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過對墨迹中對篆籀筆法的保留、進化與失度現象的討論與分析,總結了其形成背景與意義,揭示了墨迹作爲篆之後任、隸之前身的承上啓下的過渡性字體,在漢字史和法筆法史方面的重要作用。

  • 标签: 秦簡牘書 墨迹 篆籀筆法 保留 進化 失度
  • 简介:在目前所見墨迹中,有不少文上有簽名、畫押的字迹,這些簽名、畫押字迹往往與周圍字迹有明顯差別,並有着較爲固定的格式,關注簽押對研究法具有開闢新思路、新視角的意義。簽名是有個性的署名,是在社會關係中代表個人資信及審美情趣的視覺標志;畫押則是由簽名發展而來的、表示特定含義的符號。二者常配合使用,既有共性,又有區别。本文選出簽名畫押中較典型的幾種:定稿簽名、合審合議簽押、付受簽押等樣式,以新出土五一廣場及走馬樓、居延等爲例,分析两漢吴簽押特徵及其墨迹寫特徵。

  • 标签: 簡牘 墨迹 簽名畫押 書寫特徵
  • 简介:是一種比較複雜的草形態,其中既有章草的身影也有今草的痕迹,同時不乏狂草的例子。傳世章草實際上是經過標準化、美化的字體,並不能代表字體演變的進程。漢與章草不能等同看待,也不能稱作章草。漢是實用目的驅使下字體演變的結果,章草則是藝術審美需要的發展産物。漢與其他的草形態有着密切關係,建議在研究過程中仍以漢爲名,界定好概念,不要與傳世草相混。

  • 标签: 漢簡草書 章草 草書區分
  • 简介:本文以敦煌漢中的部分隸作爲樣本,通過對斜向筆形設置參數進行微觀分析,僅從斜向筆形數量與字形體勢、起筆收筆的用筆方式與方向以及波磔數量等方面,描述敦煌隸寫狀態,考察隸變在敦煌漢中發生、發展的情况,進而闡述隸變規律。認爲,斜向筆形的數量影響字形的横向取勢,進而反映隸變程度的高低;斜向筆形起筆的順逆方式及數量、收筆的出鋒與不出鋒方式與數量,出鋒時上、中、下方向變化及數量,波磔筆形的數量,都反映出漢字隸變程度。漢字隸變首先在日常應用性寫中發生,并從用筆方法即筆法的改變開始。隸變在寫的應用性與規範性之間不斷發展。

  • 标签: 敦煌隸書簡 斜向筆形 隸變
  • 简介:本文選取敦煌草作爲研究樣本,通過設置筆形數量、起筆順逆、收筆出鋒與否、末筆出鋒與否以及轉折筆形寫狀態等參數,並與敦煌隸字樣,王羲之、智永、孫過庭等人草字樣進行比照,探討早期草形成的幾個主要特徵,研究發現:早期草寫與隸相比,筆形數量進一步减少;起筆順鋒增多,逆鋒减少;筆形趨短與寫美化;部分保留波磔筆形;轉折筆形數量增加,形態增多;連筆映帶成爲草標志性筆形,尤其是連筆映帶的大量出現打破原有隸筆形組合秩序;連筆映帶的末筆下行出鋒的寫特徵,爲建立起草寫空間關係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敦煌漢簡 筆形參數 早期草書特徵
  • 简介:西北出土漢對于研究兩漢法史意義重大,其中諸多的習字記載了兩漢時期吏卒臨摹、練習法的相關史實,這些西部漢中的習字表明,漢代邊郡吏卒的法臨习是普遍、經常性的,也是漢代法進入"自覺"狀態的一個重要表現。

  • 标签: 西北漢簡 習字簡 書法自覺
  • 简介:本文以大量爲資料和證據,闡釋論證章草的由來、形成、發展,認爲隸草及章草等草體,并非像傳統説法那樣來自正體隸,其上源實爲戰國文字(戰國古文等),并可上溯至金文大篆系統。本文認爲,章草起于戰國古文、出于戰國,章草是戰國金文大篆(包括六國古文和籀文等)草寫演進的結果,後由“章草”發展到“體章草”,章草亦爲隸正體之源……

  • 标签: 章草 戰國秦漢 古文 簡牘帛 起源
  • 简介:1628年11月,祁彪佳父祁承卒。1629年彪佳服喪居家,遠離官場,撰寫《遠山堂曲品》《遠山堂劇品》,故信中所論及戲曲之事尤多。此年中,與陳汝元、王應遴、沈泰、王元壽、吕師著、袁于令等人的信札,涉及祁彪佳'二品'創作情况、祁氏戲曲觀念、沈泰《盛明雜劇》之辑刊、四大南戲之定本、音律問題等,值得關注。

  • 标签: 祁彪佳 遠山堂劇品 遠山堂曲品 袁于令 盛明雜劇
  • 简介:崇禎三年(1630),祁彪佳尺中多有涉及《曲品》《劇品》編纂、沈泰《盛明雜劇》二集之輯刊、祁氏家班謝丑逃竄等事,對考索晚明曲壇樣貌,有重要價值。崇禎四年(1631)及其後,論及戲曲尺僅五封,蓋因彪佳入京重返官場,且經歷仕宦風波與國亂,遂無暇理及戲曲。

  • 标签: 祁彪佳 遠山堂曲品劇品 沈泰 家班
  • 简介:今藏於南京圖館的祁彪佳尺,有不少討論戲曲的文字,反映了天啓三年到崇禎十四年間(1623~1641),祁彪佳與諸友人借閲、抄録、品評、搜集戲曲的情况,記録了祁彪佳與袁于令、沈泰、王應遴、葉憲祖等戲曲家的交遊,對考索晚明戲曲及祁氏曲目的編纂情况,有重要價值。這批尺目前尚未影印出版,不易見到,今特作1録與箋注,以便讀者利用。

  • 标签: 祁彪佳 全節記 劇品 曲品
  • 简介:本文以之代表——湖南里耶爲主要研究對象,重點對里耶墨迹中的"草狀點化筆"現象進行深入細緻的探究,分析這一寫現象的由來、在秦代的寫情况及其之後的發展,分析其在隸變中、在漢文字演進以及法技法發展中的作用,特别是其對漢草(草體)發展的影響,文章試圖通過探討一個小的技術現象來探索法的一些特徵。

  • 标签: 里耶秦簡 草狀點化筆 草體 秦漢 書法
  • 简介:長沙走馬樓吴中出現的草刺文爲縣列曹起草呈送縣廷審核、簽署,需要郡府處理事務的摘要。封發類文是由縣廷統一封緘、發送文的摘要。草刺類文是通過歸納具體文和簽牌而形成。歸檔時自成一類,單獨收卷,内部以事類爲中心。草刺文所反映的孫吴郡、縣政權處置基層事務的流程爲:縣曹吏負責具體事務的處理,將草撰好的文上報縣廷,縣廷根據需要,選擇部分内容上報至郡府,或郡府委派督郵等方式進行處理。在這一過程中,縣廷是日常行政運轉的樞紐。

  • 标签: 吴簡 文書 草刺
  • 简介:清代帖學代表家劉墉的法來源説法頗多,本文以劉墉所題跋等爲主要材料,透過跋中劉氏自己的言語評論等,分析其法的形成與借鑒範圍。通過分析可知,對劉墉風形成影響最大的有鍾繇、顔真卿、蘇軾、趙子昂、董其昌以及北碑等。本文力求以劉墉'自家話語'揭櫫其法由來及其法藝術觀。

  • 标签: 劉墉 書跋 書風 書法觀 借鑒
  • 简介:在日本法專業的中國法史課堂上,講授清代篆隷的部分時,鄧石如、伊秉綬、陳鴻壽等人的介紹,必不可少,黄易則未列其中。在相關籍如資料豐富的《圖解道史》中,亦無黄易的隷。在此種情况下,黄易的隸并未在日本得到普遍的介紹與宣傳。因此,本文通過對黄易隸畫册”“隸册”作品進行分析論證,以期掌握黄易隸風格的特徵,説明黄易作品對習隸者而言,實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稱其爲“隸教育之父”,亦不爲過。

  • 标签: 黄易 隸書 金石學 秋盦書畫册 李鐵橋
  • 简介:民國以降,香港成爲與廣州並列的木魚刊刻發行中心,並在抗戰後延續了很長時間。香港學術界很早就注意到木魚,從20世纪70年代開始就有學者着手搜集整理、編訂目録。這些藏品後又轉歸圖館和研究機構,其下落今或不甚詳,且所編目録年代已久,已不能全面反映收藏狀况。今以實地考察爲據,對香港地區各高校的收藏狀况,作系統介紹。

  • 标签: 木魚書 香港 香港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嶺南大學
  • 简介:漢字的視覺特點,無論從整體的結構還是分離的筆畫來看,在形態上都具有超越其他文字系統的視覺豐富性。通過幾千年的審美發展和調整,這种形態的豐富性終于臻至中國特有的文字的藝術形式——法。因此,中國文字包含兩種特點:其一,作爲漢語面的交際載體,必須遵守語言學的規律;其二,形態符號系統,可以找出其結構規律。本文擬探索中國文字和法在創作過程中的寫秩序,並試以'序列性'稱之。通過法文獻的梳理與迹圖像的闡釋,本文對寫過程和法創作做出理論性的思考,並且試圖對漢字筆順的起源及其含義作出定義。

  • 标签: 簡易律 區别律 綫性 序列性 筆順
  • 简介:古代尺爲法帖中最常見的載體之一,然古人所謂"尺",一般兼文體與迹二義。此事本不難理解,但是在歷代文獻記載中,"尺"的含義却常常含混不清,誤引誤解者不乏其例。此其一;當今習之人類能言學某家某人尺,若二王尺,蘇、黄、米、蔡尺等,至於尺乃屬文章體裁中之何種?信札中之何類?知之者鮮,此其二。有鑑于此,本文擬就文獻中所見尺之名稱、含義、類型、功用等相關問題,略做梳理討論,以明確文獻中所見"尺"一詞之具體含義,以供參考。另外,筆者曾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尺有所研求[1],凡是已論之事,兹不復贅叙。

  • 标签: 尺牘 史書類文獻 書法類文獻 公私文書 私信家書
  • 简介:舞台化装与舞台灯光的关系,最为密切也最为复杂,舞台上的光色、光影、光的明度等,都与化装人物的造型和色彩不能分割。人物造型时所敷底色的深淺;同灯光的明度,关系最为直接,一般的規律是:光亮則色彩显淡,光暗则色彩显深(这里所指底色深淺,仅就同一角色的所敷的底子肤色而言;光的明与暗,是指用足了的光度,不是指为表示时間、气氛的不同而变化的光的明暗度)。例如在舞台灯光較暗条件下化装的农民为太阳晒的健康的肤色,到了較明亮的舞台灯光下,就会显得同城市居民一样的白晰,因此,人物造型吋的化装底彩,必須适应舞台灯光的明晴条件而有所变化。傳

  • 标签: 舞台灯光 明与暗 人物造型 光色 明暗度 建筑条件
  • 简介:光明日报主管主办'砥砺思想宁静心灵'——我看《博览群书》我也曾投机取巧,但它没有给我智慧;我也曾急功近利,但它没有给我成功——倒是源自心底的宁静与坚持,让我收获信任,收获机遇,收获成就,收获快乐。'砥砺思想宁静心灵',我看《博览群书》。《博览群书》,1985年创刊,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刊名,是光明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思想文化月刊。

  • 标签: 博覽 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