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滞血瘀的病因和病理机制。方法选取在我院近一年来接受治疗的气滞血瘀证患者56例以及48例正常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应用面部血流图对患者进行检测观察患者收缩波幅(HS)、舒张波幅(HD)、流入时间指数()、流入容积速度(HS/α)、周围阻力指数(C/HS),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其中再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8例,其中治疗组进行活血药加上心理干预进行治疗,而对照组进行普通的活血药进行治疗,最后根据患者舌苔颜色、面部颜色来确定治疗气滞淤血的有效性。结果患者与正常组在HS上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而HD、、HS/α、C/HS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滞血瘀症,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征候,对气滞血瘀证的病因病机进行研究能够更好的去了解气滞血瘀证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该症候提供理论基础。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热敏灸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纳入本院接收的84例痛经(气滞血瘀型)患者,时间为2023年1月-2024年3月,以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n=42)、观察组(n=42),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措施,基于此,观察组予以热敏灸干预,干预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干预效果;于干预前、后,比较两组痛经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子宫动脉血流指标[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PI、RI值、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热敏灸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疗效确切,可减轻疼痛度,改善子宫动脉血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在胃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胃痛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40)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5.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5.00%,对照组为27.50%,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柴胡疏肝散可有效提高胃痛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复发率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肝郁气滞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平行对照方法,以服用柴胡疏肝散与不服用柴胡疏肝散为分组依据,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25例予常规肝郁气滞证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肝郁气滞证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柴胡疏肝散,水煎服,1剂/d,水煎200ML,分早晚口服。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的变化,进而对患者进行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评估。结果肝郁气滞证症状疗效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生化常规检查均无明显异常。结论柴胡疏肝散能明显改善肝郁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确诊原发性痛经的患者40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于月经来潮前7天开始早晚各6粒口服血府逐瘀胶囊直至经期结束,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月经来潮前7天、4天与月经来潮第一天针刺给予眼针针刺治疗,对比治疗前后3个月经周期的中医证候积分与VAS评分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P <0.05),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实验组的指标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眼针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胸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胸痛病人,辨证属气滞血瘀型者共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治疗组服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的痊愈率为6.25%,研究组的痊愈率为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0.62%,研究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胸痛,辨证属气滞血瘀型的可收到良好疗效,是临床治疗气滞血瘀型胸痛的有效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