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实施合理有效的持续质量改进,旨在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心电监护应用能力。方法:本次将2020年6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定为研究时间,将此期间内,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110例定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的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给予对照组实施一般管理干预模式,给予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心电监护仪报警发生详情和患者及家属对此次工作的认可度,以备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使用的心电监护仪出现的报警情况更少,且本组患者及家属对医护工作更为认可,配合度更高。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到急诊科心电监护中,不仅能有效提升科室护士的专业能力,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值得大胆纳使用。
简介:摘要:研究分析多参数心电监护仪与汞柱式血压计测压的准确性与测量所需时间。方法:选本院220例治疗高血压患者(选取治疗时间范围为:2023.1-2023.12)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在同条件下分别进行台式汞柱血压计测量以及使用PRO1000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比较两种测压方式的准确性以及测压所需时间。结果:多参数心电监护仪与汞柱式血压计测压方式测量血压值未见明显差异,(P>0.05),多参数心电监护仪与汞柱式血压计测压方式测量血压所用时间差异显著,(P<0.05),具体为: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测压方式所用时间显著短于汞柱式血压计测压方式。结论:多参数心电监护仪与汞柱式血压计测压的准确性具有一致性,说明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测量血压准确性高,但是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测量血压所用时间较短,可节约时间,因此在患者病情的变化较大,血压的起伏以及急救时应该选用多参数心电监护仪。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20-02摘要目的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cycle,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又称戴明环)方法规范临床护士对心电监护的应用,提高重病患者的及时发现率,减少安全隐患。方法通过对临床护士心电监护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运用PDCA方法,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并与改进前进行效果比较。结果规范临床护士的心电监护应用,比较改进前后心电监护仪使用中常见问题,两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PDCA方法规范临床护士对心电监护的应用,可提高心电监护监测准确性,及时反馈危重患者病情,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皮肤保护剂对预防老年人皮肤伤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我院电、心脏持续监测的100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即每组50人。对于对照组,70%的乙醇用于清洁患者皮肤,并在患者皮肤涂上3M液体绷带后贴上电极。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皮肤损伤发生率、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小时治疗后,6小时治疗后,24小时治疗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很大(p < 0.05);48小时观察组的皮肤损伤率(2.00%)低于观察组(20.00%),治疗效率(98.00%)仍然高于观察组(80.00%),生活质量分数高于观察组,但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3M液体绷带可以减轻患者消除电极时的疼痛,减少皮肤损伤,提高患者治疗效率和生活质量,而使用乙醇擦拭患者皮肤的比例为70%。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电极位置对心电图波形的影响,以获得更好的儿童心电监护电极位置。方法采用缩短电极距离的改良电极位置以及传统电极位置分别测量50例儿童的体表监护心电图,比较两种不同电极位置所获心电图P波、QRS波振幅的差异,以及改良电极位置后,患者体位变化对P波、QRS波振幅的影响。结果改良电极位置以及传统电极位置两种方式测量的心电图P波、QRS波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电极位置后,患者体位变化对P波、QRS波振幅的影响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电极位置可获得理想的体表监护心电图,而且不受体位影响,提示在儿童改良电极位置可以替代传统电极位置进行体表心电图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