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资料1.1病例1患者女,23岁,因全身皮肤色素异常伴掌跖角化3年就诊.患者因习惯性便秘,间断口服肥儿丸、七珍丹、黄连上清丸8年.7年前开始出现闭经,3年前全身皮肤色素加深,脐周出现色素减退斑,1年前色素减退斑逐渐增多,扩展至躯干、双上臂及双股部等,并且双侧掌跖出现角化,伴口干、乏力、纳差、体重下降等.

  • 标签: 医源性砷中毒 皮肤
  • 简介:家乡,让我们这些游子魂牵梦萦的不就是那里的青山绿水和浓浓的乡愁吗?但是今天,它却被现代工业污染破坏得千疮百孔……

  • 标签: 砷中毒 古镇 工业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亚急性砷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2020年1月,回顾性分析一起砷矿渣污染饮用水致亚急性砷事件中毒事件,总结亚急性砷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11例饮水型亚急性砷中毒患者早期表现为急性胃肠炎,部分有皮肤、血液、肝脏、肾脏、心血管等多器官损害,后期以周围神经系统损害为主。治疗以驱砷、保护靶器官和治疗中毒性周围神经病为主,疗效较好,但重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恢复较慢。结论经消化道吸收所致亚急性砷中毒早期以急性胃肠炎表现为主,早诊早治,疗效较好,但重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恢复较慢。

  • 标签: 砷中毒 砷皮炎 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 简介:邵显俊家的新炉子是在当地医疗人员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帮助下装起来的。整套炉子的360元工具费和运输费全免。同时,邵显俊也学会了把食物放在屋外吹干而不是在炉子上烤干。

  • 标签: 砷中毒 兴仁县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防治 改革 贵州
  • 简介:摘要作者为了解我团砷中毒、氟中毒防治知识的普及状况,以便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兵团2012年度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健康教育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我们于5月份对全团开展了砷中毒、氟中毒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活动结束后对砷中毒、氟中毒健康教育进行了评价,现将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氟中毒 砷中毒 健康教育干预
  • 简介:摘要砷化合物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如美国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NIE-HS)和美国环保局(US—EPA)等诸多权威机构所公认的人类已确定的致癌物。本文所说水砷污染是指砷化合物溶解在水中或以溶胶微粒形态稳定存在于水中所造成的污染,也称为水型砷污染。水中砷主要通过食物链和直接饮用进入人体,又称为饮水型砷污染。也称慢性饮水型砷中毒。本文主要阐述了饮水型砷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 标签: 砷中毒 危害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地方性砷中毒与心电图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网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将国内外发表的地方性砷中毒与心电图异常有关的流行病学文献纳入研究,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1日。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二分类变量的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结果选用随机效应模型,以比值比(OR)作为效应指标;通过亚组分析寻找特征性变化;使用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6篇中文文献及3篇英文文献,共计9篇文献。心电图异常包括QTc延长、ST-T段改变、电轴左偏、心律失常;最终纳入暴露组1 975例,包含心电图异常575例;对照组750例,包含心电图异常145例。通过Meta分析,心电图异常合并OR值[95%置信区间(CI)]为4.41(2.83 ~ 6.87),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6.56,P < 0.05);亚组分析结果,QTc延长、ST-T段改变、电轴左偏、心律失常的合并OR值(95%CI)分别为12.30(5.91 ~ 25.59)、2.74(1.39 ~ 5.41)、2.93(0.89 ~ 9.62)、4.13(2.38 ~ 7.17)。结论地方性砷中毒可能会引起心电图异常;砷暴露造成的QTc延长可能是砷暴露造成心电图异常的特征改变。

  • 标签: 砷中毒 心电图异常 Meta分析 QTc延长
  • 简介:摘要三氧化二砷中毒后可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脏、肝脏、肾脏等多脏器受损,致死量0.8~2.0 mg/kg,急性中毒少见。本文分析10例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吸收三氧化二砷引起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急性三氧化二砷中毒的认识。

  • 标签: 三氧化二砷 中毒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砷的蓄积效应及低砷暴露均可对砷中毒病区人群造成持续健康损伤,砷中毒的早期诊断与预防成为当前防控的重点,而生物标志物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预防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因此,敏感特异的砷中毒生物标志物筛选及应用对于砷中毒的持续消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地方性砷中毒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地方性砷中毒的持续防控、早期监测与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砷中毒 生物标志物 暴露生物标志物 效应生物标志物 易感性生物标志物
  • 简介:目的探讨燃煤型砷中毒伴发皮肤癌的发病规律及特征。方法从砷中毒疫区中选择中、重度砷中毒患者172例进行可疑部位皮肤活检,光镜及电镜下分析病理特征,共检出皮肤癌42例,对此42例皮肤癌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重度砷中毒患者172例中确诊皮肤癌42例(24.4%),其中Bowen病25例(59.5%),鳞癌11例(26.2%),基底细胞癌6例(14.3%),发生在手、足部位的病变占全部病变的64.3%。多发癌灶(两处以上)14例(33.3%)。结论燃煤型砷中毒伴发皮肤癌为区域性特殊疾病,其发病周期长,发病特点和一般皮肤癌有显著差异。

  • 标签: 砷致皮肤癌 燃煤型砷中毒Clinical feature of Coal burning arseniasis -concomitted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雄黄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用药物,其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如长期使用会引发慢性砷中毒迹象,所以使用者应合理控制药量、并在合理范围中使用,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提高药物检查力度,确保药物安全性。

  • 标签: 雄黄 药源 砷中毒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方剂解毒方对雄黄致小鼠砷中毒的解毒作用。方法利用雄黄建立小鼠砷中毒模型,将8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和正常组,每组20只。测定小鼠血砷、尿砷、血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血砷、尿砷含量以模型组最高,并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中药组和西药组均能降低尿砷含量,差异显著(P〈0.01);Cr、ALT的含量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西药组、中药组均可降低升高的GSH-Px和SOD(P〈0.05或P〈0.01);结论解毒方对砷中毒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排砷、调节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

  • 标签: 解毒方 砷中毒 雄黄
  • 简介:483人因误食含有三氧化二砷的面条引起食物巾毒,面条摄食量平均170.82g/人,元素砷摄入量平均205.7mg/人,中毒者平均年龄23.98岁,其中因母乳含砷而使哺乳婴儿中毒1例,平均潜伏期79.6分钟,中位数为50.43分钟,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病人多于5~8天内出院,无致残致死,尿砷在中毒后第九天完全恢复正常,随访症状于中毒后第56天全部消失。对早诊断早治疗和少量、多次、持续、足量使用特效解毒剂以及杜绝大面积砷中毒提出了建议和体会。

  • 标签: 砷中毒 特效解毒剂 平均潜伏期 调查分析 熟食制品 摄食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陕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人群内外环境砷含量、病情现状及现有患者的管理服务情况,为评价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的防治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 - 2020年,按照《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大骨节病等重点地方病监测方案的通知》《陕西省饮水型砷中毒监测方案》要求,在汉中市勉县,商洛市山阳县、镇安县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的全部病区村开展调查。了解改水降砷工程运行情况,并采集1份末梢水水样测定水砷含量;对全村正在和(或)以往暴露过高砷水的常住人口按照《地方性砷中毒诊断》(WS/T 211-2015)标准进行砷中毒检查和病情判定;随机选择5个村,每个村选择50人,采集即时尿样测定尿砷含量;同时了解现有砷中毒患者的管理服务情况。结果共调查13个病区村,均已改水,13个改水降砷工程均正常运转,水砷含量均< 0.01 mg/L;共检查12 577人,检出砷中毒患者417人,检出率为3.32%,未发现新发砷中毒病例和与砷有关的皮肤癌患者;共检测260份尿样,尿砷几何均值(< 0.001 mg/L)小于人群尿砷安全指导值(0.032 mg/L);现有的417例砷中毒患者均纳入健康管理并进行了签约服务。结论陕西省达到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消除标准,今后应重视改水降砷工程的管理,加强健康促进和现有患者的管理服务工作,巩固防治效果。

  • 标签: 饮用水 尿砷 地方性砷中毒 消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变化趋势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评估消除目标进展,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018年,按照《"十三五"全国地方病防治规划》中期评估方案及《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的要求,在全省16个县(市、区)的157个病区村或高砷村,以行政村为单位,对全部常住人口进行普查,调查现症患者病情情况,查找砷中毒新发病例;调查改水措施落实情况和改水工程运行情况;每个行政村采集1份末梢饮用水水样,检测水砷含量;同时以县(市、区)为单位评估砷中毒消除情况。结果全省共计调查1 221名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例,其中轻度982人、中度190人、重度49人,各占80.43%、15.56%、4.01%;1 221名病例均为2011年以前监测在册的病例,未发现新发病例。157个调查村改水率为94.90%(149/157),改水村水砷含量均值为0.022 3 mg/L,范围为0.000 5~0.193 9 mg/L;改水后水砷合格率为83.89%(125/149),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为82.55%(123/149)。10个县(市、区)达到了消除标准,6个县(市)未达到消除标准。结论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防治成效显著,多年未有新发病例;今后应加大改水工作力度,实施一村一策式精细化管理,确保所有病区村或高砷村达到国家消除标准,如期实现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目标。

  • 标签: 饮水 砷中毒 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