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9例,根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突变情况将患者分为突变型组32例和野生型组47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吉非替尼。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突变型组和野生型组患者在性别、病理类型及是否吸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型组患者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野生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第19或21号外显子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吉非替尼治疗较敏感,疗效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对靶向治疗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1例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患者,对照组21例为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患者,对两组患者均应用替吉奥治疗,并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抑制相关基因突变,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24%71.43%),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靶向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非突变患者,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肿瘤的恶性发展。
简介:近期本刊专家讲坛,想重点谈线粒体与糖尿病的相关问题。浅意思是因在糖尿病分型中,涉猎“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以及“伴糖尿病的遗传综合征”。介绍一下近来的进展,自1959年Emster等首次报导伴糖尿病的代谢亢进性线粒体综合征以来,1995年Gerbitz等报导目前伴糖尿病的线粒体遗传综合征已有60余种;更从线粒体的数量上、功能上、遗传特点上,直到线粒体在人的生存与衰老,健康与疾病等方面,远远超越与糖尿病的关系,更从大概念上了解线粒体及线粒体病。其实近几年学术上也在突出对少见病的认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腺癌组织EGFR突变与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确诊为肺腺癌伴EGFR突变的患者,根据p53蛋白是否阳性表达,分为p53表达阳性组和p53表达阴性组。对比(1)p53表达阳性组和p53表达阴性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2)p53表达阳性组和p53表达阴性组生存情况。结果p53表达阳性组和p53表达阴性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比较有差异(P<0.05);p53表达阳性组和p53表达阴性组接生存期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P53蛋白表达阳性者,P53蛋白表达阴性的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对EGFR-TKIs治疗效果肯定;P53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侵袭、转移其中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在衰老过程中,机体保持健康的能力和外界的压力之间的平衡机制被破坏,机体恢复健康的能力下降,这将会使生物逐渐衰老,虚弱,最终导致死亡。然而,目前无法得知衰老究竟是何时以及如何开始的。转录网络和染色质状态的变化可能是衰老过程中状态衰退的主要原因,基因组发生这种表观遗传的改变化不仅改变衰老状态的基因的表达,而且还会影响细胞功能及其抗逆性,从而促进衰老进程。目前认为转录和染色质网络的失调是衰老的关键组成部分。了解与年龄有关的表观基因组变化可能会对老龄化是如何开始的及其进展提出新的见解,并引导开发新疗法,从而延缓甚至逆转衰老和年龄相关疾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线粒体AST(m-AST)在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选取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24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24例以及健康对照组人群24例,在入院前及入院后2周采集所选人群的血液标本,检测血清m-AST水平并比较。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组及非自身免疫性肝炎组的m-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周测定自身免疫性肝炎组及非自身免疫性肝炎组患者的m-AST水平,提示两组患者的m-AST水平均较入院时有所降低,但自身免疫性肝炎组患者m-AST水平降低无非自身免疫性肝炎组明显,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ST是评估肝细胞坏死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有判定病情的进展及预后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