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胃癌淋巴转移(MLR)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121例胃癌患者MLR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血管浸润和淋巴管浸润是独立的死亡危险因素(P〈0.05)。MLR高低与病检淋巴结数(大于或等于7枚)无相关性(P〉0.05),但MLR影响术后生存时间,两者间存在直线关系(P=0.001)。MLR预测术后3年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与N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LR预测胃癌患者术后3年内死亡的准确性与N分期相当。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结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淋巴转移对胃癌病人的预后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中45例患者淋巴转移变成阴性,11例淋巴转移阳性。探析病例淋巴转移变化情况以及三年、五年生存。结果56例胃癌患者中出现淋巴转移为18.9%,结果分析发现肿瘤大于3厘米的胃癌患者发生淋巴转移的概率要高于肿瘤大小不超过3厘米者。出现浸湿至黏膜下层者出现淋巴转移概率也明显高于内层黏膜患者。淋巴转移成阳性者其三年、五年生存(74.9%、61.8%)明显低于没有出现淋巴转移者(93.9%、90.7%),P<0.05。结论胃癌淋巴转移概率随着肿瘤浸湿深度增加而升高,特别是浸湿至黏膜下层患者,而淋巴转移成阴性预后较好于呈阳性者。

  • 标签: 胃癌 淋巴结转移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转移(MLR)对淋巴结清扫不超15枚的Ⅲ期胃癌患者(不含食管胃结合部癌)接受术后辅助放疗疗效的评估作用。方法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从美国SEER癌症数据库中纳入2010—2016年确诊的淋巴结清扫不超15枚的Ⅲ期非食管胃结合部胃癌患者590例,其中,接受胃癌手术联合辅助化疗的患者291例(手术+化疗组),接受胃癌手术联合辅助放化疗的患者299例(手术+放化疗组),对两组患者采用1∶1倾向得分匹配(PSM),回顾性分析MLR对淋巴结清扫不超15枚的Ⅲ期胃癌患者预后影响,并评估不同MLR患者选择术后辅助放疗的意义。结果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分析结果,将0.5定为MLR的截点值。在纳入研究的两组Ⅲ期胃癌患者中,手术+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1、3、5年的总生存(OS)分别为77.1%、33.2%和22.8%。手术+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21个月,1、3、5年的OS分别为72.2%、33.6%和23.1%,但两组患者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亚组分析发现,MLR≤0.5患者中手术+放化疗组与手术+化疗组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MLR>0.5患者中手术+放化疗组的OS明显优于手术+化疗组(χ2=8.542, P < 0.05)。PSM前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种族、T、N分期、MLR和辅助放疗是影响淋巴结清扫不超15枚的Ⅲ期胃癌患者OS的重要因素(Wald=8.544、7.547、10.925、18.047、10.715, P < 0.05)。两组Ⅲ期胃癌患者经PSM后分析发现,手术+放化疗组和手术+化疗组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MLR≤0.5患者中手术+放化疗组与手术+化疗组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LR>0.5患者中手术+放化疗组的OS明显优于手术+化疗组(χ2=6.944, P < 0.05)。PSM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种族、T、N分期、MLR和辅助放疗是影响淋巴结清扫不超15枚的Ⅲ期胃癌患者OS的重要因素(Wald=7.154、8.023、7.744、17.016、4.149, P < 0.05)。两组Ⅲ期胃癌患者PSM前后的预后分析结果相符。结论MLR是淋巴结清扫不超15枚的Ⅲ期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MLR≤0.5患者的OS未见从术后辅助放疗中获益,而MLR > 0.5患者则建议接受术后辅助放疗以期改善预后。

  • 标签: 淋巴结转移率 Ⅲ期胃癌 术后辅助放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淋巴转移(rN)和病理学淋巴结分期(pN)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于烟台市烟台山医院491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X-tile软件对淋巴转移进行rN分组;根据淋巴转移数目进行pN分期。评估淋巴转移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对比淋巴转移和病理学淋巴结分期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X-tile分析显示本研究淋巴转移的最佳截断值为0.14(14%)和0.63(63%)。根据截断值将纳入研究的491例患者分为rN1(256例)、rN2(160例)和rN3(75例)3个亚组,组间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肿瘤部位、手术切除范围、分期、lauren分型、分化程度、pT、pN、脉管癌栓、神经侵犯、病理学TNM分期组间差异显著。rN与pN分期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评估对比:①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rN表现优于pN。②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cox分析中均显示rN为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中rN分组HR=3.18(95%CI 2.63~3.84,P<0.001),pN分期HR=1.88(95%CI 1.66~2.15,P<0.001);多因素分析中rN分组HR=2.21(95%CI 1.73~2.82,P<0.001),pN分期HR=1.31(95%CI 0.95~1.79,P=0.095)。③依时性ROC分析显示在术后随访52个月前rN的预后能力优于pN分期,52个月后pN分期更具优势。④将Lauren分型作为分层因子进行分层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肠型、混合型和弥漫型胃癌中rN均优于pN分期,AUC曲线显示混合型和弥漫型胃癌患者中rN预测能力优于pN分期,而肠型胃癌患者中pN分期表现略优。结论rN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在判断胃癌根治术后52个月内患者的预后时,rN的预后价值优于pN。在Lauren分型中混合型和弥漫型的胃癌患者,rN体现更好的预后价值。

  • 标签: 胃肿瘤 根治术 淋巴结转移率 淋巴结分期 Lauren分型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无淋巴转移胃癌病人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对98例接受根治性切除的无淋巴转移胃癌病人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与同期111例有淋巴转移胃癌病人对比。结果无淋巴转移组肿瘤平均体积较小、进展期病人较少、分化较好、肿瘤局限于黏膜和肌层者较多。5年存活(64%)高于淋巴转移组(54%)(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女性、肿瘤直径大于3cm、进展期、分化程度低和穿透肌层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无淋巴转移胃癌病人的预后较好,影响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和肿瘤病理改变,与切除范围、重建方式和辅助治疗无明显关系。

  • 标签: 病人 淋巴结转移 胃癌 肿瘤 长期生存 术后生存
  • 简介:目的:研究舌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ymphaticvesseldensity,LVD)和舌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转移的相关性。方法:舌癌样本来自138例实施舌癌切除术的患者。利用单克隆抗体D2-40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LVD的差异。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舌癌患者的LVD和临床病理因素的联系。结果:舌癌组织中LVD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已发生转移的肿瘤组织中LVD明显高于未转移肿瘤组织(P〈0.01)。LVD与舌癌患者T分期、分级、淋巴结状态和临床分期(r=0.229,0.221,0.794,0.740)具有紧密联系。结论:LVD有规律的增长可能是舌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有助于预测舌癌患者早期的淋巴转移

  • 标签: 舌鳞状细胞癌 生物标记 淋巴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转移乳腺癌患者淋巴转移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乳腺科收治的94例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拟接受4~8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阳性患者接受内分泌或靶向治疗,其余患者根据情况接受2~4个周期的辅助化疗或放疗。分析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淋巴转移情况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与新辅助化疗后淋巴转移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淋巴转移危险因素。结果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阳性为74.47%(70/94);术前腋窝淋巴结阳性数目、ER状态、HER-2状态、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cell proliferation-associated human nuclear antigen,Ki67)表达、完成化疗周期情况、化疗后腋窝淋巴结病理缓解情况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T分期与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淋巴转移有关(χ2值分别为30.053、10.233、6.303、7.666、18.162、10.148、12.418,P均<0.05);术前腋窝淋巴结阳性数目>3(OR=2.788,95%CI1.253~5.318)、ER阳性(OR=3.298,95%CI1.744~7.837)、Ki67表达≤20%(OR=2.469,95%CI1.184~4.301)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pPR(OR=4.197,95%CI2.168~13.788)为新辅助化疗后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阳性较高,术前腋窝淋巴结阳性数目>3枚、ER阳性、Ki67阳性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pPR为新辅助化疗后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浸润性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新辅助化疗 危险因素
  • 简介:胃癌的发病与死亡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前列。胃癌肝门部淋巴转移常因压迫胆管而引起严重并发症,放疗虽然可以改善症状,但因肝门部周围组织的结构特殊而使常规放疗的副作用大,患者往往不能耐受。脉冲式低剂量放射治疗(PLDR)可以在不伤害邻近正常组织器官的同时达到病灶区有效治疗的目的。

  • 标签: 胃癌 肝门部淋巴结转移 脉冲式低剂量率放疗
  •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侵犯小肠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受侵犯小肠区域淋巴转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例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侵犯小肠的病例资料。结果:7例结直肠癌联合小肠切除者均无致死性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证实小肠受癌性侵犯者5例,4例受侵犯小肠引流区域淋巴结阳性,淋巴结阳性为80%。结论:结直肠癌联合小肠切除是安全可行的,术中应同时清扫受侵犯小肠引流区域淋巴结。

  • 标签: 结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小肠癌性侵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能谱CT在食管癌转移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100例我院食管癌转移淋巴结患者予以纳取,测量并比较有无转移淋巴结的短径、长径、物质浓度及CT值。结果  结合术后病理检查,低分化组IC显著高于其他组患者(P< 0.05)能谱CT成像共检测到88个淋巴结(63个转移性,25个非转移性)。转移淋巴结的IC均显著高于非转移淋巴结(P<0.05)。结论  能谱CT成像可以更清晰地检测淋巴结,70keV单色图像上淋巴结/肿瘤的CT比率在区分有无转移淋巴结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 标签: []  能谱CT 食管癌 转移淋巴结 诊断 准确率
  • 简介:肺癌的正确分期对肺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根据胸片、胸部CT和B超等形态学检查手段作为分期的依据,但18F-FDGSPECT的应用,从功能诊断的角度,可发现许多过去形态学检查不能检测到的病灶,从而为肺癌的诊断和分期提供了新的方法.作者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期间,发现5例临床确诊为肺癌,采用18F-FDGSPECT显像,发现经胸部CT检查未显像的肺癌多部位转移,现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18F-FDG SPECT显像 肺癌 肺内转移 淋巴转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贲门癌中微淋巴管密度(LVD)与肿瘤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推断新生淋巴管在贲门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在58例贲门癌和22例正常贲门粘膜组织标本中用D2-40单克隆抗体标记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VD)。结果正常贲门粘膜微淋巴管密度值与贲门癌中淋巴管密度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LVD与淋巴转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提示癌组织新生淋巴管与贲门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 标签: 贲门癌 淋巴管密度 D2-40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Elivision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淋巴转移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于山西省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0例ⅢA/N2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确定淋巴转移最佳截断值,依此截断值分为高淋巴转移组和低淋巴转移组。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转移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危险因素,用Kaplan-Meier法分析高、低淋巴转移组患者总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情况。结果淋巴转移最佳截断值为0.2。高淋巴转移(>0.2)组180例,低淋巴转移(≤0.2)组170例。高淋巴转移组腺癌、最高淋巴转移患者比例均高于低淋巴转移组[72.2%(130/180)比52.9%(90/170),52.8%(95/180)比29.4%(50/170),均P<0.05]。高淋巴转移组跳跃性N2淋巴转移、N2淋巴结单站转移和最高组N2淋巴结单站转移患者比例均低于低淋巴转移组[51.1%(92/180)比71.8%(122/170),25.0%(45/180)比44.1%(75/170),38.9%(70/180)比75.3%(128/175),均P<0.05]。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腺癌、多站N2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是ⅢA/N2期NSCLC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2.201,95% CI 1.444~3.355;HR=2.971,95% CI 1.950~4.529;HR=3.543,95% CI 1.874~6.699;均P<0.05);淋巴转移是ⅢA/N2期NSCL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3.669,95% CI 1.941~6.938,P<0.05)。低淋巴转移组5年OS(64.00%)高于高淋巴转移组(36.58%)(χ2=11.422,P=0.001),低淋巴转移组5年PFS(45.00%)高于高淋巴转移组(18.32%)(χ2=13.624,P<0.01)。结论淋巴转移是ⅢA/N2期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能有效评估预后。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淋巴转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转移中的应用效果及准确。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1月~2021年5月期间于本院复诊中检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后疑似颈淋巴转移患者47例(异常淋巴结共75个)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诊断研究。患者手术病理前均接受颈淋巴结彩色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准,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转移彩超成像特征及诊断准确。结果:(1)较非转移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超声成像以无回声皮质信号及高回声信号为主,彩超检查中可见淋巴结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丰富,且血流信号多杂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彩超对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转移诊断敏感度为92.16%,特异度为87.50%,准确为90.67%。结论:彩超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转移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敏感度优势,可经淋巴结血流信号相关指征评估有效鉴别转移淋巴结。

  • 标签: 彩超 分化型甲状腺癌 颈淋巴转移 应用效果 准确率
  • 简介: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前了解胃癌周围淋巴结的分布及转移情况,对术前分期、术式选择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现综述影像学检查在胃癌淋巴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转移 诊断显像
  • 简介: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影响胆囊癌手术预后的因素包括:侵袭深度,组织学分级,淋巴及周围神经浸润和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是胆囊癌常见的转移方式,其分子机制目前仍不甚清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VEGF—D及其受体VEGFR-3能够促进淋巴管生成,在淋巴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p16基因通过突变和甲基化,可能使肿瘤细胞恶性程度增加,与肿瘤的侵袭及淋巴转移密切相关;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a,HIF-1a)可能通过诱导VEGF—C/-D的表达而调节肿瘤淋巴管生成,促进肿瘤淋巴转移;细胞外基质(extracel-1ularmatrix,ECM)的降解是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管的必要条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s)家族中MMP-2与MMP-9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为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管提供必要条件,可能与胆囊癌淋巴转移有关。

  • 标签: 胆囊癌 淋巴转移 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