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青藏高原那曲地区的雨滴谱仪资料,研究了三类云降水微物理特征参量以及,并且拟合出积雨云降水、混合云降水和层状云降水的雨滴谱分布参数。主要结论如下:(1)高原地区7月至8月降水量在120 mm左右,7月降雨强度略大于8月;三类云降水的谱图都呈现单峰形,峰值位于0.562 mm左右,相同粒径下,浓度大小为积雨云>混合云>层状云,并且浓度越大谱宽越宽。(2)青藏高原云降水拟合数浓度值的大小为混合云>积雨云>层状云;除玉树地区积雨云形状因子μ值为负外,其余都是正值。(3)M-P拟合分布下,混合云和层状云降水的拟合效果较好,但各个粒径区间内的拟合值都有高估的情况,特别是对小雨滴浓度值高估明显。积雨云在小粒径上拟合值高估,在大粒径上拟合值低估。剔除对整体影响较小的小粒径后,三类云降水相关性显著上升,误差值中混合云与层状云数值减小,积雨云变化较小;Gamma拟合分布下,积雨云和层状云的拟合效果比较好,与M-P拟合类似对小雨滴的拟合高估明显。统计量值中相关性剔除0.312 mm粒径区间的模拟值后,三类云相关性显著提,层状云拟合数值改善较好;积雨云和层状云拟合数值变化不大。
简介:摘 要:在高能物理实验中,核脉冲探测无论在基础研究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是很重要的。由于探测器系统的指数信号和随机噪声的存在,传统的曲线拟合方法不足以达到最佳的精度和效率。近年来,神经网络被逐渐应用于高能物理实验的数据分析中,由于神经网络算法计算量大,为满足快速实时处理数据的需求,我们用嵌入式的方法。为解决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本项目研究了基于边缘计算的多通道核脉冲特征参数实时提取系统,采用降噪自编码器的对脉冲序列进行去噪和特征提取操作,采用全连接回归网络对幅度时间参数进行提取和预测,最终运用 FPGA平台或 AI-BoxX Gen.1(WHL-U+HDDL-R8)开发板实现设计内容。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探讨肝癌肝移植术前及术后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代谢负荷参数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7年5月期间术前、术后均行PET/CT检查的肝癌肝移植患者92例。依据多维尔标准将病灶分为PET阴性、弱阳性、强阳性。测量或计算肝癌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瘦体标准摄取值(SUL),肿瘤代谢体积(MTV),计算肿瘤-纵隔摄取比(TMR),肿瘤-正常肝摄取比(TLR),糖醇解总量(TLG),摄取总量(UVP)等代谢参数,分析其与复发的相关性,并分析了多维尔评分与代谢参数的关系及术前及术后代谢负荷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30例未复发组术前PET的多维尔评分分别为3、4、5分的例数分别为16、7、7例。62例复发,术后复发时间(10.90±10.30)个月。代谢体积参数MTV,TLG,UVP-M, UVP-LB在复发转移组明显增高(P<0.05)。肿瘤多维尔评分较低者肝移植术后预后良好,肿瘤Deauville评分4~5分为复发的重要预测因子。5分的高于4分的代谢参数。复发组的代谢负荷参数高于未复发组。复发组术后复发灶MTV、TLG、UVP-M, UVP-LB低于术前水平。而SUVmax、TMR、TLR、SUL与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移植术前应精准评估PET/CT多维尔评分及代谢负荷参数,对于高代谢负荷参数患者,术后应早期行PET/CT检查以提高复发及转移的检出,及时进行相关治疗。
简介:利用1980~2007年以来,青海省东部及邻区(34°~40°N,96°~104°E)ML≥2.3级地震资料进行特征参数耽值的空间扫描。结果表明,在该区域内发生的9次6.0级以上地震中有6次震前7—28个月在震中周围出现叻值异常区,并且大部分地震前的异常区存在异常出现一异常区面积扩大一面积收缩一发震的变化过程,为地震的中短期预报提供了判定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度散光儿童眼前节生物学参数的特征。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河南省儿童医院的散光患儿82例(82眼),其中高度散光患儿64例(散光≥2.00 DC),中低度散光患儿18例(散光<2.00 DC)。采用SIRIUS天狼星三维角膜地形图及眼前节分析系统测定患儿眼前节生物学参数,包括角膜参数和前房参数。角膜参数包括角膜最薄点厚度、角膜最薄点位置、中央角膜厚度、角膜体积、角膜前后表面K1、角膜前后表面K2、角膜前后表面球镜度、角膜前后表面柱镜度、光学区4 mm球镜度、光学区4 mm柱镜度;前房参数包括前房深度、水平虹膜直径、虹膜角膜夹角、前房直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眼前节各生物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度散光组儿童与中低度散光组相比,前房参数、角膜厚度和角膜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角膜最薄点位置分别有97%和89%位于颞下方,高度散光组角膜前、后表面K1值较低(t=-2.61, P=0.011; t=2.40, P=0.019),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及光学区4 mm散光度数较大(t=-11.00, P<0.001; t=5.58, P<0.001; t=-10.25, P<0.001)。散光程度较高组,前房直径较大,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3, P=0.036)。高度散光组屈光状态转化为等效球镜度,等效球镜度越小,前房深度和房角越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12, P<0.001; F=5.07, P=0.009)。结论:高度散光组儿童的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及光学区4 mm散光较大,角膜最薄点位置大多位于颞下方,角膜前后表面K1值较低,散光程度较高组儿童,前房直径较大,高度散光组等效球镜度越小,前房深度和房角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