效。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在功能定位,制度协调上存在着不同与交叉。基于两种时效制度设计的目的,结合物上请求,物请求不适用消灭时效而应适用取得时效,从而实现法的效率、公平和秩序价值。

  • 标签: 物上请求权 取得时效 消灭时效
  • 简介:遗产酌分请求属于债权,其效力应当优先于法定继承。在进行遗产酌分时应考虑被扶养人和扶养人的情况、被继承人的意思、继承人的基本情况以及遗产数额的多少。

  • 标签: 遗产酌分请求权 权属性质 优先效力 酌分数额
  • 简介:知识产权是通过法律对他人行为进行人为制约的一种特权,其权利边界的模糊性导致完全适用财产规则并非有效率;加上知识产权法又是竞争法体系中的一环,当因知识产权排他的过度行使导致有损竞争的非效率性情形发生时,就有必要对知识产权的排他性进行限制。但现有限制知识产权排他性的方法无法应对侵权行为发生后的情形,因此事后通过限制知识产权人的停止侵害请求就成为必要。在我国限制停止侵害请求可采取以下思路,即由司法机关分别对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以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进行综合考量,并根据不同产业领域对排他性救济方式的不同诉求,灵活把握对知识产权人停止侵害请求限制标准的严格程度。具体而言,在对是否限制知识产权人的停止侵害请求进行考量时,应考虑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市场因素、原被告的具体情况、公共利益等。在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当法院否定停止侵害请求的情况下,必要时以替代性补偿金对权利人进行补偿,法院可依据自由裁量判令几倍于正常许可费的补偿金。

  • 标签: 知识产权 权利限制 停止侵害请求权 排他性
  • 简介: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是股东平等原则的重要体现。我国新公司法顺应国际立法潮流规定了这一制度,对其适用范围做了明确规定,但是对于该权利的具体行使程序,则规定得过于简略,这给法律权利转化为实际权利增加了难度。

  • 标签: 股份回购请求权 适用范围 程序要件 估价之诉
  • 简介:我国《食品安全法》第96条第2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关于该十倍价款惩罚赔偿的请求性质,根据传统的民法基础理论,侵权责任与合同责任在损失赔偿范围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应当根据权利人所主张的法律关系进行确定,而不宜简单定性为侵权请求或合同请求

  • 标签: 食品安全法 赔偿金 请求权
  • 简介:刑事被害人损害赔偿请求的实现存在许多问题,如赔偿范围过窄、被告人赔偿能力不足时出现判决"白条"、民事侵权之诉与刑事被害之诉的选择僵局。刑事被害人损害得到公正、合理、及时的赔偿就需要扩大损害赔偿请求范围,保障被害人诉讼程序选择,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等。我国有必要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纳入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选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民事诉讼制度、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 标签: 刑事损害赔偿请求权 精神损害赔偿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制度渊源于1851年美国俄亥俄州的判例法,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为世界多数国家(地区)立法所吸收和借鉴,起到了平衡大小股东利益、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积极作用。2005年我国《公司法》上首次建立这一制度,其中第75条针对有限责任公司而设计,第143条则针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规定。①关于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的含义,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但达成共识

  • 标签: 异议股东 小股东利益 分配利润 公司合并 制度渊源 判例法
  • 简介: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不仅严重扰乱证券市场秩序,也严重侵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要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除了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外还应有完善的民事责任制度。而我国对虚假陈述行为民事责任制度虽出台了两个司法解释,但仍存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 标签: 虚假陈述 民事责任 完善
  • 简介:由于中国存在立法空白,在保赔保险属于非强制险的情况下,若加害船东无力赔偿或下落不明时,受害第三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船东保赔协会赔偿其损失,国内法院基本上以无法律依据为由,驳回第三人对船东保赔协会的诉讼请求。为平衡受害第三人与船东保赔协会之间的利益,维护航运业的良性发展,立足中国的社会发展现状,充分结合国际公约和国外立法的先进理念,提出构建中国保赔保险中第三人对船东保赔协会赔偿请求的法律框架。

  • 标签: 船东保赔协会 赔偿请求权 利益平衡
  • 简介:一、问题之提出侵权行为发生后,除了直接给被侵权人带来损害外,往往还会导致第三人遭受损害。此处"第三人"是相对的概念,即相对于某一侵权损害赔偿关系而言。例如,在"林玉暖案"中,张某殴打曾某,致其头部受伤倒地,血流满面。张某的行为无疑对曾某构成侵权——侵犯身体健康,因此,在张某和曾某之间形成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关系。

  • 标签: 第三人 请求权 侵权损害赔偿 英美法 意义 借鉴
  • 简介:自会计师对第三人责任诞生以来,普通法历史上先后出现三种第三人范围界定标准,即合同相对人标准、已知第三人标准和可预见第三人标准。从我国法律规定、司法实践和国情来看,宜将已知第三人标准作为目前第三人范围的界定标准。

  • 标签: 会计师 界定标准 合同相对人 已知第三人 可预见第三人
  • 简介:票据抗辩可以表述为:债务人为免除票据载明的支付义务而针对票据的客观真实性、出票行为、背书行为、票据关系人等实体问题以及持票人主张权利的程序问题提出的一切异议的总称。票据抗辩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可以分为主动抗辩和被动抗辩、程序抗辩和实体抗辩、对人抗辩和对票抗辩、绝对抗辩和相对抗辩。票据的无因性是相对的,即票据基础关系仅限在出票人转让票据时与收票人之间有要求,以及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票据当事人之间有要求。建议对《票据法》第10条作相应的修改。关于票据返还请求纠纷的管辖问题,存在法律和司法解释的冲突,建议将《规定》中关于票据纠纷管辖问题修改为与《民事诉讼法》第27条一致的规定,或将《规定》第7条修改为:“因票据返还请求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其他非票据权利纠纷提起的诉讼,依法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 标签: 票据抗辩 票据无因性与基础关系 票据返还请求权纠纷管辖
  • 简介:尽管《物权法》在相邻关系一章以第90条的形式对不可量物侵入作出了规定,故其以不完全法条的身份宣示了相邻关系视域下不可量物侵入之救济制度的缺位。同时,无论是《侵权责任法》、《民法通则》抑或是《环境保护法》,均只明确规定了环境侵权的判断标准:即以造成了“重大损害”作为判断侵入者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该“重大损害”或以实际发生人身财产实质损害为判断标准,或以违反符合法定的排污许可或排污标准为判断标准。这样,在不可量物侵入符合法定的排污许可以及排污标准之时,只要未产生显性损害(病理性损害为显性损害),受害人即便遭受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亦无法寻求相应的救济。甚至,受害人会因遭受的噪音侵害处于法定标准之上或下而获得天壤之别的司法判决。这显然有失公正。因此,本文针对不可量物侵入在程度和性质上的差异,创造性的引入了“较大损害”这一与传统实践中“重大损害”标准相对应的标准,构建出了相邻关系视域下不可量物侵入之补偿请求

  • 标签: 不可量物 补偿请求权 相邻关系
  • 简介:执行兼具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执行应当分权行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合理配置和科学运行的若干意见》以此为改革方向规范了民事执行的配置与优化。执行的优化运行必须包括自身内部、上级法院、检察院的有效监督,并处理好审执分离、审执兼顾与执行和解,统一管理、协调合作与委托执行,司法拍卖中法院与中介服务的配合等关系。

  • 标签: 执行权配置 执行和解 委托执行 司法拍卖
  • 简介:目前我国缺少完备的民事诉讼生效裁决执行体系,以致一些实体裁决往往无法落实。民事执行中普遍存在的“执行难”、“执行乱”问题严重影响了债权人权利的实现。在此背景下。民事执行的改革无疑将成为我国司法改革中亟待研究的课题。这就需要从执行的本质出发,从逻辑上厘清执行的内在属性。从理论上为我国执行体制改革提供指导和支持。

  • 标签: 民事执行权 执行权性质 改革
  • 简介:近年来,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现象的泛滥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为此,立法机构颁布《食品安全法》第55条从中予以规制。但其颁布实施迄今几年来,并未见到相关的实例,几乎成了一个摆设,可见其适用机制上存在诸多不足。本文通过对该条文所依据的法理以及缺陷的分析,力求在我国真正构建起一套完整而富有实效的广告代言人侵权民事责任机制,以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 标签: 虚假广告 明星代言人 侵权责任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于2012年2月28日印发了《关于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切实规范自由裁量行使保障法律统一适用的指导意见》,对于人民法院正确运用司法政策,规范行使自由裁量,充分发挥自由裁量在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就民事再审审查阶段法官行使自由裁量进行探讨,以期贯彻落实上述文件精神,并进一步深化对法官自由裁量行使问题的研究。

  • 标签: 法官自由裁量权 民事再审 审查 最高人民法院 当事人合法权益 法律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