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旨在调查我国现阶段成年人的社会赞许性状况,并建立相应的全国常模。使用之前编制的“中国成年人多维社会赞许性量表”,在全国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进行分层抽样,获有效样本6350人。结果表明:女性的社会赞许性总体水平及自我欺骗否定、能动性管理和交流性管理水平显著高于男性:青年人社会赞许性的总体以及各维度的水平均低于中、老年人;城市人口社会赞许性的总体以及各维度的水平均高于农村人口:初中受教育程度者的社会赞许性总体水平低于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在交流性管理水平上.初中受教育程度者低于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低收入者的能动性管理水平高于中、高收入者.高收入者的交流性管理水平低于中、低收入者。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全国常模。
简介:在总结了有关社会赞许反应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体育科学研究中问卷调查的实际,以279名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对象,考察了赞许动机、测量情境对体育科学研究中问卷调查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赞许动机、测量情境均对体育科学研究中问卷调查结果产生影响;具有较高赞许动机的被试者在回答问卷时,容易受到测量情境的影响;低赞许动机的被试者,较少受测量环境的影响,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在较低测量情境中,个体的行为会受到希望得到社会赞许的强烈程度也就是人格中的动机单元影响;在高测量情境下,无论是否更希望得到社会的赞许,被试者对问卷调查的反应准确性都比较高;可能存在着赞许动机阂限和测量情境阈限。
简介:“社会危害性”紧贴社会,它已经随着社会的演进而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在风险社会之下,学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非议态度将有所改观。“社会危害性”的“社会”指的是社会关系。社会危害性具有朴实性、民主性、道德性、法定性的特征。在当代中国内地,社会危害性并不具有阶级性;社会危害性与罪刑法定原则的追求相同;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的根据,是第一性的,但在司法中要受到罪刑法定原则的制约。犯罪本质和犯罪构成体系并不存在惟一性的对应关系,犯罪本质由刑法规定,犯罪构成体系却可以选择适用。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场合,犯罪构成的判断是惟一性的,犯罪构成并未被虚置。社会危害性比法益的内涵更深刻、直白,更具有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