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筋膜手法治疗在盆底肌过度活跃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 2018年 5月至 2020年 5月在我院产后 42天检查并确诊活跃型盆底肌功能异常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共 120人。随机分为 3组:单纯电刺激治疗组为 A组 40人,单纯肌筋膜手法治疗组为 B组 40人,电刺激 +肌筋膜手法治疗组为 C组 40人。三组均治疗一个疗程,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三组产妇在治疗前盆底肌表面肌电值及盆底筋膜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治疗后盆底肌表面肌电值快肌、慢肌、 60秒耐力测试均有提升, C组、 A组 >B组,且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A组与 C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 P> 0.05);治疗后,后静息值 C组 >B组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治疗后肌筋膜疼痛评分观察 C组、 B组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B组与 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肌筋膜手法治疗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能有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提高盆底肌力,降低盆底肌后静息,改善盆底肌筋膜疼痛,较单纯电刺激或单纯肌筋膜手法治疗疗效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肌筋膜手法治疗 电刺激生物反馈 活跃型盆底肌 盆底肌筋膜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刺激结合手法按摩对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MPPS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红外线组(30例),电刺激组(31例)和联合组(电刺激+手法按摩,32例)三组。红外线组给予红外线照射治疗,照射患者疼痛明显部位(下腹部或者腰骶部),照射距离15~20 cm,每日1次,每次30 min,共治疗10次;电刺激组给予电刺激治疗,先行经皮神经电刺激,频率80~120 Hz,脉宽80~120 μs,治疗15 min;然后行内啡肽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脉宽230~270 μs,频率2~4 Hz,治疗15 min,1日1次,每次30 min,共治疗10次;联合组在电刺激的基础上给予手法按摩,每次电刺激结束后(方法与电刺激组相同),由经过培训的有经验的康复治疗师给予盆底肌筋膜手法按摩治疗15 min,每日1次,共治疗10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治疗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的目测类比法(VAS)评分及盆底表面肌电评估(Glazer评估)测量指标的变化、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疼痛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VAS评分、前后静息电位及变异性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联合组和电刺激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分别为(2.15±1.43)分和(3.75±1.62)分,明显优于红外线组[(5.02±1.5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电刺激组的总有效率(联合组96.87%、电刺激组80.65%)及前后静息电位及变异性亦均显著优于红外线组(红外线组总有效率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联合组的VAS评分、前后静息电位及变异性亦明显优于电刺激组(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联合组、电刺激组、红外线组的疼痛复发率分别为6.25%、25.81%和5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是治疗MPPS的有效方法,可降低疼痛的短期复发率。

  • 标签: 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电刺激 手法按摩 表面肌电
  • 简介:摘要盆腔筋膜是争议较大的人体解剖部位之一。结直肠外科、妇科和泌尿外科根据专科手术的特点,分别对盆腔筋膜进行解剖标记,命名未能形成统一。对某些特定的解剖结构(如盆丛),不同学者对其位置的描述存在明显差异。标准解剖术语的缺失,给医师理解相应解剖结构造成困难,也阻碍了学科间的交流。本文结合尸体解剖研究、手术观察和文献复习,对盆腔临床解剖的常见困惑和盆腔关键临床解剖术语进行阐述,包括:(1)尿生殖筋膜和膀胱腹下筋膜是脏筋膜的组成部分;(2)脏筋膜和直肠固有筋膜是两层独立的筋膜;(3)盆丛位于脏筋膜和Denonvilliers筋膜汇合处的外侧;(4)从层面的观点来理解盆腔侧韧带;(5)把握筋膜理解的整体观点。

  • 标签: 筋膜 解剖学,局部 盆腔 妇科学 结直肠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提出与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结直肠外科手术带入了膜解剖时代。日本提出的躯干筋膜分层延续理论,能很好地帮助理解结直肠手术相关的筋膜筋膜间层面。腹膜后的多筋膜层次、其向盆腔延续的复杂性以及筋膜间在个别地方的致密粘连,为术中准确把握筋膜间平面提出了挑战。直肠固有筋膜及腹膜后筋膜,尤其是输尿管腹下神经筋膜,有着独特的筋膜表面小血管分布特征,直肠固有筋膜的小血管根部能帮助精准寻找中低位直肠前侧方和后侧方致密粘连处的筋膜间平面,而输尿管神经筋膜表面血管的纵向走行及交通支血管稀少等特点能协助辨认肠系膜融合筋膜层面,增加肠系膜切除的完整性,降低术中神经损伤及肠系膜残留概率。对筋膜小血管的组织胚胎及解剖学认识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结直肠外科手术 筋膜 筋膜间平面
  • 简介:摘要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FICB)依靠局部麻醉药在髂筋膜间隙内扩散到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从而实现其支配区域的镇痛。超声引导下FICB在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股骨近端骨折及髌骨骨折等手术中应用广泛。为了明确髂筋膜间隙的解剖、注射局部麻醉药后药液的扩散方式与范围,以及临床效果,文章对FICB解剖和药液扩散程度、技术改良和临床效果进行了综述。腹股沟韧带上FICB相比较经典FICB和股神经阻滞,扩散范围更广、效果更佳。未来尚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入路FICB后药液弥散至椎旁间隙规律。

  • 标签: 髂筋膜间隙阻滞 局部麻醉药 神经阻滞麻醉 闭孔神经 镇痛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Epley手法复位和 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在 耳石症治疗中 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 耳石症患者 96 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 Epley手法复位,观察组采用 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 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 48 名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有 29 人,有效的有 17 人,总的治疗有效率为 95.74% ;对照组患者中,有 25 人经治疗后痊愈,有 19 人治疗效果显著,总的治疗有效率为 80.85 %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手法复位是耳石症 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 Epley手法复位和 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作为两种常用的复位方式,它们的临床效果并无明显差异。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标签: Epley手法复位 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 耳石症 治疗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现代企业来说,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已逐步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而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专利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以“筋膜枪”的专利无效案件为基础,通过对该专利无效决定及权利人的专利布局进行梳理,分析企业如何进行专利管理。

  • 标签: 知识产权 专利 筋膜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筋膜内与筋膜间保留神经的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ELRP)治疗前列腺癌(PCa)的效果及复发率。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PC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分为筋膜内膜组(46例)和筋膜间组(52例),两组分别接受筋膜内和筋膜间保留神经的ELRP并完成术后随访,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筋膜内组术后导尿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筋膜间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病理分期和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筋膜内组术后6个月、1年、3年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碍(ED)发生率低于筋膜间组(P<0.05);筋膜内组和筋膜间组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42.7、40.9个月,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6.09%、32.69%(P>0.05),生存率分别为84.78%、80.77%(P>0.05);Gleason评分2~4分为高分化,4~7分为中分化,两组随访期间复发率分别为43.24%、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率分别为72.97%、8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膜内保留神经的ELRP治疗PCa的切缘阳性率与术后复发率与筋膜间手术相当,同时其可减少术后尿失禁和ED发生,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前列腺癌 筋膜内 筋膜间 保留神经
  • 简介:摘要:情景交融,是形成意境的基础。杜甫的《登高》前两联以写景为主,景中有情;后两联以抒情为主,情中有景;是情景交融的典范作品。。 

  • 标签: 《登高》 情景交融 境界说 
  • 简介:摘要近10年来,上穹隆联合筋膜鞘悬吊术逐渐成为国内外眼整形美容领域中的热点。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上穹隆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的最新研究做分类阐述从联合筋膜鞘的解剖、历史命名、手术原理、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手术并发症及治疗几个方面作出阐述,并对联合筋膜鞘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分析,以明确该术式中一些模糊不清的问题。

  • 标签: 上穹隆 联合筋膜鞘 悬吊 上睑下垂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颈部坏死性筋膜炎(cervical necrotizing fasciitis, CNF)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5例老年CNF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术后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代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35例CNF患者术后3~10(6.8±1.3)d死亡9例(死亡组),存活26例(存活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病程、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血糖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24 h内清创与否、24 h内是否出现休克、48 h内是否出现下行性胸膜炎、并发症种类、教育程度、是否出现耐药菌、家庭收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均为老年CN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0.01)。结论并发下行性胸膜炎、糖尿病、24 h内出现感染性休克、出现3种以上并发症及病程长是导致老年CNF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教育程度高、家庭收入高及早期彻底清创引流并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对降低老年CNF的死亡风险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坏死性筋膜炎 感染 生活质量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使我国各行业发展有了新的发展空间,但是对于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生态环境问题是 21世纪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风景园林绿地的规划与建设是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与主要任务,科学合理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空间品质。主题立意不仅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中心思想,更是营造意境、彰显特色、体现文化内涵、提高园林艺术水平的核心与统帅。

  • 标签: 风景园林 主题设计手法
  • 简介:摘要乳腺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常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本病例哺乳期妇女乳腺坏死性筋膜炎,早期诊断困难,病情进展迅速,虽给予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等广谱抗生素抗感染及乳腺清创术,患者仍死于乳腺坏死性筋膜炎所致的并发症。积极地评估病情可能有助于乳腺坏死性筋膜炎的早期诊断,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和激进的外科清创,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坏死性筋膜炎 乳腺 哺乳期妇女 文献复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归纳颈部坏死性筋膜炎(CNF)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为更及时有效地治疗该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3例CNF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均尽早手术切开+清创引流+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其中10例同时行气管切开术。结果13例患者中,治愈11例、死亡2例。治愈病例随访至少2个月以上未见复发。结论CNF的救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清创,配合大剂量强力广谱抗生素协同治疗,并加强围手术期综合支持治疗等。

  • 标签: 筋膜炎,坏死性 感染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尸体标本解剖的方法确定前锯肌下筋膜平面阻滞的范围。方法甲醛固定的尸体标本4具,年龄18~64岁,身长163~170 cm,男女各2具,以其一侧胸壁为一研究对象,4具尸体共8个研究对象。尸体置于仰卧位,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下筋膜平面阻滞,注入亚甲蓝甘油果糖溶液40 ml。30 min时逐层解剖胸壁,记录不同体表标志下蓝染情况。结果胸壁解剖可见第2~6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呈蓝染。于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和腋后线蓝染范围分别为:9.95(1.18)、11.90(1.32)、12.80(1.32)和11.35(1.22) cm。第2~9肋于腋前线、腋中线和腋后线均呈蓝染,第1肋于各个体表标志下均无蓝染,锁骨中线下,各肋骨蓝染率分别为,第2肋为0,第3肋为7/8,第4肋为7/8,第5肋为6/8,第6肋为6/8,第7肋为5/8,第8肋为4/8和第9肋为0。结论前锯肌下筋膜平面阻滞可阻滞第2~6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 标签: 神经传导阻滞 药用制剂 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