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58岁。右侧小趾外跖侧根部淡红色斑块5年,皮损反复出血,逐渐增大。皮损组织病理:肿瘤位于表皮内,与表皮相连,界清,真皮乳头内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肿瘤细胞大小形状一致,呈立方形,排列紧密,细胞核嗜碱性,可见导管分化,细胞间桥。免疫组化示:CEA(-),EMA(+),S100(-),PAS部分(+),P53部分(+)。诊断:小汗腺汗孔。予手术完整切除,随访未复发。

  • 标签: 小汗腺 汗孔瘤 足部 文献复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汗腺汗孔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选取清远市人民医院2011年至2019年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8例小汗腺汗孔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点和预后。结果8例患者中,发生于足底4例,发生于头皮、肩部、小腿及眉弓各1例。皮损表现为红色、淡红色或褐色的丘疹或疣状赘生物,高出皮肤表面。镜下见肿瘤组织局部与表皮基底部相连,并替代表皮细胞向真皮层广泛增生,且与相邻表皮的角质形成细胞分界清晰,部分形成网状结构,细胞形态单一、小立方状,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嗜碱,可见核分裂象;肿瘤细胞间见纤维血管间质。8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随访1.5个月~8年,均无复发迹象。结论小汗腺汗孔易误诊为其他皮肤疾病,如化脓性肉芽肿、血管、疣、胼胝等,确诊需依靠组织学活检。

  • 标签: 小汗腺汗孔瘤 临床病理 预后
  • 简介:89岁男性患者,双下肢肿胀、血管迂曲20余年,左踝外侧皮肤反复溃破、结痂3年。皮肤科查体:左踝部紫色及褐色色素沉着斑,斑片上可见3个绿豆大小糜烂面,组织病理符合小汗腺汗孔及淤积性皮炎诊断。肿瘤经局部手术切除治疗,术后伤口愈合良好。

  • 标签: 皮炎 淤积性 小汗腺汗孔瘤
  • 简介:汗孔角化症常见六种临床类型:经典型、浅表播散型、播散型浅表性光线性、单侧线状型、掌跖泛发型、点状汗孔角化症。现报道一例罕见类型的汗孔角化症:肛周疣状汗孔角化症。

  • 标签: 汗孔角化症 鸡眼样板 疣状 肛周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主因面部、四肢起褐色斑片3年,于2013年11月25日就诊。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内侧起皮疹,自行外用'卤米松'后疗效不明显,皮疹逐渐发展至四肢,遂就诊于北京某医院,行皮肤病理检查后诊为'汗孔角化症',先后予'维甲酸、雷公藤多苷、秋水仙碱、沙利度胺、环孢霉素、来氟米特、甲氨蝶呤'口服,外用'尿素软膏、卤米松、地奈德、他克莫司'等,病情无明显改善,遂来

  • 标签: 汗孔角化症 浅表播散型 病例报告
  • 简介:背景:汗孔角化症是一种罕见的角化性疾病,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后天获得两种形式。许多病例报道和系列研究都认为免疫抑制与该病发生有关。据作者所知,仅有5例骨髓移植后发生汗孔角化症的报道。结果:作者报道5例骨髓移植患者,在移植术后1~13年内诊断为Mibelli汗孔角化症。5例患者中4例的原发恶性肿瘤为白血病,第5例为非霍奇金淋巴。4例白血病患者的汗孔角化症发生于缓解期,而第5例的汗孔角化症发生于淋巴复发期。结论:汗孔角化症可发生于骨髓移植后。作者报道的5例是医学文献报道例数的2倍,且骨髓移植后发生汗孔角化症的发病率可能比先前公认的要高得多。由于已有报道指出皮肤癌与汗孔角化症相关,对骨髓移植受者发生的汗孔角化症进行仔细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骨髓移植患者 汗孔角化症 移植后 非霍奇金淋巴瘤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白血病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毛囊型汗孔角化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2月在西京皮肤病医院确诊的8例毛囊型汗孔角化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8例患者发病年龄6 ~ 67岁,男6例,女2例,均无明显发病诱因,发病至确诊时间6个月至20年不等。患者皮损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直径较小(< 1 cm)且长期存在的红褐色圆形斑丘疹或斑块,附少许或无鳞屑。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偶有轻度瘙痒。4例行皮肤镜检查,均显示角栓全部发生于毛囊开口处。8例皮损组织病理表现相似:表皮厚度大致正常或棘层轻度不规则增生,仅毛囊漏斗部存在角化不全柱,其下方颗粒层变薄或消失,可见角化不良细胞。6例患者分别采用手术切除、外用药物和激光灼烧等治疗,随访结果显示,手术切除可治愈原发皮损,但无法预防新发皮损,而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结论毛囊型汗孔角化病是汗孔角化病的一种特殊病理类型,临床好发于男性,以面部多见,病情缓慢进展,组织病理表现为独特的、仅发生于毛囊口的角化不全柱,诊断需同时结合临床与病理特征。

  • 标签: 汗孔角化病 皮肤表现 病理过程 皮肤镜检查 毛囊型汗孔角化病
  • 简介:摘要患者女,32岁,周身泛发性疣状增生瘙痒性皮诊27年,诊断为播放性浅表性汗孔角化症临床CO2激光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播散性 汗孔角化症
  • 简介:患者女,62岁。手背出现褐色斑疹25年,四肢反复脓疱角化5年、加重10d。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组织和免疫病理以及皮肤镜检查等诊断为汗孔角化症合并角层下脓疱病。给予口服阿维A胶囊、抗炎抗感染、支持治疗、皮肤去痂、外用药物、红光及UVB照射等治疗,全身症状消失,皮损明显好转。

  • 标签: 汗孔角化症 角层下脓疱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小汗腺汗孔癌的效果。方法回顾2016—2020年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治疗的5例小汗腺汗孔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改良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结果5例年龄52 ~ 80岁,男2例,女3例,病史1 ~ 50年。皮疹分别位于头皮、面部、腹部、大腿、足部,直径1 ~ 6 cm。沿皮疹周围1 cm切除,深度至筋膜浅层,切缘组织病理阴性行皮瓣或植皮闭合缺损面,阳性则继续扩切,切净为止。5例患者随访1 ~ 5年未见复发,1例因肝癌转移术后2年死亡。结论改良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小汗腺汗孔癌可确保肿瘤切净,并减少正常组织的损失。

  • 标签: 小汗腺汗孔癌 改良Mohs显微描记手术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患者女,60岁,因全身出现褐色斑疹伴瘙痒30年余到我院就诊。临床检查:全身可见大量散在离心性环状褐色斑疹,皮损中央轻度萎缩,边缘呈脊状隆起,表面覆有鳞屑,部分融合成片,四肢为甚。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角质层见角化不全柱、残留的细胞核,下方表皮凹陷处颗粒层细胞减少,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家族4代59名成员,12名患病。根据临床表现、家族史和病理结果诊断为播散性浅表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病。给予口服羟氯喹、外用维A酸及皮质醇激素软膏治疗3个月,瘙痒减轻,部分皮损鳞屑减少。

  • 标签: 汗孔角化病 显性遗传
  • 简介:毛囊(Trichofolliculoma)是一种少见的好发于成人面部向毛囊分化的良性错构。临床以鼻侧好发的网顶丘疹,中央开口处穿出成簇的柔软白色毳毛为特征[1-2]。

  • 标签: 毛囊性肿瘤 良性 毛囊瘤
  • 简介:根据日本漫画家手塚治虫的漫画改编该死的它又来了当代医学发达,却依然对某些罕见的疑难杂症束手无策。名医间黑男今天收治的这个病人,就属于这类棘手难题。病人名叫加藤德良,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富翁,同时也是位大慈善家。他人如其名,相貌纯良,经常扶贫恤困,人人对他赞不绝口。可这位大善人最近却得了个怪病,

  • 标签: 加藤 手塚治虫 大富翁 德良 人如其名 技艺精湛
  • 简介:摘要卵巢转移合并原发(ovarian metastatic malignancy with primary tumor,OMMPT)是一种罕见现象,指卵巢转移伴发卵巢原发性肿瘤。本组1例为卵巢转移性结肠腺癌伴成年型颗粒细胞(AGCT),另1例为子宫体子宫内膜样癌(EC)转移至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MCT),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中国代表处”在中国建立的中文网页“博金斯基医院”称,其发明了几乎可以攻克人类癌症的基因机制,而治愈癌症的药物叫“抗酮”。但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网站上,对“抗酮”的介绍是:目前只是进行了临床二期试验,还不能真正上市用于治疗癌症病人。

  • 标签: 抗瘤酮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医学科学院 中文网页 基因机制 二期试验
  • 简介:詹鹰医师:首先汇报病史。患者,男,35岁,因左腰部隐痛1个月余就诊。入院后B超示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并扩张,左肾积水,双肾实质性病灶(错构可能),左肾结石。MRI:肝右叶异常信号,考虑为良性病变,双肾多发错构,左肾错构突入左肾静脉至下腔静脉入口处,左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左肾积水,左输尿管上段管壁增厚。

  • 标签: 左肾错构瘤 左输尿管上段结石 诊治 瘤栓 左肾积水 腰部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