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门诊连续登记的5261例发病3个月后的卒中患者入选该研究.对入选患者进行多种神经心理学和功能量表评定以及神经影像学评估,并记录人口学资料、卒中临床特点和血管危险因素.结果526例患者中,SIVD患者110例(20.9%),其中男性占61.8%,平均年龄66.8±10.5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80.0%),其次是血脂异常和吸烟史,分别为52.7%和40.9%,有57.5%的惠者有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32.7%的惠者有抑郁障碍.LawtonFAQ量表评定显示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SIVD患者55人(48.0%),用Barthel指数(引)测定显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者14人(12.8%).49例(44.5%)有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其中26例(25.6%)符合血管性痴呆标准.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中,SIVD约占1/5,SIVD患者认知损害、抑郁、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受累较常见,并伴有多种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8月~2009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且无治疗禁忌症患者56例,辅以脑复康、胞二磷胆碱等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治疗。结果脑血管造影提示中各种危险因素所致血管粥样硬化病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在预防治疗护理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结论高血压、吸烟、酗酒、高血脂等作为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中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可减少其发病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皮质下缺血性抑郁(SID)的脑皮质形态学改变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纳入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的CSVD患者88例,根据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分为CSVD非抑郁组(CSVD-ND, n=58)和抑郁组(SID, n=30),获取所有受试者磁共振3D-T1图像,应用计算解剖学工具箱(CAT 12)进行图像处理及皮质分割,获取皮质厚度(CTh)及皮质复杂度参数,包括脑回指数(GI)、沟深(SD)及分形维数(FD);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别进行基于顶点和感兴趣区(ROI)的皮质结构比较,将皮质参数与GDS评分进行相关分析,同时提取全脑平均CTh(mCTh)纳入二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基于顶点分析发现,与CSVD-ND组相比,SID组在后默认网络(pDMN)脑区,如楔前叶(Pcu),顶上回(SPG)及右侧中央后回(PoCG)等脑区CTh显著增加(均P<0.001);同时在Pcu脑区的GI值及颞下回(ITG)脑区的FD值均显著增加(均P<0.001)。基于ROI研究发现,与CSVD-ND组相比,SID患者CTh增加脑区除了Pcu、SPG及右侧PoCG外,进一步延伸至右侧中央前回[(2.27±0.20) cm3比(2.12±0.26) cm3,P=0.007]、左侧中央旁回[(2.18±0.20) cm3比(2.05±0.23) cm3,P=0.008]等更广泛的皮质区域;GI值在右侧PoCG脑区显著增加(25.31±1.11比24.23±1.27,P<0.05)。相关分析发现左侧Pcu脑区CTh与GDS评分呈正相关(r=0.4,P<0.05);将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颅脑总体积、CSVD传统影像学表现、认知功能(CAMCOG-C)及mCTh等纳入二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高mCTh组(>2.473 cm3)患SID的风险是低mCTh组(<2.367 cm3)的6.373倍(95%CI:1.254~32.389)。结论CSVD患者的SID脑CTh及皮质复杂度均显著增加,以pDMN脑区尤为明显;且CTh可能为SID的重要风险因素。
简介:摘要远隔缺血后适应(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ostC)是指在再灌注后通过给予快速、间断性的肢体血流中断刺激,调动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以减轻重要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能力。早期再灌注治疗是缺血性血管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大量研究及临床证据表明:恢复某些缺血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及氧供反而加重组织损伤即缺血-再灌注损伤,包括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如心律失常、心肌舒缩功能障碍、代谢异常以及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及脑梗死面积增大等损伤。国内外研究发现远隔缺血后适应具有减轻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为应对减轻再灌注损伤这一挑战,远隔缺血后适应目前成为临床研究的热门话题。因此尽快恢复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是缺血性血管病最为重要的治疗方案,其中包括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手段。但是恢复器官血流灌注后所致的再灌注损伤又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其中心脏及脑对血流灌注及氧供需求高,极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探究减轻再灌注损伤成为了缺血性血管病研究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