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CNBC11月10日报道,房地产咨询公司SurrendenInvest11月9日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英国首都伦敦的房价正以平均每小时5英镑(约合7.54美元)的速度上涨。

  • 标签: 英镑 房价 伦敦 咨询公司 房地产 美元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20-02摘要目的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cycle,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又称戴明环)方法规范临床护士对心电监护的应用,提高重病患者的及时发现率,减少安全隐患。方法通过对临床护士心电监护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运用PDCA方法,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并与改进前进行效果比较。结果规范临床护士的心电监护应用,比较改进前后心电监护仪使用中常见问题,两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PDCA方法规范临床护士对心电监护的应用,可提高心电监护监测准确性,及时反馈危重患者病情,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 标签: PDCA 心电监护 规范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电监护仪属于一项临床设备,专门用于无创监测,医务人员通过心电监护仪,观察病人的心电图、心率,发挥计量的功能。心电监护仪的精密性强,其可在同一时间,监护病人的多项生理参数,临床中,必须确保心电监护仪处于正常的状态,因此,本文以心电监护仪为例,分析常见的故障及维修策略。

  • 标签: 心电监护仪 故障 维修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电极位置对心电图波形的影响,以获得更好的儿童心电监护电极位置。方法采用缩短电极距离的改良电极位置以及传统电极位置分别测量50例儿童的体表监护心电图,比较两种不同电极位置所获心电图P波、QRS波振幅的差异,以及改良电极位置后,患者体位变化对P波、QRS波振幅的影响。结果改良电极位置以及传统电极位置两种方式测量的心电图P波、QRS波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电极位置后,患者体位变化对P波、QRS波振幅的影响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电极位置可获得理想的体表监护心电图,而且不受体位影响,提示在儿童改良电极位置可以替代传统电极位置进行体表心电图监测。

  • 标签: 心电图 电极位置 P波 QRS波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电监护仪导联线路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增加了导联线的使用寿命。方法用理线器来规范心电监护导联线。结果管道和线路得到了集中整理,这样导联线用中就不会相互缠绕,也不容易在患者变换体位时被压在患者身体下导致压伤,过长的导线也不会落在地上,造成磨损,增加了导线的使用寿命。结论既减少了对导线损害节约科室支出,也为病人提供美观整洁的环境,加大护理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6s管理得到完美体现。取材简单、经济,推广实用性强。

  • 标签: 心电监护线路 收纳线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心内科护士心电监护仪使用与管理的效果。方法调查分析我院心内科16名护士心电监护监护仪使用及管理情况,并根据问题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培训;并对培训前后护士的理论、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及患者满意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培训后心内科护士心电监护仪使用与管理能力有所提高,理论成绩培训前(74.56±6.12),培训后(93.86±2.78),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技能成绩培训前(80.34±2.96),培训后(94.25±3.32),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率从85.3%增加到98.0%,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提高心内科护士心电监护仪的使用与管理能力,提高患者对心内科护士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心内科护士 心电监护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应用心电监护的有效时间,提高监护水平进行理论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共计一年时间里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发病后,根据心律失常易发生的时间和时段选择性的进行心电监护。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发病后的心电监护的有效时间为2d内持续心电监护24h,2d后每天心电监测的时间段6:00~18:00,5d后为6:00~12:00。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律失常易发时间、时段进行心电监护加强护理观察,可降低病死率、降低住院费用、避免因长时间心电监护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 标签: 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监护有效时间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41例以气促、气喘为主诉症状的焦虑症患者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方法所有患者均由呼吸专科医师在患者就诊时据患者的主诉、体征、支气管激发试验及患者对哮喘相关治疗的反应进行初步判断,填写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再在心身科专科医师指导下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填写,若诊断为焦虑障碍即予以心身专科抗焦虑治疗。追踪随访3个月以上,对患者治疗前后症状、SDS、SAS、ACT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1例患者中女性占绝对多数(95%),进行心身科专科治疗后患者气促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ACT、SDS、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最长随访为12月,部分患者虽有气促、胸闷症状的反复发作,但在心身科调整治疗后症状能较快改善及缓解。在未进行哮喘治疗的情况下无一例因哮喘发作入院及死亡。结论以气促为主诉症状的焦虑症患者易误诊为哮喘,女性尤为突出。合理运用ACT、SDS、SAS评分可以降低临床误诊率。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焦虑症 气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监护仪在院前急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积极寻找对策,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为病人提供及时、可靠的抢救和治疗。方法问卷调查,收集改进措施实施前后院前急救中心电监护仪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改进措施的实用性及效果。结果改进措施实施后,心电监护在院前急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明显减少,措施有效。讨论急诊科护士熟练掌握心电监护仪的使用规程和相关知识,在院前急救中为危重病人的病情监测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让病人获得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治疗。

  • 标签: 心电监护仪 院前急救 问题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监护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心电监护及全方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有95.0%的总有效率,对照组有80.0%的总有效率,观察组相比较于对照组,具有一定的优势,p<0.05,则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积极进行严密的心电监护和全方位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病情,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电监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监护及护理措施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电监护及有效的临床护理,护理结束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护理1个月后,共有58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顺利出院,2例患者因心室颤动继续留院观察,即救治成功率为96.67%。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电监护及精心的临床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有效减少相关的意外事件,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电监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消化内科的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原因进行探究。结果一般消化内科患者患有反流性食管炎、胆系结石、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等疾病的时候,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结论恶心、呕吐在消化内科属于常见症状,许多的疾病都会患有此种病症,对该病症的病情研究和原因探索,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恶心呕吐 消化内科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化自觉是随着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提出来的。文化自觉从基本词义上看,所表达的是作为主体的人在文化方面的自觉程度。从历史来看,文化自觉经历了个体文化自觉、群体文化自觉和人类文化自觉三个发展阶段,人类历史的发展本身也表征着人类文化自觉的历程。

  • 标签: 文化 文化自觉 人类历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24小时尿标本留取合格率。方法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基本活动步骤对2013年全年的24小时尿标本留取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根本原因,2014年1月始通过对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改进流程及加强细节管理等方面进行质量改进。结果24小时尿标本留取合格率由76.2%提高到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活动进行原因分析,设定预期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并进行追踪,可提高留取24小时尿标本的合格率,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住院病人 尿标本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